古代军官,尤其是皇帝直属军官的级别都比较低,但是权力很大,比如明朝的兵部职方司郎中,职能基本相当于参谋总长,却只是个正五品官员,放到地方,顶多能当个知府或州同。
在重文轻武的宋朝,连太尉都被踢出了三公行列,成了高级武官的加衔,我们在《水浒传》中看到浦东巡检大刀关胜征讨梁山的时候,替他押运粮草的居然也是一个太尉。
太尉变得不值钱,是从北宋徽宗赵佶政和二年(1112年)开始的,当年九月,赵佶下诏,将“旧三公”全部取消:“司徒、司空,周六卿之官,太尉,秦主兵之任,皆非三公,并宜罢之。”
曹操要是有机会看到赵佶这份诏书,肯定会一个大耳刮子扇过去:我把大将军让给袁绍,自己当了司空,你怎么取消了我的三公待遇?
曹操当然见不到赵佶,但是梁山好汉与赵佶生活在同一时期,这却是有据可查的。因为赵佶的脑洞大开,高俅那个太尉也不值钱了——在点前三司中,至少有九个人可以被称为太尉,他们就是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侍卫亲军马军的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朝中称他们为“殿前九帅”。
在宋徽宗时期,钱都用来采购奇花怪石,禁军也经常出现空额,甚至出现了一军“三帅阙两人”情况,于是赵佶于政和四年再次下诏,明确了殿前九帅的权位,鼓励外任官入京就职:“殿前都指挥使在节度使之上,殿前副都指挥使在正任承宣使之上,殿前都虞侯在正任防御使之上。”
赵佶之所以许以高位,是因为殿前九帅油水有限,在允许军队做生意的宋朝(张俊和韩世忠都是经商高手),地方节度使、承宣使、防御使可以不受监管地动用兵力车船做买卖,“殿前九帅”整天穷忙,还有监察御史的眼睛盯着,所以大家都挖门子打洞外调。要想招揽或留住京营将帅,只好提高待遇。
我们从赵佶的招数中可以看出,吴用受封“武胜军承宣使”,级别在殿前三司副都指挥使之下、都虞候之上,楚州安抚使宋江和庐州安抚使卢俊义应该在殿前三司都指挥使之下、副都指挥使之上,都有资格被称为“太尉”——安抚使和节度使平级,“经略安抚使”级别尚在殿前都指挥使之上,高俅是惹不起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正二品枢密副使(枢密使从一品)童贯的级别比种师道高,种师道比较骄傲,见了童贯只拱手不跪拜,被当时称为有骨气。
经略安抚使在从二品到正三品之间,小地方的安抚使可能是正四品左右,大名府留守司留守梁世杰因为带着“中书侍郎”衔(又称梁中书),所以他是穿紫袍的正三品,杨志在他手下当个“管军提辖”,也就是无须向枢密院、兵部报批的小军官——军中提辖不如地方提辖,地方提辖一般由州府主官兼任,专职提辖比地方主官低一级。
鲁智深当提辖、林冲当禁军教头的时候,穿的都是正四品到从六品武官才可以穿的绿战袍,《残水浒》说林冲“原有殿前龙卫指挥从五品的官职”,程善之先生由此一说,那也是很符合宋朝官制的。
林冲的级别不低,这一点我们从他跟太尉高俅(应该是殿前司都指挥使)的“交情”中就能看出来,他一掷千金买宝刀时的心理活动,说明他跟正三品的高俅级别相差并不悬殊:“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名著就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仅从林冲这点小心思,我们就能看出他的地位不低——“制使”杨志想见高俅一面都难,而林冲却能很不见外地去向高俅借宝刀,如果换做杨志,早就被叉出去了。
从林冲和高俅的关系中,我们能看出林冲虽然可能没有兵权,但品级却是不低。林冲不做买卖,也没有贪赃记录,他能眼睛都不眨的拿出一千贯,也符合当年武官的收入情况:正五品武官的总收入每年是一千九百八十贯(薪俸加补贴,补贴远高于正俸),正六品是一千六百二十贯。
林冲跟高俅“熟不拘礼”,林冲“犯法”,高俅也没有权利直接处理,而是要送交正三品开封府尹(只有开封府尹是正三品,开封少尹、推官正六品,外地府尹基本都是正五品左右)按律判罚,如果是低级武官,高俅是可以直接乱棍打死的。
如果林冲的媳妇丑一点,在征讨梁山的大军中,完全可能出现一个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军官,把身高六尺的黑宋江挑在丈八蛇矛之上。
林冲不是品级太低的军官,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跟鲁智深地位相仿的是病尉迟孙立,双枪将董平的职务,跟武松在鸳鸯楼杀的张都监一样,董平仅比东平知府低一点,孙立显然比登州知府地位低很多——如果孙立位高权重,就不用劫牢反狱,跟知府打声招呼,解珍解宝就放出来了。
董平和孙立都是某一州府的保安司令,是要归五品文官管辖的,另外两位梁山好汉可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有自己的部队,直接归朝廷调遣,比如汝宁郡都统制双鞭呼延灼,就是由高俅直接供给武器装备,他的两个先锋副将陈州团练使姓韩滔、颍州团练使彭玘,至少跟董平张清平级。
呼延灼战败,铁甲连环马被全歼,只好去投奔青州知府慕容彦达,虽然是寄人篱下,但是慕容彦达对着呼延灼自称“下官”,说明呼延灼这个汝宁郡都统制的品级,比知府差点也有限。
梁山军征方腊折损大半,幸存的天罡正将从柴进到阮小七,六人全部受封都统制,呼延灼却受封御营兵马指挥使,位置仅在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之下,应该是个四品到五品武职,显然要比都统制高,这是因为他上梁山前的级别就不低,如果也授都统制,他那两年就白忙了。
呼延灼的地位高于董平孙立鲁智深杨志,但却低于霹雳火秦明——呼延灼见了慕容知府需要参拜,而秦明给慕容知府行礼,慕容知府是要还礼的,这还是因为秦明在青州并不归慕容知府管辖,慕容知府有事得请他过来商量:“知府看了(黄信的败报)大惊,便差人去请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秦统制,急来商议军情重事……那人听得知府请唤,径到府里来见知府。各施礼罢。那慕容知府将出那黄信的飞报申状来,教秦统制看了。”
呼延灼出兵打三山,慕容知府借给他两千兵马,秦明带着自己的部队出征,“知府大喜,忙叫安排酒肉干粮,先去城外等候赏军。”
从林冲、呼延灼、秦明与高俅、慕容彦达的关系中,读者诸君或许能看出这三位上梁山前军职较高的好汉,跟董平、张清、鲁智深、孙立在本州、府、郡的地位是不完全相同的,于是我们今天的问题也就出来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和青州指挥司总管秦明、汝宁郡都统制呼延灼,这三人谁的地位最高?他们三人相见,谁给谁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