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汉国策真正奠基人的贾谊是怎么死的?一代才子为何英年早逝

2023-12-01   花西亦花心

原标题:作为大汉国策真正奠基人的贾谊是怎么死的?一代才子为何英年早逝

年少成名,意气风发,一表人才,又与皇帝称兄道弟,一时间站在历史闪光灯下,他就是贾谊,那么贾谊何许人也?

贾谊18岁左右就走入仕途,当时汉文帝正当少年,两个小伙子很谈得来,于是作为大哥的汉文帝一开心便封了贾谊一个博士当,就这样,贾谊21岁时就成为最年轻的博士。贾谊能够升职加薪如此之快,多亏了汉文帝这位大哥。当然,贾谊也是有真才实学的,给汉文帝这位大哥出了很多妙计。

首先,重农政策,贾谊于是给大哥渗透道:“大哥,万一哪一天打仗了,需要军饷了,结果老百姓都出去经商了,钱并不是能买到所有的东西,到时候咱就没有吃的啦,您说是不是啊?”汉武帝一琢磨:“老弟,你说得有道理。咱们好好琢磨该怎么实行这个政策。”“大哥,您要起到带头作用,从上而下彻底执行。”于是汉文帝便亲自撸起袖子,加油干,百姓一看,皇帝这么重视农业发展,便主动弃商从农。

再是,贾谊跟汉文帝说;“大哥,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更需要儒家思想,道家已经过时了,要想管理好人,那就要从思想上做起。”放在现代,贾谊妥妥的一名高管。皇帝一听也有道理,于是也准许推行。

前面的政策都还好,没有触及权贵的切身利益,直到贾谊提出把各位诸侯安排到封地时,贾谊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汉文帝觉得贾谊说得对,确实应该减弱各诸侯的实力,但是这些诸侯都老谋深算,两个毛头小子哪是这些老油条的对手。

于是,在周勃和灌婴的联合下,皇亲国戚、权贵大族都集体上书弹劾贾谊,说是自己曾经立下功劳不应该到老客死他乡。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贾谊被辞退了,发配到了千里之外的武汉。临走之前,大哥劝慰道:“小弟,只能先委屈你了,你知道,朕虽然是一国之君,可是真的不容易啊,皇帝不好当啊。你相信朕,有机会会把你召回来的。”就这样,贾谊带着皇帝承诺去了长沙。

贾谊到了长沙,等大哥的信等了一年,两年,三年,都要抑郁的时候,终于等到大哥的信,“小弟,速速回来。”终于三年不见的好兄弟见面以后,彻夜长谈,汉文帝发现,他这位小弟,这几年没有荒废,还是当初的那个小弟。本来贾谊以为,他又要做大官,推行新政了,可是大哥的话彻底让他凉凉了:“小弟啊,你先给朕儿子当老师,这个任务很艰巨的。”贾谊一听,当时的太子也就几岁的样子,这是要让自己当幼儿园老师啊,皇帝开口了,只能这样了。

贾谊时不时地给皇帝上书,提各种意见,皇上都没有采取,一想到自己要整天陪孩子玩泥巴抓蛐蛐,就委屈到要哭,人家可是大才,怎么甘当幼师,于是贾谊天天宇宇寡欢,最终在自己三十二岁的时候就带着遗憾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