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崛起,道阻且艰难。
在无数轮转的时间里,民族大义的实现,大多是无数英雄人物牺牲小家顾大家的结果。现在我国科技进步航天技术飞速提升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然而谁也不曾知道在这背后 我们的宇航员们付出了怎样沉重的代价。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特级航天员杨利伟那些藏匿在光环背后不为人知的伤痕故事。
少年追梦,可以燎原
1965年,杨利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出生了。小时候在所有人眼里他是个极其腼腆害羞的小孩,谁也不曾想到他长大后会成为我们祖国的骄傲,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无数荣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幼年的教育又影响孩子的一生。杨利伟的父母身为教师对教育孩子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闲暇时他们总会带杨利伟去山野踏青,这既锻炼了他的体魄又丰富了他的世界观。
父母的教育方式让杨利伟渐渐打开自己,成为一名优秀自信的孩子,在那时,他的梦想并不是成为一名宇航员,而是渴望成为一名火车司机。所有的爱都有源动力,父母的支持在激励着他前行。
建设祖国为祖国争光,是他从小到大奋斗的目标,也许在那时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可以燎原的种子。
生命里总有些缘分会不期而至,带领着你走向你的梦想。
1983年,空军招人来到杨利伟所在的学校选拔学生。时年正好18岁从小满怀对军人憧憬敬仰之情的杨利伟,果断地填写了报名表。经过一系列严苛的选拔,优秀且自律的杨利伟顺利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院。
曾经那颗埋在他心里的种子似乎破土而出,他定下了为空行奋斗的目标。
四年的大学生涯为杨利伟提供了很多理论知识,但他深知光有理论还不够只有实践才能见真知。毕业后他被分配至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做飞行员,仅一年他就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原部队杨利伟累计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多,这为他后来航空飞行打下夯实基础。
1995年9月,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这是个实现梦想的大好时机,为了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杨利伟与一批同怀梦想的战友参加了此次训练。他们在温度极高的地区训练,每天下了飞机便是一身臭汗,却也乐此不疲。
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正是因为这份对航天的渴望与热爱,支撑着杨利伟前行。优秀的宇航员不能只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充足的知识,为了多方面发展,杨利伟比所有人都要刻苦。虽然每天的飞行训练都被排得很满,但他会抓紧休息时间补充基础薄弱的英语知识。
他严格要求自己付出努力也会有所收获,在这次训练中他不仅飞行得漂亮连英语也获得一百分的好成绩,由此获得了部队领导和战友的一致认可。
1997年12月,他入选成为一名正式的航空员。然世人皆不知在这一切的背后,有着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
家有贤妻,鼎力支持
张玉梅,杨利伟的妻子。她曾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为了能专心照顾丈夫杨利伟的起居而辞职。她不是谁的附属品,也不觉得自己伟大,她只是一名军嫂。
俗语云“家有贤妻,助夫一半。”
杨利伟与妻子张玉梅虽是经熟人介绍认识而结婚,但这并不影响两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他能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航天事业上,其中有一半的功劳在于张玉梅几十年如一日的贴心照顾。身为杨利伟背后的女人张玉梅是个典型的适合居家过日子的江南小女子,她知书达理工作上一丝不苟,生活中孝顺公婆,让杨利伟全无后顾之忧。
懂他的妻子是他坚实的后盾,她将对他的爱默默放在行动上。天凉了替他添衣,深夜在他的案首替他整理资料。
她的丈夫做了世人的盖世英雄,就不能做她普普通通的丈夫了。他有他的担当,有他的梦想,不能在她生病无助时,给她端上一碗热汤,她也只能放弃自己的工作,陪他在一个个城市训练,做他偶尔乘凉的大树。
世上的感情千千万,最好的那种便是你一回头我仍在,作为一名军嫂,一名面对着丈夫生死的工作,她是坚韧的是满怀斗志的大女人。
有了家庭的全力支持,杨利伟很是安心。
后来在一次记者会上,一名记者问她“你想到当航天员会有一定风险,你支持他去参选吗?”
她说“我也支持呀,当航天员多么光荣啊。”
知行合一,这么多年她一直做得很好。
突闻噩耗,女儿离世
杨利伟和张玉梅感情甚笃,婚后不久就生了一个女儿,那是个可可爱爱的小姑娘,才一点点大。对于女儿杨利伟总是捧在手心里。杨利伟是个好父亲,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日常训练任务繁重,他很少能抽出时间陪伴女儿。
女儿从小体弱多病,妻子工作忙碌还要兼顾家庭疲惫不堪,但张玉梅咬咬牙并没有将自己的艰难情况与杨利伟吐露分毫。杨利伟的女儿两岁的时候因病夭折,妻子担心影响丈夫训练不敢将实情告诉他只能瞒着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杨利伟还是得到了消息。
丧女之痛尤可悲,家国之义不可推。但杨利伟知道他的训练不能停,这不单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他既然背负着所有人的梦想就得负重前行。他掩下满心的悲伤,化悲愤为力量更加认真积极地投入到后期的训练中。
这段过往杨利伟从未在人前吐露分毫,我们只知道他的生活全都被训练填满,却不知荣耀背后满是伤痕。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顺利登上太空,成为载入中华史册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而中国也成为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太空中飞行惊险,在此次航行过程中他还经历的生死26秒,但因杨利伟多年的辛勤训练,才让他面对危险及时调整状态。杨利伟用过人的毅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实现“中国梦”的那一刻,当电视转播至太空场景的那一刻,我们万千国人的血是沸腾的,我们的灵魂都在欢呼呐喊,事实证明那些花儿都开过,那些付出过的汗水和热泪都是值得的。
这次飞天,承载了国内上千名科研人员日日夜夜的努力,承载了千千万万国人的期盼,也承载了他女儿的生命。这一路于他而言走得太过艰难,不单是身体上的伤痛还有心灵上的。但杨利伟始终牢记着自己的职责,他是一名军人,他的职责便是为人民服务。没能兼顾家庭是他一辈子的痛,但他无愧于国。对于他来说,这便足矣。
我中华儿女自古便有着钢铁般的意志飞蛾扑火般的勇气,才促使我们走过那些至暗之路。如今的杨利伟,不单单是一个军人他还是启明星,始终在中国航天的进程上照耀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祖国安好,盛世可期。航天之路,仍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