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回顾】投资中如何找到合适的锚?

2023-09-19     雪球

原标题:【文字回顾】投资中如何找到合适的锚?

》》》点此观看直播回放《《《

#好市发声,浪底淘金# 雪球基金直播节来啦!基金学习大礼包派送中:年度好书免费邮到家+雪球独家策略报告限量送,点击直播间弹窗/直播回顾下方卡片,添加小雪入群后,基金学习大礼包立马拿到手!

#好市发声,浪底淘金# 百位大咖齐聚2023雪球基金直播节

【直播主题】投资中如何找到合适的锚?

【直播嘉宾】@投顾主理人张济民 兴证全球基金投顾策略主理人、黄鼎钧 @兴证全球基金运营负责人

【直播看点】

1.市场解读—持续震荡不见反转,市场底还有多久?

2.目标构建—什么才是投资中让人安心的锚?

3.专业投顾—市场主线捉摸不定,投资如何简单点?

以下为完整文字回顾:

黄鼎钧: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兴证全球基金的黄鼎钧,今天很高兴邀请到兴证全球投顾的主理人张济民来到直播间,跟大家分享一下投资中如何找到合适的锚?先请济民跟各位小伙伴打个招呼。

张济民: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兴证全球基金的张济民,目前是负责投顾组合策略投资这方面的主理人。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以及围绕着这个主题,投资中如何找到合适的锚这个话题探讨一下。

黄鼎钧:2023年已经过了大半,我们现在都是在三季度,马上也要展望四季度,甚至明年的市场,可以看到今年市场整体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并且也有两次权益市场下跌的底部区间的出现,投资者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失落,或者有些受伤,特别是因为已经振荡大概一两年了,有些投资者也渐渐丧失了耐心,我们也必须要看到,近期很多政策越来越多出台,也是非常利好权益市场,权益市场本身的投资价值也是越发凸显。在这个时间点,先来聊一下对于权益市场近期我们的一些看法,我们特别请济民跟我们分享一下,因为现在是9月份,很多8月数据陆续出来了,可以跟我们就8月市场情况做一个分享。

张济民:相信大家对于过去的8月份,投资者还是比较失望的,因为8月份申万行业确实没有一个板块是上涨的,虽然我们从7月份政治局会议对经济的表态,以及8月份有很多的政策一步步落地,包括最近两天,这个周末其实也有很多政策不断出台,但是市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如火如荼,可能大家还是花更多时间在消化这些政策。由于时间确实拉得比较长,从2021年2月份偏股基金指数见顶,到现在过了很长时间,确实有两三年的时间,投资者确实失去一些耐心,所以我们也是相当理解。8月份,市场上主流指数都是在5%左右的跌幅,单月跌幅确实比较大,包括8月份大家都谈到了北向资金流出创了历史记录,这些其实都是种种负面情绪。

我们首先要非常强调的,当前时间点,我们是做投顾和FOF投资的,我们跟市场上的主流基金经理和机构做了非常多的沟通,我们自己也算了很多数据,从种种客观指标来看,当前时间点即使不是绝对的底部,但是也绝对是很多股票都有相当的投资价值了。后面我们也会提到,从投顾成立以来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个月给出自己内部5分的评价,对于权益市场是相当乐观了,之前可能有种种问题,但是相比现在看到政策以及经济数据各方面的回暖,现在的时间点,我们个人觉得确实没有太多的必要再担心什么,花太多的时间忧心下行风险,这个时间点还是长期的,非常好的投资时间点。

黄鼎钧:刚刚前面主理人济民也说到了,一方面是对于8月份的市场,大家也经历了一波的波动,但是在现在的时间点,对于权益市场特别看好,也特别想再请济民跟我们分享一下,对于行业这一块儿,有没有什么进一步的看法呢?

张济民:对于行业来说,我们也想跟各位投资者朋友交流,在兴证全球基金做投顾我们对行业是没有非常多的观点的,但是过去的8月份,我们以兴证全球进取排一个高权益组合为例,我们对一个行业表达了比较乐观的观点,就是医药行业。首先,我们觉得医药有很多政策上,大家还是有一些政策方面的担忧,实际上这两天又有一些新闻,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医药政策有一些过度悲观了。

第二点,他的估值还是处于相对的底部,最近一次调仓,我们在组合里整体新增了医药配置的基金,我们对于这个行业是有一些比较乐观的看法的。

对于其他行业,包括今年比较热的AI、央企改革、半导体等等,包括华为5G产业链等等,我们这方面也没有很明确的观点,我们觉得很多选的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们可能处理这些信息比我们更快,他们的研究可能更专业,所以在这些行业,我们还是选择跟绝大多数基金保持一致,我们在这个行业上不做明显的偏离,跟随大家的策略。

但是,虽然我们组合层面上没有做太大的偏离,但是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做研究,我觉得对这些行业做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对经济市场,包括权益市场产业变化更进一步有信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找寻一些预期差,比如说对于医药,有些时候左侧选手还是希望大家在特别悲观时进取,特别乐观的时候退出。如果大家知道行业关注度已经非常高了,我们就不想再做太多判断了。

回到刚才黄鼎钧的问题,我们对行业什么看法?操作上,我们觉得部分行业是明显低估的,比如说医药行业,包括别的比较热的行业,我们相信自己配置的基金经理,让他们做出决策。

黄鼎钧:感谢主理人的分享,确实,我们知行还是非常合一的,前期是根据业绩基准,作为高权益策略投资的锚,过往我们对于行业的偏离程度都是在范围之内,大概率基本上都是在五个点之内的范围,这是我们投资的方式,先锁定一个锚。当然我们会叠加自己的判断,像刚刚济民说的,近期,特别是对于医药行业等等相关的行业,已经跌到非常便宜的位置,所以我们在三季度的调仓,给相关的行业暴露略微提升。这个提升之后,还是跟锚的偏离度不会那么高,其实也反映了我们对于市场的观点。

这个市场行业分别,大概分成消费稳定、金融周期、成长,目前我们对于权益市场还是非常看好,刚刚济民前期说到了,8月份对于9月份市场的观点,少数给了权益,投资价值五颗星,所以我们对于权益市场还是非常看好。中间还有一些相对看好,另外就是看好的行业,就像刚刚济民说的,偏医药相关的,比如说有一些消费的,还有一些稳定方面的特别乐观,比如说金融周期,还有成长,就是偏看好。

除了刚刚说的权益市场,债券市场也是最近投资者非常关注的一块资产,债券市场在今年上半年表现其实出乎大家意料,特别是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对于今年的债市都普遍没有那么乐观,但是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还是给投资者获得了相对超预期的收益,现在投资者很关注债券市场。

我在问济民债券市场观点之前,其实刚好也想反映,现在投资者对于债券市场非常关心,一方面确实因为历史收益情况,就像刚刚前面说到,还是要有一个偏左侧布局,偏均值回归的心态。债券市场本身他的波动程度是远低于权益市场,投资者还是要先从自己的风险程度出发,选择适合的资产,具体债券市场的观点怎么样,也请济民来分享一下。

张济民:今年的债券市场确实整体比较强,体现在债券基金的收益率表现,今年很多债券基金到9月份时收益率突破3.5,优秀一点到4附近,还是来自于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利率下行导致的。从利率的绝对水平来看,8月份还有一次超预期的降息,导致利率水平在历史最低附近,从利率水平看,因为特别特别低,我们觉得这个点处于历史极端附近,往往历史极端值大家的情绪是有些放大的,比如说在这个点,大家对于经济是过于悲观了,之前政府虽然陆续出了一揽子的政策,但是反映到经济上面,因为你是有一段时间的,可能需要大家不停消化,有些人看到政策落地,还要再等等,导致大家对于经济在过去一个月没有这么自信,使得利率在一个最低水平。

从政策面来看,7月24号的政治局会议,比4月份的变化是比较大的,他对经济的关注度以及刺激方面是比较强的,确实才一个月,从政策出发到有很多相关的政策落地,落地到执行是有时滞的,可能大家信心还是比较薄弱的,也没有反映到债券市场。

从机构行为来看,跟销售结构有关,虽然销售行为和方式已经在不断优化了,但是无论是传统的零售,还是从个人的行为上来看,大家还是比较偏极端保守,偏右侧的,哪怕在债券基金上也是买涨不买跌的行为,导致债券基金,尤其是短债基金,因为股票持续下跌,包括商品资产波动太大,导致大家没有很好的理财,在债券基金上有一些扎堆,抱团过热的现象,导致了有一些趋势放大。

因此,种种行为都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结论,现在的利率水平太低了,进一步向下的收益空间,我个人判断,如果参考历史经验,确实不是很大。后期如果经济一旦复苏,超过大家预期,甚至不用超过大家预期,只要慢慢复苏,可能有些过于悲观的情绪就会被打退,到时候利率会重新上涨,一旦利率开始上行,有可能债券基金还会面临一些回调。这样的话,当前时间点,我们觉得收益率下行空间不大了,并且有些信用利差,信用债券相比利率债券,利差也处于比较差的水平,保护不够,所以我们对债券市场整体是比较偏空的。

相对权益,非常非常乐观的,债券其实整体来说并不是很乐观,所以在债券基金的筛选方面,我们很关心一些指标,比如说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等等,因为债券基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选了一个债券基金,一旦净值回调,有一些基民开始赎回,可能这个债券基金经理要调整他的结构,有可能要卖出一些资产,导致可能有些负反馈。

这个事情去年10月、11月时我们也见到过,所以大家如果自己是一个债券基金投资者,这个时候还是要更慎重一些,选择一些符合自己收益风险偏好,并且流动性较好的资质。

当然了,我们的投顾组合,有一些债券比例非常高的,低波动小幸福,以及有些求稳派,各个投顾有可能这种固收+,类固收+的搭配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我们一方面对于权益比较乐观,另一方面,对于债券市场稍微中性偏悲观一点,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一些翘翘板效应的,对于一些长期投资者,还是可以继续持有的。

黄鼎钧:我们直播当下,我看最近债市也已经有一段小幅调整,大概调整了两周左右。债市调整确实不像权益市场,是长期振荡的,一般债市调整的时间比较短,因为他本身还有债券本金,还有利息的保护在,所以他本身不会调整这么长时间,最近债市已经有一些调整。但是从特别短期的情况来讲,感觉这个调整时间的长度也已经相对比较长了,大概两周多了,其实大家也不需要短时间内再有太多恐慌的行为。还是跟刚刚济民说到的,现在整个从权益和债券两个资产的性价比角度来看,权益市场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资产,但是如果本身投资的风险收益承受能力,或者你对波动的控制要求还是很高的话,还是一定要做好大类资产配置,特别是几个投顾策略有很多固收,债券基金的占比,这一类策略本身还是希望起到股债翘翘板的效应,股票跌的时候,债券可以来做保护,债券跌的时候,股票可以来做增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资产,不要完全按照对于一类资产的看法,就往另外一类看好的资产去扎根投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这是第一位。

刚刚我们前面说的基本上延伸到下一阶段的主题,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基金,对于个人投资的建议。刚刚复盘了一下市场,最近市场一直维持振荡,除了政策端,其实市场整体的指数没有太多的变化,我也想问一下济民,近年来有一些基金品种受到大家特别的关注,比如说指数基金,以及量化基金,被动的,和通过量化选股的方式,得到投资者的关注。济民对于这两块投资策略研究非常深入,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对于市场变化的看法。

张济民:好的,谢谢各位投资者朋友,之前我们也收到一些问题,很多投资者非常关心为什么今年主动基金整体来说跑输很多指数,比如说常见的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等等指数,这两年量化也非常热,我们看到很多量化基金,比如说有些指数增强基金,确实表现得非常好,持续稳定地战胜宽基,尤其是今年一旦又战胜宽基,宽基又战胜主动以后,大家觉得这个时间点是不是头部应该配一些量化基金,我们会一一解答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围绕主动指数和被动指数,其实万物都有一个周期,没有什么东西是会永远好下去,没有什么东西会一直差下去。主动权益基金最辉煌的年份其实是2019年和2020年,这两年是大幅战胜各个宽基的。

包括2021年的时候,沪深300指数全年也是负的,但是主动全年其实也是正收益,但是2022年以及今年,大家觉得好像主动权益基金是不是落后了很多。我们也看,主动跑不赢指数也是很正常的,2007年、2009年、2014年、2017年,以及2023年,这些年份的时候,大概有一些结构化行情,或者有一些牛市为主的行情,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能是仓位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市场有些特定的风格,这种情况下还真不一定能跑赢。但是从非常长周期的角度来看,十几年市场发展到现在,业绩比较基准里面的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从长区间的收益还是相对各类宽基有一定的超额,并且这还不是在满仓的情况下取得的。

我们觉得当前时间点,主动还是被动?不是谁优谁劣,这是周期的,既有可能主动比被动好,也有可能被动比主动好,还是要看大家的基准是什么,这是最核心的。

到底选择主动还是被动?我们觉得当前A股市场的指数,还是需要更好的指数来反映,或者说我们已经在做很多改进了,但是可能还是有一些差距。我举一些例子,比如说2005年、2006年的时候,A股的股票数目不到1500个,当时中证800、中证1000都没办法反映这个情况,但是到现在A股已经有5000个股票了,这个时候再由沪深300反映这5000个股票和反映1000个股票,意思都不一样了,现在的指数结构和以前是不一样的。

第二点,有一些非常大的龙头公司,这不构成什么股票推荐,像腾讯、阿里这些大的公司是在香港或者是美国上市的,现在这个指数不能完全反映中国所有整体上市的股票。所以有的时候港股通基金,会买一些香港的头部公司,但是A股的指数不涵盖这些,所以结构上还是有一些问题。

第三点,市场的主线和投资风格是在持续变化的,比如说最早的TMT,到消费核心资产,市场最早的周期股到消费核心资产,到现在的TMT,可能在不断变化,在某些特定的时候,一阵风来的时候,指数不能很快反映这些东西。我们知道有些时候,反而到股票非常非常高的时候,会纳入特定的指数,最后摊薄了收益。有些时候,我们觉得主动作为一个整体,还是有Alpha的。

我并不是说主动和被动哪个好,这边不讨论这个问题,只是说现在指数还是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的,这是关于主动和被动的一些看法。

黄鼎钧:其实我们投顾策略在权益的部分,不管是高权益策略禁止配优选,还是98%的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作为业绩基准,或者是低波动小幸福,他是15%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作为基准的策略,我们一直都是以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作为权益的业绩基准,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一大特色。像刚刚前面济民讲的,跟我们分享了指数基金,以及量化基金今年发展的情况,还有我们为什么还是觉得中证偏股基金指数相对于一些宽基指数,更能够代表市场权益投资收益率,所以我们还是特别看好中证偏股基金指数对于我们投资上可以持续借鉴的意义。

我们也想再请济民跟我们分享一下,如果真的这个市场向海外发展持续往前,或许未来国内主动管理的超额收益并没有那么显著,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中证偏股基金指数是比较适合继续跟踪的指数吗?

第二个,其实我们在自己的投顾策略上,是不是也有或多或少关注了指数相关的基金,我们并不是全部都是非指数相关的,甚至是非量化相关的基金,这两个问题帮我们再说明一下。

张济民:好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简单地认为,930950中证偏股基金指数是不是一个好的指数,我觉得他还是一个不错的指数。首先,这个指数里面既有主动基金,也有被动基金,退一万步说,A股真的像美股一样,变成一个非常有效的市场,大家打价格战,有很多指数基金业表现得很好,偏股基金指数自然而然就成为被动基金指数了。

这种情况下,他既然往那边倾斜,我们会根据这个基准动态调整。中证偏股基金指数设计还是很能反映A股投资生态的,如果选择这样的基准从长期大概率来说,我们还是能获得不错的权益投资的收益。包括这两个月,我们看到公募基金开始降费,对这个指数还是非常好的,因为这个指数的费率也整体下降了。

第二点,怎么思考指数基金,或者是指数增强基金?其实这也是符合我的老本行,我在我们团队主要负责两块,一块是资产配置研究,第二个,指数基金以及量化基金的研究,所以这方面我也是有比较长的经验了。像我们现在的投顾策略里面,以主动权益基金组合为例,他也有三支指数增强基金,有一个是沪深300的,另外两个是中证500的。

做法上面,沪深300的指数增强基金可能是偏主动增强的,还是有一些在沪深300约束框架内自下而上挑选股票。但是两只中证500的指数基金,看他的业绩还是长期很稳定的,而且相对基准是有增强的,他是用量化的手段。

为什么配这些基金呢?其实他也是有道理的,一个是他的逻辑和其他基金会不太一样,A股绝大多数的公募基金经理还是讲究自下而上选股的逻辑,他的方法论可能会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量化基金他的收益来源点,或者是指数增强基金收益来源点跟他们有一些不太一样,如果我们把他们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各个时间点可以分散他的Alpha的相关性,这样可以更稳定地保持较好的跟踪误差。

从我们过去一年多策略组合来看,在降低跟踪误差,降低波动率上面还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的,主要的原因也是来源于持仓内的基金不同的收益来源点,是做资产配置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是关于为什么配指数增强基金。

黄鼎钧:因为我们每次调仓的时候,也会跟主理人讨论一下调仓的想法,指数增强基金可以看到有些时候,同一个对标指数,比如说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基金,还配了两只,其实就是因为增强的方式有不同,分散一下他们投资的不同风格,有些偏量化增强的。

现在我们的投顾策略里面也很多样,要是看的话,也包含自下而上的选股基金经理,也包含指数增强的,里面甚至还包含量化增强,包含选股增强,甚至有一些偏医药相关的,有些偏消费相关的等等,我们的组合策略真的是代表了我们对整个市场看法的浓缩,非常考虑均衡性,以及跟业绩基准相比跟踪误差的结果。

下一个问题,各类型基金的搭配上,现在很多投资者听到量化基金,觉得好像很厉害,摸不清楚他在干嘛,但是感觉最近的业绩很好,您也是研究这一块儿非常专业的,大概跟我们讲一下,量化是在做什么事情,难道只是数学程序跑一跑就是量化吗?其实中间是不是还有一些需要甄别的内容在里面?

张济民:好的,量化基金业分为很多种,公募量化和私募量化两类。以公募量化为例,公募基金的量化里面,受限于交易频率,公募对于交易频率和换手是有一定限制的,包括风控会更加严格一点,因此大多数的公募量化基金是以基本面因子为主,技术面因子为辅做一些配置,包括大多数也是以指数增强的形式去做,量化增强的手段是越来越难了,我们回溯过去五年的业绩来看,前段时间包括市场上有一些打新的红利,有一些Alpha比较好的,前面的业绩比较好。近两年来看,拿指数增强基金和他对应的基准来看,其实能真正做出超额的基金差不多在50%的水平,有一半量化基金是可以做出超额,另一半就是做不出来。

所以我觉得公募的量化基金做这些事情其实是有难度的,因此是需要非常强的自下而上对这个基金管理人进行尽职调查,去做研究才能挖掘出一些真正有持续性可以战胜基准的量化基金。他们的方法论就像我讲的,换手率往往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第二,他们可能更多的会从基本面的因子出发,把一些主动基金经理看研报,主动基金经理怎么看研报,就用机器帮他学习了一遍,相当于帮他看研报,也是做一些长期投资的事情。

我们平常讲的量化是最拥护的一批,因为量化指增他的仓位往往是非常高的,可能在九成或者是九五成以上,是高于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值的,这是讲的公募量化基金。

私募量化基金,私募在交易方面的限制没有这么严,可能会有一些机构做一些高频的事情,其实私募整个做量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并不是所有的量化基金都能赚很多很多钱,绝大部分量化基金,甚至赚不到这么多钱,可能是一小部分头部的量化基金确实过去表现很优异,他确实在系统、人员上砸了很多技术和精力,随着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对于其中一些交易的漏洞,我们还是会堵住的,包括过去两周出台的一些相关程序化交易管理报备办法等等,其实我们是一步步把这些漏洞完善的。

其实我们也欢迎这个市场有越来越多的参与玩家用不同的策略,只要这个策略是合法、合理、公正就可以了,如果这个量化不让卖,其实一方面如果不让他卖,他就不能去买入。第二,你观察一下私募量化的平均仓位,其实这个仓位还是非常高的,就是有些技术是做不到的,比如说什么时间点突然砸盘,突然拉升,这个逻辑上比较难做到。还是换一些比较多样性的,比如说有的人从基本面去出发,深挖一些财报的因子,有的有一些另类数据,比如说上下游产业链,第一时间勘研哪些行业蓬勃发展,这些量化也是能做的。说白了,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如果大家做一些配置的事情,其实我们也是很欢迎的。

总而言之,公募和私募量化基金,大家还是会用一些数据信息去挖掘,但是只要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尤其是我们做投顾的,还是很欢迎多种多样的策略,因为如果有很多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收益来源,只要是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我们把他做一个相互的搭配和利用,从长期来说,还是能给持有人带来比较好回报的。

黄鼎钧:是的,我自己简单地分享一下对量化基金的看法。量化基金的火爆,我感觉从历史上来看都是一阵一阵的,特别是跟市场行情有很强的相关性。当时在2016年左右的时候,那会儿量化基金也是非常红火,甚至还有一只公募基金量化策略超过百亿,那时候是很大的事情。其实量化基金适用的环境,我觉得还是跟市场比较偏振荡,中小盘比较多机会,有一些直接的关系,当然这个市场走出了自己的趋势,不管是向上、向下,或者是风格比较单一,比较明确的话,或许其他投资策略也会更有效一些。

张济民:其实都是周期,量化在2016年之前也非常好,当时大家集中暴露在小市值,流动性的因子上。2017年到2021年这段时间,就有些颓,当时主动基金确实表现得很好。2022年、2023年,他又卷土重来。跟我们投资理念一样,我们在人声鼎沸之前做好研究,在比较差的时候做好研究和布局,人声鼎沸,大家都觉得这个好的时候,就要提高警惕了。

黄鼎钧:也是我们均值回归的概念,看一件事情,肯定要看他在历史上是处于周期的哪一个点位,比如说比较受关注的时期,我们就要比较谨慎,比较少人关注的时候,就要比较积极,其实现在主动投资,我感觉也是比较少人关注的时候。

张济民:是,主动投资今年确实差强人意,不是今年了,可能过去三年,一方面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跟销售导向,包括可能很多投资者,他选基金还是看短期业绩,以及风格暴露太多等等有很多问题。我觉得我们做头部有一个初心,并不是帮大家赚多少钱,有一部分还是看市场,但是改正投资习惯,养成良好的投资理念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说两句心里话,其实大家都不喜欢被说教,包括我也不喜欢被说教,因为投资人花钱听说教,确实挺烦的。但是有的时候,投资确实比较反人性,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确实有些过于平淡,比如说低买高卖四个字,听上去好像很容易,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为如果真的有人能做到低买高卖,他应该成为世界首富,或者当你资金量比较大了,也很难做得到。

但是我们觉得什么可以做到呢?比如说估值低的时候布局,估值高的时候就走,这可能是客观的数据,包括大家情绪是很好的指标,大家对这个东西一般讨论特别热的时候,基本上就不太适合再进去了。

举一个例子,今年二、三月份的时候,GPT比较火的时候,很多人去搞TMT,但是你看计算机指数,当2月份大家开始讨论,到现在都是走平的,再考虑到里面有些个股的颠簸,如果大家这个时候进场都是要亏钱了。当这个东西一旦很热,炒起来的时候,在我们这边投顾,做FOF配置,更多的是提高警惕,而不是一口气就冲进去。这个东西还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黄鼎钧:感谢济民给我们真诚的建议,还是坚守均值回归,左侧布局的逻辑,毕竟投资还是逆人性的事情。

后面再聊一下第四个话题,聊一下多资产策略这一块儿,因为济民在自己的号里面跟大家分享过投资心得和研究心得,也有越来越多人关注,特别是上周的时候,还有一个投资者写信说,因为看了您分享了这本书,《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这本书,对于用公募基金来复刻书里面配置思路的问题,当然我们今天不讲这么细的内容,资产配置还是非常重要,国内除了权益的公募基金,还有债券的公募基金,或多或少有一些QD的基金,甚至有一些投资到商品或者是黄金等等的基金,这个在我们FOF公募产品应用上也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配置,但是在投顾上还没有那么便捷。

撇开投顾上还没有配这个事情,我们也想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这种配置思路是不是适合所有的投资人,以及这个配置的思路,投资上是可以帮我们降风险,还是可以帮我们增收益?

张济民:我在公众号跟大家推荐过一本书《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是耶鲁大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史文森写的,史先生真的是资产配置的先驱者,建议大家如果有兴趣学习如何做资产配置的话,可以读一下这本书。这本书核心的观点,第一,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多样性的资产,在一个组合里面,只要加入长期预期收益率为正,并且波动率在合理期间的资产,如果这个组合越做越大,他是能帮大家降低风险的。

第二,他讲的是美国市场,他觉得美国市场有效性太强了,在里面选一些主动管理的基金,如果费用太高,对组合是有伤害的,建议大家从低费率的被动资产去走。当然这个在中国市场可能还是要再考究一下,但是我觉得这两点也是最核心的两点。第一点,如果预期收益率为正,就要做组合,多配资产来构建组合。第二点,在成本上,大家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国内市场,由于我们的市场是在飞速发展的市场,但是可投资的标准类资产不是很多,所以目前的公募投顾可以做的事情确实不是很多。但是好消息是,包括公募基金投顾的试点通知里面提到,未来可以配置一些私募,或者是别的投资范围会相应打开,到时候我们团队肯定会根据这个相应研究。

由于兴证全球基金,我们的FOF投资团队和投顾投资团队是同一套的团队,所以我也可以讲讲我们FOF上面怎么做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看刚刚披露的中报持仓,根据中报持仓可以看到标普500指数基金,包括黄金商品基金,包括在某些产品里面有些是海外REITs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属于不同类别的资产,并且长期提高很好的预期收益率。如果大家看基金波动率,其实是比可比产品稍微低一点的。预期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降低这个波动率,确实会给大家提供比较好的资产,这是我们怎么构建资产。

我顺便再回答一个问题,境外投资方面,其实也有点周期,今年境外的收益率,尤其大家老讲纳斯达克,标普500收益率今年确实太好了,尤其是今年强美元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导致实际收益率比他指数还要高,我们觉得境外投资未来肯定是非常大的方向,这个核心原因在于他和中国市场的相关性,其实是有些低的,做资产配置最喜欢的就是长期收益率为正,并且相关性比较低的两类或者是三类资产。比如说中国的股票、中国的债券,美国的股票、美国的债券,以及黄金等等,他们其实从长期来说,从历史上来说,还是有不错收益率的资产,如果做一个有效的组合,非常非常能把大家的压力缓解掉。其实有些模型,我们未来可能也会去思考怎么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服务。

有些模型可以把这个波动率压得比较低,比如说以前桥水的全天候等等,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开放,后续都是可以,这方面请大家不用担心。兴证全球基金去打磨一个产品,还是要花很多时间考虑的,尤其是很多产品,我们甚至觉得还是不错的,但是考虑到当前市场的时间点、情绪等等,近一段时间也不会那么急推出来,一旦推出来,还是要对大家负责的,很多境外的投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研究,后续我们推出这些产品也会再次跟大家科普的。

黄鼎钧:感谢济民跟我们又分享了海外投资这一块儿,以及借鉴海外资产配置的理念,当你长期收益预期是正的,但是相关性又跟原有的资产不太那么相关的,其实这种资产应该让我们在组合里面去配置。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这边再问最后一个问题,请济民跟我们分享一下。

我们自己现在基金组合的配置思路,因为大家通常喜欢用大盘、小盘、价格、成长,或者什么行业板块做一些归类,我看到今年以来进取派优选他相对的业绩基准,中证偏股基金指数的超额收益是非常显著的,我们现在是怎样配置来实现这样比较好的超额,就是我们当下配置的想法。

张济民:好的,今年我们权益组合的超额收益率有两点我们比较满意,一个是相对跟踪误差非常低,基本上控制在三个点一下,我们可以在相关类似的产品中看到,他应该是处于最低的一档,但是超额收益率又比较稳定,基本上还是相对指数有一个比较显著的超额,取决于每个投资者进去时间不一样,可能有一些区别,今年运气比较好,得客观承认,按照原有的假设,如果控制跟踪误差的情况下,超额收益率幅度也是有限的,不应该有很大的超额。但是今年的市场也比较有意思,他的估值,成长和价值差距非常大,如果我们看国证成长指数,以及国证价值指数,会发现今年的差距,当然这个有可能错了,如果有很多好事,可能好事会变成坏事。

这种情况下,导致我们组合在价值上是有暴露的,就是吃到了价值暴露的便宜。

第二点,我们没有去参与一些很过热的东西,有些行业,比如说新能源、医药、消费,之前欠配的比较多,这三个板块今年也表现比较一般,所以在行业上也是占到了一些便宜。但是我们最近一次调仓,会把占到的便宜做一些偏离的调整和优化,近期可能我们会对基准跟得更齐一点。

下半年的投顾,我们自己还是没判断,下半年投顾考虑买什么的问题,我们希望还是把换手降低,现在这个基金组合,我们觉得比较满意,换手在很低的情况下,跟踪误差也比较小,这些基金经理非常勤勉,做得好的也没有骄傲,做得不好的也在反思,整个来说,还是跟着大盘走,没有太多的变化。

黄鼎钧:感谢济民跟我们的分享,我们今天的直播差不多就到这边了,这次也是中秋节前的一场直播,虽然时间有点长了,也请济民简单祝福一下就结束今天的直播了。

张济民:非常感谢各位投资者一直以来对兴证全球投顾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我自己一方面做投顾,另一方面,我自己也买了不少钱的投顾和FOF,今年有超额,即使算上超额,大多数投资者还是亏钱的,心情肯定不会很好,但是做投资确实比较逆人性,这个时间点,假设天天跌,但是幅度不会很大了,因为在非常底部的水平,市场资金还是比较有效,哪怕有种种悲观的信息,实际上如果你在市场上都找不到什么乐观的消息,往往非常好,因为一旦一个催化剂变了,比如说坏事会变成好事,但是在很情绪高涨的时候,如果有很多好事,可能好事会变成坏事。

所以在这个时间,大家更多的是舒一口气,更多的放心,不用太在意市场,每天看得太多,这比较影响工作。

刚好中秋和国庆,今年还连在一起,所以今年中秋、国庆的长假,大家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出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实际上投资没必要绷着一根弦,我觉得我们算是一个很勤奋的团队,但是并不代表我们24小时都在里面卷,这也没有意义,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希望大家享受投资的同时,更多地享受生活,这个可能是为什么我们要去配基金,为什么要赚钱,还是为了生活,也谢谢大家。

黄鼎钧:谢谢济民,济民讲得特别好,今天的直播就到这儿,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谢谢大家!

张济民:谢谢!

作者:雪球路演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9cb1e7445805afb6136957e691b4a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