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脸书和亚马逊都在鼓吹隐私,但不要相信那些天花乱坠的宣传

2020-01-11   产业前沿

苹果(Apple)、Facebook、亚马逊(Amazon)以及许多其他公司齐聚拉斯维加斯参加CES科技大会,宣传隐私保护。

不要相信炒作。

作者:Geoffrey A. Fowler

去年,苹果公司(Apple)在盛大的年度大会会场外竖起了一块广告牌,大肆宣扬“你的iPhone上发生的事情,将永远留在你的iPhone上”,引起了轰动。今年,苹果数十年来首次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正式亮相,参加了一场关于隐私的小组讨论。我第一个排队问问题。

我说:苹果公司正在做什么来让它的广告牌成为现实?去年,我在iPhone上做了一个实验,观察我晚上睡觉时数据的变化。结果,iPhone应用程序将我的个人信息发送到各种我从未听说过的追踪公司。苹果会对其应用程序进行审查,但不会让它们遵守“留在你的iphone上”的咒语。

苹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回应。“我们在不断创新,包括在操作过程中,”苹果全球隐私高级总监简·霍瓦特(Jane Horvath)说。

这一时刻概括了目前侵蚀我们对消费科技产品信任的诸多因素。许多通过向我们出售数据收集设备或收集我们的数据而致富的公司,已经学会了谈论隐私。但他们经常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定义隐私。


技术人员甚至在谈论隐私,这是一件大事;长期以来,CES一直是将一切都连接到互联网的啦啦队中心。但这不是我们需要的解决方案。不妨称之为“隐私清洗”(privacy-washing):科技公司对数据进行市场控制和透明,但却继续吞噬数据。

事实上,苹果可能是其中一个较轻的冒犯者。Facebook的隐私主管艾琳·伊根(Erin Egan)也参加了消费电子产品展的讨论小组,她板着脸说:“我认为Facebook用户的隐私现在受到了保护。”几个月前,这家社交网络巨头同意因侵犯隐私向美国监管机构支付70亿美元罚款。

作为其隐私保护营销的一部分,Facebook及时在CES上推出了一个新版本的“隐私检查”页面,它简化了一些隐私控制,但并没有给我们新的权力来阻止社交网络监视我们。

在CES的其他地方,谷歌将其始终监听的语音助手定位为专为隐私设计的,因为当你注意到它会随机记录你家人的私密对话时,你可以告诉它:“嘿,谷歌,那不适合你”。酷,谢谢。

亚马逊(Amazon)的Ring video门铃公司也推出了一个隐私和安全仪表盘,它也不会改变大部分(不充分的)默认隐私和安全设置。

幸运的是,CES隐私小组的另一位成员——美国联邦贸易专员丽贝卡•斯劳特——在那里接受了现实的检验。在Facebook的伊根发表声明后不久,斯劳特说:“我不想谈论具体的服务或产品,但总的来说,不,我不认为隐私通常是受到保护的。”(斯劳特一开始就澄清,她只是在为自己说话,而不是联邦贸易委员会。)

面对越来越多的罚款和新隐私法的威胁,科技公司开始强调,它们如何让我们“透明”和“控制”我们的数据,比如那些隐私仪表盘。Facebook的伊根在座谈会上反复提到“控制”这个词。

苹果也这样做了:“在苹果,我们定义隐私的方式是把消费者放在驾驶座上。他们应该控制数据。

但正如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斯劳特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控制局面;太多的数据流入了太多人的手中。她说:“我还担心,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保护个人数据的全部责任落在消费者身上。”

“你必须处理大量的信息来弄清楚你的数据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站不住脚的,”斯劳特说,包括她自己在内。作为一名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的记者,我也是如此。

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必须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了解他们如何保护我们的数据是我们判断他们的一部分。

Horvath在会议上表示,苹果在加密和最小化我们为其服务收集的部分数据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它还要求应用程序在收集你的位置和其他高度敏感的数据之前,必须征得你的同意。

但霍瓦特没有说的是,对苹果出售的第三方iPhone应用程序进行审查,以了解它们的跟踪行为,对公司来说既耗时又费钱,因此很容易被定义为超出其责任范围。在我去年的调查之后,苹果表示将禁止儿童应用程序使用外部追踪器。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应用程序?

对iPhone应用程序进行隐私审查,就像去年对俄罗斯人拥有的FaceApp的争议一样,显然是苹果认为作为消费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收集我们数据的科技公司和其他企业的一些高管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他们认为隐私是只有老一代或者锡纸帽类型的人才关心的事情。在消费电子展的另一个专题讨论会上,盖瑞·夏皮罗(Gary Shapiro)——他领导着消费电子展的科技行业协会——本质上说,对隐私的担忧不应该超过免费的在线服务。他讲述了他与一些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对话,他们称隐私是“第一世界的问题”。

首先,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享有隐私权。其次,企业应将其视为一个品牌信任问题。当消费者对产品和行业失去信心时,对企业不利。如果我们不相信科技产品利用我们的数据做了什么,我们就不会那么快地采用它们。这实际上可能会阻碍我们都想要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