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去年的TI11期间,隔音问题一度成为热门话题,由于Valve 决定不使用隔音亭,引发了从公平竞争到赛场卫生等一系列问题。然而,Valve似乎已经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
10月12日,DOTA2第十二届国际邀请赛(Ti12)将于美国西雅图举办,为此赛事主办方早早投入了准备当中。而在经历了灾难性的Ti11之后(主要是赛事体验层面),V社日前发布了一篇冗长的博文,正式确定了Ti12会迎来隔音房的回归。
隔音房的前世今生
在这篇博文中,dota2官方首先介绍了ti赛场上隔音房的前世今生。
隔音房在早期电竞比赛中,是为了避免选手受到场外噪音的影响而开发出来的东西。从某种角度来说,隔音房的有无,甚至还代表着比赛的规格和专业程度。当然,在CN Dota那个没有隔音房的时代,也曾流传出过许多“永恒经典”。
在其他的电竞比赛中,大家对隔音房的重视程度都没这么高。不论是LOL、CSGO还是PUBG,大家充其量也就是戴一个降噪耳机。但在Ti的历史上,隔音房却贯穿始终。从Ti1到Ti12,只有去年没有布置隔音房。
首届Ti国际邀请赛在德国举办,当时隔音房只有一个需求:有隔音效果。而且由于第一届TI规模很小,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多少声音会冲击到对战房。不过早期的对战房满足了那一个要求:没有选手会听到任何外部的声音。 当然,在其他所有方面都是彻底的失败。
职业选手打比赛用的桌子太窄了,也太高了。所以选手们坐在凳子上只能让双肘悬在桌子的边缘,事实证明,这是打DOTA最难受的方式。我们还有英伟达租借给我们的超大电脑,主机被放到了选手下面的一排柜子里。结果这些柜子并没有安装通风系统。英伟达的电脑在没有通风的情况下连续运转了七天。柜子里面实在太热了,打开柜门都可以闻到电线上绝缘层融化的味道。
在Ti2时主办方吸取了教训,开始给隔音房配备空调,并且对各种参数和选手的舒适程度进行了评估。参赛选手此时的游戏体验,便提升了许多。然而主办方由于没有经验,漏算了玻璃的反射效果。比赛期间为了避免选手相互窥屏,不得已只能黏上T恤进行遮挡。
在后续的几届Ti国际邀请赛的举办过程中,主办方一直都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直到Ti5开赛时,他们才将隔音效果、通风情况、玻璃反射、选手操作体验......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妥善解决。
可即便如此,在Ti6时主办方也险些翻车。因为历届Ti国际邀请赛的举办地都不固定,很多时候隔音房其实都得随着举办地的变化到处飞或走海运。在运输过程中,一度出现过隔音房损坏的情况。直到后续通过进一步的升级完善,可拆卸的隔音房才真正满足了需求。
而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升级,这个“大玻璃罩子”的单间造价已经达到了20万美元,两间合计就是40万美元。至于养护和运输成本,就更加难以估量了。
失去隔音房≈失去公平性?
在过去的十一届Ti国际邀请赛中,隔音房出场了十届。但在举办Ti11时主办方改变了想法,觉得十年的赛事举办经验,对场馆的声学设计已经足够他们解决降噪问题了,于是便取消了隔音房的使用。此外,主办方还“天才”般地设置了旋转舞台,以便选手一边比赛、另一边则做好上场准备。
然而,结果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在TI11举办期间,没有隔音房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游戏的公平性。由于现场解说使用英文,并且主办方所提供的隔音耳机效果不佳,就算戴上了还是可以清楚听见现场解说播报的声音。这对于母语为英文的队伍来说,他们可以轻易地从解说那里取得对游戏内战况有利的情报。
Garmin Gladiator战队的队员Dyrachyo也明确指出他们队伍从现场解说得到了对方吃到双倍伤害符文的情报,在当下选择了避战,最后淘汰Fnatic赢下了比赛。
除了直接影响游戏公平性的巨大问题之外, 还有报道称TI11的参赛者会在比赛中发现耳塞上留下了耳垢。尽管大多数 Dota 2 粉丝认为 Valve 的无展位实验失败了,但开发人员表示愿意在未来继续测试这一套设置,但不是在 TI12 上。
至于即将举办的ti12,主办方表示,将重新把TI5对战房请出华盛顿州肯特的仓库。
结语
隔音房,对于DOTA2的赛事来说,不仅是游戏公平性的必要配备(因为dota的节奏往往由开雾发动),同时也是很多玩家心目中DOTA2官方赛事区别于其他赛事的重要标志之一。
更重要的是,隔音房之于DOTA,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当我们看见隔音房的时候,就会想起TI来。
内容参考:叶子猪游戏网
另外我们也诚聘电竞小记者加入我们:
1、无论您是否毕业,均可联系我们成为我们的电竞小记者;
2、只要热衷中国电竞产业发展、喜爱电竞均可,尤其是对自己文字表达能力有信心的小伙伴可以大胆来尝试。
我们将提供给您:
1、一定的薪资和稿费;
2、接触、采访业内大咖、明星的机会;
3、参加、参访国内外大型赛事的机会;
4、专业的编辑、记者辅导,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优先录用成为正式编辑;
5、灵活的工作时间、宽松的工作氛围。可选择在家办公或来办公室一起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