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预言学一度成为了一门学科,其准确率比玛雅预言更加神奇

2022-08-31     小女子大人物

原标题:在中国,预言学一度成为了一门学科,其准确率比玛雅预言更加神奇

在成语中有“一语成谶”的说法,这里的“谶”,说的就是“预言”。在我国古代,谶学一度成为了一门学科,其文化底蕴比西方的玛雅预言更加深厚。

这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谶学书有十余种,如《乾坤万年歌》、《马前课》、《步虚大师预言》、《藏头诗》、《推背图》、《黄蘖禅师诗》、《梅花诗》、《金陵塔碑文》、《烧饼歌》、《武侯百年乩》等。

《乾坤万年歌》的作者是商末周初的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这部歌诀中的预言自商朝开始,一直推演到“大同世界”。在古代,这部《乾坤万年歌》拥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始终追太公望为本家人物,并将其誉为“百家宗师”。根据已经发生的历史来验证,《乾坤万年歌》中的诗歌的确具备一些神乎其神的预言性:

太极未判昏已过。风后女娲石上坐。三皇五帝己相承。承宗流源应不错。而今天下一统周。礼乐文章八百秋。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

《武侯百年乩》的作者是三国时代的蜀汉能臣诸葛亮,这部谶书预言了三段百年之乱,其中,便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武侯百年乩》最后一段的圣人救世,又与解放战争的发展不谋而合,堪称奇书:

此次战祸非小可,鸢飞鱼跃也愁眉;天下生灵西复东,可怜遍地是哀鸿;尸填沟壑无人拾,血染山河满地红;天下重武不重文,那怪环球乱纷纷。......

与《武侯百年乩》一样,著名谶书《马前课》亦是诸葛亮的作品。相比于前者,《马前课》所收录的预言就更加简洁明了,其中,总共包含了十四课,每一课都简述了一个历史时代,而且这些课的排列顺序相对严谨,应验的部分比较多:

第一课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步虚大师预言》是清代步虚大师推演的预言。这部预言书中所预言的历史多为近代史,不过因为《步虚大师预言》出现的时间比较靠后,所以步虚大师的预言表达得相当隐晦。想来步虚大师虽然想要对历史进行推演,又碍于时正不敢明言。毕竟,光绪三十年距离民国到来并不算遥远,所以步虚大师生怕会因此招致无妄之灾,所以书中能明显看出步虚大师不敢明言之隐懮:

昔因隋乱采菩提,误入天台石宝西;朝饮流霞且止渴,夜餐玉露略充饥。面壁九年垂大道,指弹十代换新仪;欲我辟途途误我,天机难泄泄禅机。......

接下来要说的这部预言书,堪称古代谶学中知名度最高的奇书,它便是家喻户晓的《推背图》。据说在唐贞观时期,有两位擅长预言的方外之人李淳风与袁天罡在一起进行了推演,根据推演的结果绘制了六十幅预言图,每一幅图片对应一个“甲子”,也就是六十年。而这部预言书的名字,亦是取自第六十幅图像的谶语“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第一象·甲子·干下干上·干谶曰: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颂曰: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

除了《推背图》之外,预言家李淳风还曾留下一部《藏头诗》。这部作品以唐太宗和李淳风对答的形式,推演了中国历史未来千年的走向。不过,根据后世学者的分析,这部《藏头诗》极有可能是后来人“后知后觉”的伪作,因为书中出现的一些细节与贞观时期的历史并不相符,所以可信度不高:

唐贞观七年,李淳风陪同太宗在大兴宫中散步。太宗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理,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以及我朝之后,登极者何人?得传者何代?卿为朕历历言之。”......

《黄蘖禅师诗》是一部由黄蘖禅师推演出来的预言书。根据史料的记载,黄蘖禅师是唐朝时期的奇人,他的相貌伟岸庄严,额头高高隆起,就像是画里的仙人一样。黄蘖高僧声音朗润,意志街澹,聪慧利达,精通内学,广修夕阵,时人皆以此为奇。黄蘖禅师在福建的深山中修行多年,后来前往黄蘖山进行传法,并为后世留下了《黄蘖禅师诗》这部预言书:

日月落时江海闭,青猿相遇判兴亡。八牛运向滇黔尽,二九丹成金谷藏。黑虎当头运际康,四方戡定静垂裳。唐虞以后无斯盛,五五还兼六六长。......

《梅花诗》是北宋邵雍所作的预言书。邵雍,生于宋真宗年间。早年邵雍求学于河北范阳,后因故迁居共城,晚年于洛阳隐居。《梅花诗》中总共包括了十首预言诗,这十首诗分别对应了十个重大历史事件。当然,因为《梅花诗》中包含了靖康之难等特殊的历史事件,所以邵雍在创作这部谶书时亦采用了隐晦表达的方式,许多细节都未言明: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在所有预言书中,最“接地气”的莫过于通俗易懂的《烧饼歌》。这部预言书总共包含了近两千字,可串联成四十首隐语歌谣。之所以该预言书被命名为《烧饼歌》,据说,是因为作者刘伯温某日撞见太祖朱元璋吃烧饼,所以便给出了以“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开头的预言: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在《烧饼歌》之后,刘伯温还创作了一部《金陵塔碑文》,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国军入南京时发现。碑文预言的是二十世纪以后的中国的事,前半部分主要讲国共内战、日本侵华和中共的统治;而后半部分至今还没有完整的解释:

金陵塔,金陵塔刘基建,介石拆拆了金陵塔,军民自己杀。草头相对草头人。到尾只是半缩龟,洪水横流成泽国,路上行人背向西。......

当然,我们不能站在封建迷信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预言书,还是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这些前人之作。这些荒诞不经的预言,有时恰恰映射出时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愿望,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

参考资料:

【《论衡·实知》、《谶书汇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560bd1d4319707d05a3eefe8f04be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