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和大家聊一聊俄罗斯人和中国人的历史观。
说起来中国人应该是全世界最注重历史教训的民族。
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诒徵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人注重历史非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可比。”
俄罗斯人怀念前苏联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重视历史?
在兰台看来,是中国古代流行的是类似国际主义的“天下观”。
“天下观”认为全世界没有国家与国家的分别,或者说压根儿就不承认有国家存在。
“天下观”的世界,是有一个个圈子组成。
最核心的圈子自然就是天子所生活的区域,因为是最核心的圈子,所以又被称呼为“畿内”。
“天下观”里,天子不是霸主,而是道德楷模,是圣人临凡,因此又把“畿内”称为“首善之区”。
而“天下观”里最大的一个圈就是“化外之地”,所谓“化外之地”就是还不接受天子道德感化的蛮夷所生活的圈子。
在“天下观”看来,蛮夷不是用武力去征服的,而是用道德去感化的。如果蛮夷不接受天子的道德感化,甘愿做一个“化外之民”,那么,这是蛮夷的损失,而不是天子的损失。
正因为天子行的是德化,所以更注意对天子一言一行、起居的记录,而这就是“历史”,至少是最原始的“历史”。
所谓的“史官”其实就是记录天子言行的官员。《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即史的初义是指古代记事之官吏,即史官。
另外《吕氏春秋·先识篇》有这么一条记载“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
这说明“历史”本身就具有让人学习经验教训的一面。
但是,俄罗斯人对待历史上和中国人截然相反,他们其实并不重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他们对待过去或者说历史,有一种“这件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我们就不要老是想来想去”的决绝。
1991年的俄罗斯
这可不是兰台胡说八道, 2016年俄共中央主席团成员、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卡拉什尼科夫(不是AK之父)在苏联解体25周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表示,他搞不清楚为什么中国朋友每次都要问他“苏联为什么会解体”的问题,他不理解中国朋友为何如此“迷恋”过去?
(中国朋友)为什么总是向后看,对一去不复返的东西感到遗憾?
兰台觉得,卡拉什尼科夫的“困惑”其实可以代表许多俄罗斯人对历史的态度。
2014年中国新闻网曾经报道了一则俄罗斯的新闻,新闻称俄民调机构胜利日之前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相对于中老年人,年轻人对二战历史知之甚少,也不感兴趣。
而另一项民调则显示,俄罗斯人虽然是最爱读书的民族,但是俄罗斯人阅读历史类书籍的比例却相对较少。每周都有阅读习惯的俄罗斯人里只有不到20%的人会阅读历史类书籍。
兰台觉得,大概正是因为俄罗斯人老是“为什么对一去不复返的东西感到遗憾?”这种态度,才使得他们一直到今天都没能走出苏联解体的阴霾。
END
参考资料:
《卡拉什尼科夫谈苏联解体25周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16.8.31报道
《民调:俄年轻人对二战历史“不感冒” 几乎不谈》,中新网2014.6.19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