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小张30出头,个子不高只有170厘米,但体重快200斤了,天天吵着减肥但一直收效不佳,年前做了体检,仗着自己年轻也没有注意,过完年才去看体检报告,发现肌酐超标了,问身边的朋友说这是尿毒症,吓坏了,赶紧过来问我。
我一看他的肌酐104,问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状态,让他又做了尿检和肾功能,结果这次肌酐又变成了87,他问我这是不是尿毒症,我告诉他目前看他是健康的,肌酐偶尔升高并不意味着就是肾脏出了问题,更不会就是尿毒症,造成肌酐升高的原因跟他肥胖、熬夜、喜欢大鱼大肉夜宵有关,目前还是应该尽快减肥,保持标准体重。
近些年,由于人们饮食习惯西化,再加上人口老化及医疗情况的改善,导致患慢性肾病、尿毒症的人口不断上升,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已超过1亿人,尿毒症患者人口达到了100万人。
随着尿毒症人口的增长,进行肾移植和透析的患者也在增加,由于肾脏移植条件限制较多,所以尿毒症的患者主要是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统计数字在50万人左右,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而在透析的患者中,40-64岁的年龄层最高,如果未能及早就医还可能引发心脏衰竭、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那么,究竟什么是尿毒症?出现哪些征兆应及早就医接受治疗?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谈谈有关尿毒症的问题。
当末期肾脏病患因其肾功能大幅衰退,以致肾功能不及正常肾功能15%时,患者代谢的废物难以通过尿液充分排出,只能残存于体内,形成“尿毒症”并引起多种不适症状。
在尿毒症患者中,有接近一半的患者可能同时患有糖尿病,但并不是只有糖尿病会造成尿毒症,以下几种原因也可能提高患尿毒症的风险:
1、高血压,血压升高造成血管损伤,进而伤害到肾功能。
2、痛风,尿酸结晶会引发肾脏损伤
3、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免疫物在肾脏积累造成伤害
4、不当用药,主要是乱服药物,可能吃到肾毒性的药物,比如某些止痛药、抗生素等等。
5、尿路结石及肿瘤,会引发肾实质的伤害,进而引起肾脏问题
6、肾小球肾炎,也就是我们说的肾炎,急性肾炎可以治愈,但转为慢性肾炎则只能维持。
7、多囊肾病,这是具有遗传性质的疾病
8、急性肾衰竭或肾损伤
尿毒症的早期症状较不明显,但仍可通过以下8种症状,观察自己是否罹患尿毒症: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肠胃异常出血;疲倦;频尿;呼吸急促;痉挛;体重突然下降
并不是说突然有天出现这八种症状就是尿毒症了,而是要综合判断,比如患者之前就有肾炎、肾病、肾结石等等肾脏问题,然后开始出现以上八种症状,那么就需要高度怀疑是否进入了尿毒症阶段了。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上述症状,请尽速就医进行治疗,尽快改善情况,否则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代谢性酸中毒;贫血;高血钾症;副甲状腺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不孕症;营养不良等等。
如果已经确诊了患有尿毒症,依然不进行治疗,病情拖延下去,还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水肿;心绞痛;动脉粥状硬化;心脏衰竭;心脏瓣膜疾病;心包膜积水;中风等等,这些并发症发作较急,都有致命的危险。
在医院,医生会采取以下方式诊断患者是否患尿毒症,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尿液检查:可分为单次验尿或收集24小时内的尿液,通过测试尿液中的红血球及蛋白质,计算肾小球过滤率,来获得患者的肾功能。
抽血检查:血液中的肌酐正常值为57-97umol/l,当肾脏受损时,血液中的肌酐就会上升,因此医师常会通过抽血检查替病患诊断是否为尿毒症。
肾脏活检:又称作肾穿刺,医生会于超声波扫描下,从病患背后注入局部麻醉剂,再插入一支特殊设计的针管,切取一小片肾组织来确认病患肾功能的受损程度,以及判断是否患有尿毒症状。
目前最常用来治疗尿毒症的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肾脏移植,这三种方法中,肾脏移植相对来说对于生活质量提升较好,透析需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多,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这也是肾病患者较为痛苦的地方。
血液透析:当体内的废物无法由肾脏排出时,它们就会不断堆积,而引发尿毒症,必须透过血液透析。其运作机制是通过机器抽出体内的血液,输送至一个人工肾脏,并通过人工肾脏的滤膜,将病患血液中的毒素及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
腹膜透析:以患者的腹膜作为过滤网,再放置1条导管将透析液灌入腹腔内,以便将病患体内废物引流出来,重复进行交换,需时3-4小时。
肾脏移植:将健康肾脏移植到尿毒症病患身上,帮助其提升肾脏功能,以利代谢体内废物,不过这种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
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在日常饮食方面需注意以下4点原则:
1、控制水分及盐份的摄取
由于患尿毒症后尿量会减少,饮用的液体会滞留在体内,造成身体浮肿、血压升高,甚至出现肺水肿。有鉴于此,尿毒症病患必须严格限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通常摄入的液体量原则上不应超过全日排尿量+500毫升,如果出汗多,可酌量增加,建议与医生咨询沟通。
2、宜采低蛋白高热量饮食
尿毒症病患应摄取低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果有血糖问题的患者也要做好控制血糖波动的风险。对于患有尿毒症的人限制蛋白质的摄取是饮食大原则,因低蛋白饮食可减少含氮废物,并减轻尿毒症所引发的症状;而足够的热量摄取则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营养需求与透析所耗费的体力。
3、高钾食物吃不得
由于尿毒症患者体内的钾不能通过尿液排出,会累积于血液中造成高血钾,进而引发心律不整、肌肉无力麻痹等症状,因此应避免食用如香蕉、猕猴桃、龙眼、芹菜、番茄、牛蒡、冬笋及南瓜等高钾食物,才可预防尿毒症病情加重。
4、高磷食物要远离
由于肾功能衰退过多造成体内的磷无法排出,不断堆积的磷形成高血磷,就会产生副甲状腺亢进、血管钙化、肾性骨病变等并发症。故尿毒症病患应限制磷摄取量,避免高磷食物,如火腿、蛋黄、花生、瓜子、巧克力、腰果、糙米、牛奶及乳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