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小孩,个子好像越来越高了!
比如才初中,很多男孩的身高就已经有了170cm,甚至180cm也不在少数。而女生,160cm以上更是稀松平常。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有一个研究:2019年,中国19岁男女平均身高分别175.7cm、163.5cm,重回东亚第一。
但是放在以前,男孩170就已经算高个了,女生160以上更是稀有!
身高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并不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而是我国以前蛋白质摄入太差,直到最近四十年才有了大幅改观。
蛋白质到底有多重要?它和身高有关系吗?蛋白质摄入越多越好吗?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探求吧。
一、
蛋白质到底有多重要?
说到蛋白质,很多人的认知都是:它是人类的必需营养素之一,在增强身体免疫系统以及促进新陈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实,蛋白质还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人类所有的生命活动,本质上都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
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命是由不计其数的细胞构建而成的,而细胞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
如果没有蛋白质,人体就会瘫痪成一堆骨头、矿物质和化学物质。
所以说,一个顶天立地的生命,小到一个细胞、一根发丝、手指甲,近到我们的皮肤、心脏、五脏六腑,都需要蛋白质来构建。
蛋白质的巨大作用,不仅体现在生命基础物质的构建上,还有生命活动的表现上。
比如我们每天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呼吸,表明上是依靠嘴巴、鼻子和肺。
实际上,如果没有血红蛋白来输送氧气,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就无法得到供能,维持生命基础活动。
还有我们每天吃下去很多食物,都要经过胃部被消化,然后成为身体活动的燃料。
但是,胃部只是一个中转站,真正把食物分解成各种营养分子的,是一种由蛋白质组成的物质——酶。
酶有很多种,分解食物的就叫做消化酶,它由胃肠道分泌,可以分解食物,使其变成营养物质进入血液,满足各种生命活动所需。
就连我们平常受伤恢复、抵抗疾病,也和蛋白质息息相关!
人体各种免疫细胞都由蛋白质组成,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和C反应蛋白等免疫分子,本质上也都是蛋白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把蛋白质称为“抵抗病毒最关键的营养物质”,建议疫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现在,你明白蛋白质的重要性了吗?
二、
身高和蛋白质有没有关系?
“高富帅”、“矮穷挫”,在中文语境里,身高是比财富和颜值更为重要的核心数据top1。
很多人找对象,大多数的第一标准也是身高不能太矮。
因为大家都认为,如果爸妈的身高不够,个子矮的基因也会遗传给孩子。
可身高真的和基因有关吗?
根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推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振标的研究,中国史前人类男性的身高推算结果如下:
从远到近,中国人的身高应该是慢慢平稳增长的。
照这样来看,中国人的基因并不差。
但是在某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的身高却出现了越来越矮的情况。
来自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斯蒂芬·摩根,曾整理了一份19世纪中国人身高的变化趋势:中国人的身高越来越矮。
如此看来,基因并不是决定身高的唯一因素。
现在,我们再次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话题:为什么现在小孩越来越高了?
事实上,本质原因是中国人摄入的蛋白质越来越多了!
《中国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对身高影响的多水平分析》一文中就指出,牛奶对身高的生长在儿童青少年发育早期影响作用十分突出。
从下图来看,我国的牛奶产量和进口量从1995年开始不断上涨。
肉类由于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对儿童青少年身高的影响在生长发育早、中期持续增强。
比如肉类食物摄入增加后的效果,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感触,那就是:
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他们的身高体格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变化。
而那个身高普遍矮的年代,我们吃饱都要发愁,哪里来的多余条件去吃肉喝牛奶呢。
从数据图表来看,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农村还是城镇,居民人均肉类家庭消费量都在持续走高。
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为什么最近30多年来,中国人会开始“疯狂生长”。
所以,有时候孩子个子不高,不是基因不好,而是孩子的“蛋白质”没跟上!
三、
蛋白质摄入越多越好吗?
吃充足的蛋白质,对于维持正常且健康的生命至关重要。
如果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时:就有可能会出现消瘦无力、抵抗力下降、食欲下降、皮肤干燥和弹性差、头发稀疏细黄等症状。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来衡量所吃的食品是否健康有营养。
可事实上,蛋白质也不能摄入过多,否则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果吃过多的动物性蛋白质,难免会同时吃进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这不仅无形中增加能量的摄入,还可能会导致体内血脂的代谢异常。
过多的动物性蛋白,还会导致含硫氨基酸的摄入过多,这样会加速骨骼中的钙丢失,从而易产生骨质疏松症。
蛋白质本身吃太多也会对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比如很多健身人士都喜欢吃蛋白粉来辅助健身,进行增肌或减肥锻炼。
可如果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因为蛋白质的代谢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时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若肾脏本身的功能已经受损,危害会更大。
所以你看,虽然蛋白质如此重要,但是既不能吃得过多,也不能吃得太少。
那该吃多少蛋白质呢?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的人,需要摄入的蛋白质量各不相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建议的具体摄入量如下图所示:
AI:适宜摄入量;EAR:平均需要量;RNI:参考摄入量。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第8版)》教材中指出,中国成人每天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1.16克/每公斤体重。
下面,小编推荐几个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鸡鸭鱼肉类
牛肉、猪肉、鸡肉、鱼肉等动物性食物,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之一。
如果想通过肉类补充蛋白质,最好是吃瘦肉、白肉(如去皮鸡胸肉和鱼肉),并避免加工肉类和油炸肉类,如火腿、培根、热狗和香肠等。
吃鱼类食物补充蛋白质,最好是脂肪含量高于5.0%的多脂鱼,如带鱼、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等。
2
豆类、坚果类食物
坚果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可以作为健康饮食的补充部分。
比如杏仁、花生、开心果、核桃和腰果等,都能为人体提供一系列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
还有豆类和豆制品,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富含纤维、矿物质、维生素、抗氧化剂和抗性淀粉。
3
鸡蛋
对于觉得麻烦、不喜欢吃肉类的人、素食主义者,通过吃鸡蛋补充蛋白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常,一个煮鸡蛋中含有约6g蛋白质。
除了蛋白质,鸡蛋也是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2、B5、B6和B12,叶酸,磷和硒等。
最后,想要保持身体的健康而稳定,除了营养补充,还需要有良好的生理基础和心理状态。
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要养成科学有序的作息和保持平和健康的情绪,同时改变吸烟、喝酒、熬夜等损伤免疫力的不良习惯。
那么,你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