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方同俄罗斯的“能源博弈战”升级,欧洲面临的能源危机陡然升高。
近日,由于“技术故障”,俄气通过“北溪-1”管道向欧洲进行的天然气供应已暂停。
对此,欧盟经济专员保罗·真蒂洛尼宣称,欧盟“不害怕普京总统的决定”,俄方理应尊重既有的能源运输合同,否则欧盟将“准备作出反应”。
真蒂洛尼还坚称,欧盟计划削减能源消耗,目前欧盟的天然气储量并不低,欧洲大陆正在为寒冬做准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在一旁火上浇油,他表示,俄罗斯正准备在未来几个月寒冷冬季到来时,对欧洲发动“决定性的能源打击”。除此之外,泽连斯基还不忘提及乌俄战事,称乌军在多个地区针对俄军的“反攻”取得了进展。
实际上,德国西门子公司已经确认“北溪-1”管道设备漏油,且无法维修。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欧洲拒绝为“北溪-1”管道设备提供维修服务,不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错,而是那些做出制裁决定的西方政客的错。
随着天气转凉,欧洲人感受的寒意可能前所未有。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情况让本就面临“气荒”的欧洲各国前景堪忧,天然气价格或将持续走高,推高通胀,拖累经济,加剧民生困局。
眼下,捷克首都布拉格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约7万人走上街头呼吁执政联盟采取更多措施控制飙升的能源价格,并发声反对欧盟和北约。
德国则选择重新启用一座燃煤发电厂,以节省更多天然气、应对冬季能源需求。
匈牙利则成为了欧盟国家当中的“一股清流”。近日,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彼得表示,匈牙利已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天然气增加供应协议,以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
实际上,1个多月前,欧盟提出过一项新的政治协议,根据这项协议:
要保障欧盟的能源供应安全,在未来8个月的时间里,欧盟成员国需要根据自愿,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将天然气需求减少15%。而节约下来的天然气富余量,可供各国间的调剂补充。
欧盟经济专员保罗·真蒂洛尼 资料图
不过,协议归协议,欧盟各国危机感满满,在“囤气”的路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欧盟见此状后也不得不在协议中加上一句:
若届时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等情况,欧盟将采取强制措施减少天然气需求。
欧盟想出此招的初衷是要让欧盟各国以尽可能小的集体让步,来守住欧盟能源安全的底线。但实际上欧盟各国情况并不相同,譬如西班牙的天然气来源,就不依赖俄罗斯的管道。
随着寒冬的来临,欧盟成员国之间或许还有更多不协调与矛盾,曲欧盟的统一市场也很可能会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