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俄乌双方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值此之际,国际社会并未置若罔闻,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中方也首次发布了外界关注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
当地时间2月23日,联合国大会第11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新的决议,呼吁实现乌克兰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要求俄罗斯立即、彻底、无条件地将其所有军事力量从乌克兰国际公认边界内的领土撤出,并呼吁双方停止敌对行动。
该项决议获得了141票赞成票,反映了大部分国家希望结束冲突的诉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战争已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和人权后果,其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乌克兰。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对新的决议草案表示支持,他还对一些国家保持中立的态度表示理解,“但问题是在这场战争中,只存在一个侵略者和一个受害者”。
俄方反驳乌方的说法,称与俄罗斯作战的不是乌克兰,而是以美国、北约、欧盟等为代表的西方集团。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若美国停止向基辅提供武器,冲突将会结束;若美国想摧毁俄罗斯,俄罗斯有权使用核武器。
考虑到俄方已经成功实现乌克兰四个地区的公投,预计很难接受联大决议要求俄军完全撤离的呼吁。俄方与乌方、美西方的分歧难以调解,就更加不可能通过选边站队强行实现,而是应该合理关照到各方的诉求。
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共有12个要点,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减少战略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战后重建。
中方呼吁,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并强调“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乌克兰危机无疑给乌克兰带来了严重伤害,但客观地说,某些秉持冷战思维的军事集团不断扩张,严重危害到了相关国家的安全利益,这无疑成为了危机的导火索。
正如中方强调的“地区安全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物极必反,美西方国家应该好好理解其中的含义。
中方呼吁俄乌双方立即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并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此外,中方还呼吁保护陷入危机中的平民。据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监测团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间,乌克兰危机已造成至少8006名平民死亡、1.3万多人受伤。当前有近1800万乌克兰人亟需人道主义援助,约1400万人流离失所。
而在核力量上,中方再次声明“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应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防止核扩散,避免出现核危机。反对任何国家在任何情况下研发、使用生化武器”
日前,俄方暂停了与美方缔结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双方最后一个关于核军控的协议就此暂时作废,外界对于俄方可能使用核武器的猜测再次成为热点。作为最后手段,一旦乌克兰危机再次升级,没有人能够保证全球各国能够幸免于难。
因此,乌克兰危机应当在各国的共同推动下尽早结束,国际社会应坚持劝和促谈正确方向,帮助冲突各方尽快打开政治解决危机的大门,为重启谈判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