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持续骚乱引发美媒兴趣,不只是“找到同类”那么简单

2023-07-04     国防时报看点

原标题:法国持续骚乱引发美媒兴趣,不只是“找到同类”那么简单

一周前,法国一名17岁北非裔少年被警察射杀,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持续性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骚乱发生以来,警方已逮捕两千多名示威者。仅仅在7月1日晚间至2日早晨,就逮捕了超过700人,而这一数量,相较前两天晚上已是呈下降趋势。

用法国内政部长热拉尔德·达尔马宁的话来说,“这一夜较为平静”,主要得益于部署大量警力和果断行动。

根据相关报道来看,法国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超过4.5万名警察和宪兵署,甚至投入装甲车和直升机用以维持治安。即便如此,骚乱也并未能得到完全控制,南部多个城市晚间仍有大量暴力袭击、抢劫及纵火事件发生。

法国的大规模骚乱引发了广泛关注,“法国陷落”“法国骚乱”“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等标签一度冲上推特热搜。包括中国在内,不少国家都发出警告,敦促在法或计划前往法国的民众“谨慎外出”,与法国毗邻欧洲国家,甚至开始担忧持续骚乱会蔓延至自己的国家。

关切有、担忧有、惊讶有……在各方关切的视线之中,唯独美国媒体带着不合时宜的兴奋。

日前,法国BFMTV电视台称,美国媒体“正饶有兴趣地关注法国局势”。

在骚乱爆发之后不久,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福克斯新闻等美国主流媒体,就在线上首页创建专题页面、循环播放法国骚乱画面,给予了该事件极高的曝光度。而美联社的一篇报道,才真正让法国媒体意识到美媒对这一事件的热切从何而来。

这篇报道写道:“法国枪击事件表明,在与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执法)作斗争问题上,美国并不孤独。”

这篇文章得到包括美国《赫芬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ABC)等媒体的转载,CNN也在节目中连线法国记者,讨论法国当前局面,和美国“弗洛伊德案”引起的“黑命贵”抗议活动是如何相似,甚至冷嘲热讽地表示,法国和美国一样,也有着“系统性种族主义”。

很显然,由于法国这场骚乱,国际舆论的眼睛不再紧盯美国,美国各大媒体简直喜形于色。

法国、乃至欧洲的骚乱,对美国而言都不是一件坏事。

自从法国总统马克龙表态寻求欧洲战略自主,美国对法国就已有不满,借此机会给马克龙“上眼药”或许还是轻的,如此大规模的骚乱,有没有美国出手在背后使坏,或许只有拜登政府自己才知道。

除此之外,美国彭博社近日援引美国银行的数据称,骚乱发生之后,欧洲有46亿美元资金流出,大部分流向美国,欧洲越乱,美国吸收的欧洲资本会越多。

事实上,受害少年的外祖母日前已经通过媒体发声,呼吁示威者停止骚乱,“别再砸碎玻璃、袭击学校或大客车”;她不想让示威者利用她外孙的死亡制造混乱,她感觉“很累”,希望家人获得安宁。

但美国媒体显然不希望法国的骚乱这么快落幕,它们不遗余力地将法国推到聚光灯下,接受舆论的审判,不仅是在为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问题“打掩护”,更是希望借此搅乱欧洲,从中谋取政治、经济上的实际利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473d8e6d668486815952f0446a07d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