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央视《焦点访谈》《东方时空》
分别关注报道成都轨道交通织密线网
做好成都大运会 服务保障工作
为市民乘客提供便捷出行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等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
成都轨道集团紧扣城市发展战略,勇担轨道营城使命,全力构建世界级线网格局,高位提升运营服务质量,最大程度落实“建轨道就是建城市,通轨道就是通生活”理念,奋力兑现市民乘客幸福美好生活需求,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成都建设。
便捷出行
8月2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多彩成都 大有“运”味》,讲述成都轨道交通覆盖区域越来越广,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成都轨道集团积极践行成都大运会“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自成都大运会筹备以来,全体建设者开足马力抓高质量建设,创造了在建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等多项纪录,仅2020年就一次性开通 5线 7项目 216公里,创造了年度开通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行业纪录。
截至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 13条线路,运营里程 达558公里,为市民乘客、来蓉旅客带来安全、准点、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施工现场
锚定“构建世界级轨道线网格局”目标,成都轨道集团强化“连续施工”“项目群”管理,高质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为办赛营城提供强支撑。截至目前,第四期建设规划封顶车站突破100座。
成眉线施工现场
此外,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市域(郊)铁路成资线全线7座车站已封顶,实现全线洞通,正在全面开展机电安装施工; 成眉线正加快管线迁改、绿化迁移等前期施工,部分站点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成德线6座车站、1个区间和1个中间风井已实施打围,正在进行管线迁改、 绿化迁移、交通疏解等前期工作。
建设者们用汗水和劳动,建精品工程、优质工程、和谐工程,为轨道上的都市圈按下“加速键”,“朝看三星堆、午吃坛子肉、夜游东坡水街”的美好都市圈生活将可感可及。
暖心出行
8月3日,央视《东方时空》播出的《看大运 逛成都 品活力中国》,讲述成都大运会开赛以来,成都市民和来蓉旅客对体育赛事的关注持续升温,同时很多市民都选择通过公共交通出行观看比赛。
报道中,记者从孵化园站出发,通过地铁换乘的方式前往凤凰山体育公园观看成都大运会篮球比赛。
在孵化园站,成都大运会主题车站站厅通道被精心装扮,憨态可掬的“蓉宝”向来往乘客讲述成都大运会的18个体育项目。车站地贴上展现了大运会排球、水球、篮球、游泳、网球和羽毛球6个项目的场馆,引导广大市民乘客关注大运会、参与大运会。
孵化园站还设有大运会志愿服务小站。小站不仅有针线包、纸杯、书写用品等基本便民服务用品,还增配了《美景地图》《成都地铁双语服务手册》及翻译机等,便于市民乘客、来蓉旅客出行。
一直以来,成都轨道集团结合“文明365”长效服务机制,精益求精提升运营服务质量,用心用情守护市民乘客出行路上的“小确幸”。
今年中超赛事期间, 从客运组织、运营服务、设备保驾等方面进行部署安排,杜家碾站(凤凰山体育公园西站)最大限度为市民乘客、观赛球迷提供出行保障;成都大运会期间,全面提升线网运力,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日常的每一天,工作人员始终践行“秉持真诚、服务大众”的责任担当,便捷市民出行,也让成都更有温度。
智慧出行
在报道中,记者还乘坐了 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感受轨道交通带来的智慧出行服务。
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采用了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可实现自动唤醒、自动发车、自动运行、自动洗车、自动回库、自动休眠。9号线既是 我国中西部地区首条全自动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也是 世界首条采用8A编组车辆运行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市域环线。
智慧安检、刷脸过闸……在报道中,市民乘客在成都地铁享受智慧、便捷出行。而在这背后,还有着很多硬核科技支撑。
打造全国首例“三合一”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性智慧乘客服务平台,全线网373座车站均实现智慧安检、刷脸过闸;上线“成都地铁乘车码”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使用小程序生成乘车二维码后即可扫码过闸;境外人士在支付宝APP绑定境外银行卡后,可以通过扫 “成都电子乘车码”坐车。
此外,构建了“COCC+OCC”(线网指挥中心+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线网运营调度模式,形成了基于线网、线路、现场的三级调度指挥体系,网络列车运行图兑现率达 100%,网络列车准点率达 99.99%。
“伴随着成都轨道交通的日益发达,市民乘客的出行一定会更加方便。”到达凤凰山体育公园后,记者感叹道。
面向未来
成都轨道集团将持续坚持
“人民地铁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坚决兑现各条线路节点目标
创新营造现代化生活场景
加快推动轨道事业赶超进位、高质量发展
编辑 | 木 木、苑苑
校对︱晋晋、廖小川
责编︱皮 蛋
往期推荐
01
好快!
02
在大运会场馆,我们拍到了这些镜头!
03
今 天 的 主 角 是 你 !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