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内这些“横线”是啥?

2024-07-24     成都地铁

某一天

走在地铁站的诚诚

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事儿

在有些车站的地面上

有一条红色或黄色横线

这些“横线”具体有什么作用

往下看~

大客流是指车站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大量乘客集中到达,使得候车、滞留的乘客人数接近或达到车站设施的设计容量,以及超过线路输送能力的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车站站台、站厅内乘客数量激增,由于列车承载能力有限,导致客流“运不完”,进而可能引发拥挤、等待时间延长等问题。

此时,如果不采取措施,车站的人将越来越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当地铁站内客流逐步增大时,车站就会视情况采取客流控制措施,用时间换空间。

不同程度的大客流

车站采用的管控力度以及相应举措

是不一样的

为了区分这样的梯度

于是就有了

“蓝”“黄”“红”客流预警线

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客流强度

一旦在某区域排队候车或进出站人数

到达指定线标时

车站会采取相应措施

来确保运营安全

(目前,客流预警线还在试点推行阶段)

蓝色预警线

蓝色预警线的设置,为车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且易于识别的信号。

在有些车站,当你出站时,在闸机、安检、扶梯处,会有一根蓝色预警线。

这条线就像一个“隐形警报器”,无声却有力地提醒工作人员,当前的客流状况已经或即将达到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阈值。

(以7号线一品天下站为例)

这种即时反馈机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迅速调整工作状态,从“常规的服务模式”切换到“应对高峰客流”的模式。

如果说蓝色预警线类似于“隐形报警器”,那么红色和黄色预警线,就需要启动一系列的客流管控措施了。

进入车站站台

在地面上会看到一根黄色预警线

和两根红色预警线

(以7号线成都东客站为例)

黄色预警线

黄色预警线一般设置在站台二分之一处,代表着站台已经出现乘客滞留的情况,此时站厅客流密集程度较大,通道、楼扶梯处达到满负荷状态。

对于换乘站来说,当客流到达黄色预警线时,车站启动一级客流管控。工作人员会在站厅换乘通道摆放铁马,设置绕行。

此时大家会发现,走行的路径变长,这是为了减缓客流进入站台的速度,从而减小站台压力。

红色预警线

红色预警线一般设置在站台三分之二处,代表着站台和站厅客流较大,处于严重拥挤状态,通道、楼扶梯处达到超负荷。

对于普通车站来说,当客流到达红色预警线时,车站启动一级、二级客流管控。如果此时你会看到工作人员开始摆放铁马、改变电扶梯方向,这是为了减缓客流进入站台、站厅速度。

对于换乘站来说,当客流到达红色预警线时,车站启动二级客流管控。此时,工作人员会在闸机位置进行卡控,分批次放行,减缓乘客进入付费区内的速度。

(如遇以上情况,请大家耐心等待,赶时间的朋友可视情况选择其他邻近站点乘车或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如果客流还在持续增大

视情况车站会启动第三级客流控制

第三级客流控制

站外绕行设置在出入口外,用伸缩栏杆、铁马等设施围绕成类似“弓”字走行的回路。站外绕行的目的是通过增加走行路径及步行时间来延缓进站速度。

采用站外绕行时,说明该站的客流压力已处于一个较高的点位,站内已较为拥挤。

所以大家更需要听从车站工作人员引导,有序进站乘车。

之所以会设置这样的客流预警线

是因为地铁运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要让各个岗位及时有效联动

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一个车站里

站务工作人员各有各的职责

各有各的位置

平日里

大家在车站的不同位置

各司其职

当遇到突然情况时

各个岗位之间

信息的准确转达以及认知

就尤为重要

如果没有标准

大家的沟通可能是这样的......

站台现在客流什么情况了?

很多啦,已经快满了!

“满了”是个什么情况??

就是已经快到那个位置了!

哪个位置?你说清楚点!

所以,此时就需要一个

标准线

用来统一大家的标准和认知

客流预警线

就是这个“标准线”

当有了标准线以后

再遇到大客流情况

大家的对话就是这样的了

站台现在客流什么情况了?

已经到红色预警线啦!

现启动二级客流管控,请各岗位做好准备!

收到!

如此一来

各个岗位之间协作效率更高

也能更好地服务乘客

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

在此,咱们也想提醒大家一句

当车站客流较大时

不要“赶、抢、跑”

请听从工作人员指引

有序通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cec9c2d97c6d423362ee0d4a8cfce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