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读《红楼梦》看不懂其中人情世故,也不懂其中的诗词歌赋,但是明明确确读懂的就是宝黛钗三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黛玉是宝玉喜欢的姑娘,宝钗也曾在很多方面无意中吸引了宝玉。宝玉在两个姑娘之中左右徘徊,至此终了也没有分出他到底更爱谁。
他们三个人的故事,其实从他们名字的巧合就开始了,他们的故事和名字到底有什么关系?很多从未注意的小细节,其实早就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也许是“无巧不成书”,黛玉和宝钗名字中各出一个字就能组成宝玉的名字,这不是在暗示着他们三个人有着冥冥之中会有故事吗?
黛玉因为母亲去世后,贾母念起她无人教导就把她接到贾府居住,后来黛玉的父亲也去世了,黛玉基本上就长住贾府了;宝钗为了待选也为了打理薛家的旧日的产业,于是薛家一起上京还在贾府居住了很多年。
因为黛玉和宝玉同住贾母那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玩耍,所以宝玉和黛玉的感情更好,甚至爱情的萌芽也是从身旁的彼此开始。
黛玉爱哭,宝玉愿意哄她;黛玉的真性情和活泼调皮,都是恪守规矩的女孩子们不会拥有的状态;黛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华;真心爱他不求任何回报的认真和坚定,诸此种种无一不是打动他心门的地方。在青春年华里遇到黛玉,是宝玉一生中觉得最为幸运的事。
可是宝钗的美好也曾不经意间就打动了宝玉,宝钗劝导宝玉不要喝冷酒的话,宝玉会听;宝钗给宝玉讲起戏剧中辞藻的美妙,宝玉能懂;宝钗肤白貌美让宝玉心中,也让宝玉知道了“任是无情也动人”美好;宝钗的博学和待人温和都是宝玉觉得很好的地方。
黛玉和宝钗不仅成就了宝玉的名字,她们合二为一的判词也注定了她们和宝玉之间有着很深的感情的牵绊,她们二人之中一人是宝玉的最想要娶的人,一个后来成为了宝玉的妻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指的是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的故事。古代对妻子封建道德的标准就是规劝丈夫读书出仕,这也就是宝钗一直在规劝宝玉做的事情。这句话就是说宝钗的。
只是这一点也是宝钗最为讨厌宝钗的事情,宝玉不喜欢做官可是宝钗一直都希望宝玉去了,最后宝玉完成了贾府使命中榜,可是他也下定了出家的念像。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咏柳的诗词最开始是在夸奖才女谢道韫,如今这话就是在赞黛玉,黛玉的在诗词方面的才华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的,黛玉的诗也是宝玉最爱的。黛玉的诗就是黛玉的性格和情感的寄托,读懂了也就懂了黛玉这个人。
玉带林中挂倒,这就是林黛玉的名字的暗示,这里也点出了黛玉的早逝,黛玉最后逝去于潇湘馆也是如此。金簪雪里埋,钗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宝钗遭到冷落孤寒的结局。
宝玉很早就知道了黛玉和宝钗的结局,她们两个人是家人想要成为他妻子的两个女孩,贾母希望黛玉和宝玉成婚在一起,王夫人希望宝钗成为儿媳妇,宝玉的心中更加的属意黛玉,可是黛玉早逝,于是宝钗就顺理成章做了宝玉的妻子。
可以说,黛玉和宝钗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美,黛玉的美带着柔弱伤势之感,宝钗的美有着健康阳光之美,这两种美同样的好真的让人无法抉择,所以宝玉才会在她们二人之中摇摆不定。
可是唯一难过的是黛玉的早逝,那么黛玉和宝玉那些美好的曾经就成为了宝玉心中最美好的记忆,无论后来宝钗如何努力都没有办法去达到,所以宝玉对宝钗的爱是不完整的,他内心最爱的人只能是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