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被连续造黄谣三年会发生什么?1978年9月2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4团医院的护理员蒋爱珍,坐在宿舍里留下了一封遗书,正当她准备了结时,突然翻出了床下很长时间都没有动过的猎枪,往枪里装好子弹后,她用着抹布细细擦拭着猎枪,随后像是做了什么重要决定一样,突然从床上站起来,推开房门,冲到了医院办公室。
刚进办公室,他对着院领导李主任就是一枪,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门口有人尖叫,一看来人正好是李主任的妻子,于是又是一枪。随后,她跑到了谢主任家,打死了正在家门口和别人唠嗑的谢主任爱人,正当她准备离开时,民兵赶到了现场。
按理说,连杀三人必然是难以饶恕的罪过,但奇怪的是,这件事情发生后,医院的同事们争相为她辩护,全国一万五千多人向法院写请愿信,就连《人民日报》都为她发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01.积极向上的优秀女青年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蒋爱珍,她是那个年代典型的优秀女青年,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市,家里条件很不错,她一点也没有富家女孩身上的娇气,在学校里一直都名列前茅,个性独立,年年都是班里的“三好学生”。
她有个哥哥在新疆部队当兵,虽然兄妹俩相隔千里,但每个月都会通过书信交流,哥哥写信时常常会附上当地的照片。受哥哥的影响,蒋爱珍对新疆那片从来没亲眼见过的土地,心生向往,渴望像哥哥那样用青春建设新疆。
初中毕业后,蒋爱珍就面试上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后勤部门,当时,蒋家父母是非常反对的,觉得她一个小女孩去那么远的地方,实在是太危险了,说什么都不肯让她去,可惜蒋爱珍去意已决,“爸妈你们别担心,哥哥还在那边呢,我们两个人能互相照应,再说了,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啊”。
拗不过她的坚持,蒋家父母只好放女儿去新疆当兵。
就这样,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独自坐上了前往新疆的绿皮火车,在经过两天一夜的路途后,终于踏上了她心中最向往的那片土地。
哥哥早早地就等在火车站外接她了,兄妹俩一路上天南地北的一顿聊,最后哥哥把蒋爱珍送到了后勤部报到。蒋爱珍踏实务实,认真负责,无论是领导交办的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好,领导觉得她是干护士的“好苗子”,于是就把她分配到了军区医院工作。
这在当时可是个好单位,医院的薪资待遇比后勤部要好得多,这个机会实在难得。哥哥恰好有个战友张国政在医院做副书记,于是便提前打了招呼,要他多照顾妹妹。面对老战友的请求,张书记非常认真答应了下来。
02.别人口中的狐媚女荡妇
虽然蒋爱珍没有在医院的工作经验,但她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工作要领,当然医院的工作是技术活,她还是常常会有不懂的地方,除了向前辈求教之外,有时也会去问张书记,张书记每次都会认真解答她的难题,对她的工作生活都颇为照顾,但从来没有徇私过。
毕竟在那个年代,人们相对保守,年轻男女走得太近,容易被别人嚼舌根,两个人都非常知道这一点,每次蒋爱珍去找张书记都会拉着同事一块儿,张书记也是如此,拿蒋爱珍当自己亲妹妹来看待,平常也是叫她妹妹。
张书记年纪轻轻就被提拔了,单位里有两个人对此非常不满意,一个叫李佩华,一个叫谢世平,在他们看来,自己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年纪来看,都比张国政高得多,凭什么他当副书记?自己就只是个骨干?于是便明理暗理,给张国政使绊子。
看到张国政对这个新来的蒋爱珍那么照顾,他们便暗中散播谣言说,蒋爱珍是靠张书记的关系才调进来的,刚开始,还没什么影响,慢慢的这种声音越来越多,张国政特地将组织的调令公布出来才止住了悠悠众口。
可是要害你的人,怎么会轻而易举地放弃呢?谢李二人整日里盯着张国政,终于被他们找到了机会,当时蒋爱珍回家探亲,临走前张国政带着同事前来道别,两人在宿舍门口聊了几分钟的天。
这可让谢李二人激动坏了,他们认定张国政和蒋爱珍有私情,便跑到了宿舍楼道里埋伏,可是等了好一会儿,都不见有人出来。于是,便找借口让护士长去蒋爱珍宿舍里喊她送纱布,蒋爱珍离开宿舍后,谢世平悄咪咪摸进了宿舍里,李佩华留在外面放风。
可谢世平把宿舍翻遍了,根本就没看到什么人影儿,这时蒋爱珍回来了,看到宿舍门开着,她立刻就察觉出了不对劲儿,大喊一声“谁呀?”
当时张国政还没走远,听到声音连忙赶回来,看到他回来,谢李二人指着他说“你们俩果然是有奸情,这么晚了,你来他房间干什么?”这种恶人先告状的行为,显然,让刚22岁的蒋爱珍手足无措,张国政怎么解释他们也不听。
谢李二人喊着自己的媳妇儿,把这个消息传遍了军区上下,故事编得有模有样的,原本还不相信的众人,一点点开始怀疑事情的真相,上级在得知消息后,特地成立了专案组调查,本以为要真相大白了,谁知道专案组组长和张国政之前闹过矛盾,就这样他认定蒋张二人之间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
蒋爱珍非常委屈,找到了团长申冤,可团长并不想趟这趟浑水,敷衍了事。9月26日军区开展了对蒋张二人的批斗会。
03.兔子逼急了也咬人
就这样发生了开头的故事,蒋爱珍觉得自己只有以死明志了,她写了一封遗书,准备离开这个世界,转念一想自己才是受害者呀,这一走不就坐实了谣言,她决定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她被带走后,同事们这才站出来替她说话,因为故意杀人罪,蒋爱珍原本被判处无期徒刑,但随着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全国各地的民众纷纷写信为她鸣不平,就连人民日报也为其发声:蒋爱珍杀人是真,但罪不至死。
1978年,在经过多重考量后,法院判处蒋爱珍15年有期徒刑,因为表现良好,她获得了三次减刑机会,终于在1990年出狱。
谣言如猛虎,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知道这一点,网络暴力就是猛虎的化身,有多少人在网络暴力下,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制止谣言,反而会让亲人朋友伤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拿出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资料:
《改革开放40周年法院重大案件:蒋爱珍杀人案》最高法院网
《蒋爱珍为什么杀人》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