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通》主编吴恩庆先生昨夜从微信传来原广济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85年印行的《广济方言志》电子版,喜不自禁,非常感谢!
目前可见,广济方言已经印行面世的有《广济方言志》(1985年版))、《武穴民间方言》(2016年版)和即将面世的《武穴梅川方言词汇》。三足鼎立,各有千秋。
10多年前在地摊上购得一册《广济方言志》,当时只是作为收藏,看看而已,认为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丢置一边,现不知存放何地?2016年,武穴名士罗与之先生、张凤翔女士赠我《武穴民间方言》《武穴民间俗语》等民俗方言大作,全程拜阅,并认真收藏。
今就《广济方言志》和《武穴梅川方言词汇》二作谈谈看法。《广济方言志》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广济县首部广济方言学专著,想必其时广济县政府部门一定高度重视,聘请了方言学专业人才,投入了较大精力、较多经费。如果当时不做,拖到现在来做,可能做不了,至少做不好。
一地方言看似历代口口相传,脱口而出,但做起学问、学术来,那是非一般功力,非一日之功,非俗人可为。毫无疑问,方言学问深厚,没有文学、史学、考古学、方言学、文献学、校勘学、训诂学等学识功底,那可能只是可望而不可及。
由此及彼,近年学生斗胆校勘秦木相老师《武穴梅川方言词汇》(手抄本)著作,开始是一腔热血,“初生牛犊不怕虎”。随着工作的深入,视野的开阔,现在愈觉自己无知,班门弄釜,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凭我的不到半碗水学识以及现在某些热心人能量,想将秦木相老师的《武穴梅川方言词汇》顺利校对付印那是相当有一定难度的。
反复思量:以后能否寻求呈请有关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专家教授看重受理? 如黄冈师范学院,或武汉大学,或天津师范大学,或南开大学,或北京语言大学,或北京师范大学,或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等专家教授审定?如果认为有一定学术价值,就请他们悉心指导或负责整理。如果认为资料一般或价值不大,只有暂时搁置,期待后人高人审理。
但我舒某认为:秦木相先生《武穴梅川方言词汇》是一部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方言学专著,与先期国内出印的有关广济方言学著作、论文有着明显的区别,没有哪一部著述有着如此广泛、深厚的广济方言词汇及分类。
秦木相老师《武穴梅川方言词汇》出师不利,不免总结有以下几方面遗憾:
一个遗憾就是秦老师手稿资料存放时间太久,字迹有些模糊;
二个遗憾未能早期将资料打印样本,作者本人现在不能亲自校对(先生年逾八旬,老年痴呆,时清时浑);
三个遗憾尽管先生方言学已入武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登记,颁发证书,但后不了了之,不见下文;
四个遗憾至今未能出现“伯乐”,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作为地方民俗方言学一部重要专著,组织抢救、整理、付梓;
五个遗憾中国社会虽然近年老是高层颁文和领导指示,抓紧抢救中国传统文化云云,但是上面打得雷大,下面下得雨下,敷衍应付了事。
经济利益高于一切,文化事业有无所谓。中国“一切向钱看”,积重难返。据说现在的中国各级科技部(委、局)、文化部(委、局)等部门科研经费多得不知怎么往下分摊是好,而真正用到基层正点上几乎微乎其微!
寒酸可怜的文化人,包括秦老师,毕生心血,付之东流,只能红尘看破,黯然泪滴……
舒忠民于2019年4月30日21时
消息来源:广济文化 作者:舒忠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