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看牛老师的历史闲谈~
说起蒙古帝国大家肯定说成吉思汗,俗话说,马上打江山容易,马下守江山难,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成吉思汗的孙子富二代忽必烈如何处理危机的。
自己领地汉文化的局部认同给忽必烈带来了麻烦,一些蒙古贵族指责他放弃了祖宗的生活方式,而去讨好汉人的价值观。有些人向他的哥哥告状,蒙哥自己也开始担心声望越来越大的弟弟。1257年,蒙哥派两位亲信大臣去调查忽必烈领地的状况,在查了一些帐簿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些违法、逃税事件。史书中暗示这次任务就是要找到忽必烈的不轨形迹,置他于死地。蒙哥的亲信抓捕了几个忽必烈的官员,未经审讯就处死了他们。
怎么办?忽必烈和他的哥哥都是现实主义者,从小在皇室里长大,他们也目睹过很多亲族之间的流血事件。忽必烈的汉人幕僚给他出谋划策,建议他亲自前往哈拉和林汗廷,避开政治争论,只叙兄弟情谊。1258年,兄弟两人会面了,又一出兄弟怡怡的动人场景。美国人莫里斯·罗沙比认为是两个因素达成了兄弟之间的和解,一是蒙哥需要忽必烈在中国北方的威望,解决发生在僧道之间的宗教冲突;一是征服南宋,也要依靠忽必烈的北方基地。
1258年底,蒙古人从四条战线出征江南,蒙哥统率的军队攻占四川后东进,忽必烈率领一支军队从开平出发在鄂州度过长江和南宋军队作战,另外两支军队从云南和陕西出兵,进逼襄阳。不幸的是,蒙哥在围攻合州(今四川合川县)的时候病死,他可能死于痢疾或者霍乱,也有史料说他死于战争中的箭伤。
忽必烈始终都在为自己继位的政治合法性而苦恼,终其一生,他都在追求蒙古人的衷心支持。他决心除掉第一个发难者,他的亲弟弟。他首先从经济上着手,切断了哈拉和林南面的运输线,迫使阿里不哥只能向西北的中亚寻求物质供应。兄弟俩的战争与阴谋进行了4年,阿里不哥面临中亚察合台和忽必烈的夹击,而他的军队补给也被切断,只好向忽必烈投降。1266年初阿里不哥病死,他的死让哥哥松了口气,也让人怀疑忽必烈动了手脚。
面临对忽必烈大汗地位的有限承认,《剑桥中国史》里写道,"忽必烈变得更加认同中国,为了吸引汉人的忠诚,他必须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传统的中国皇帝。最后他通过自己的方式,从一个部落首领一步步的建立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