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看过来,带你吃遍武汉三镇各种美食

2019-05-28   千与千寻去旅行

饮食,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气质,生活在 武汉 ,左拥早餐,右抱宵夜,幸福到爆炸,爱吃也会吃,所以 湖北 伢个个都是正宗的“好吃佬”。

但如果要在这早晚两餐中选择更有代表性的,在我看来还是过早,大半夜吃得丰富的城市很多,但清晨就需要在吃早餐这件事上犯个选择恐惧的非 武汉 莫属了。

武汉 人过早,从粉面到炸物,从糯米到胡椒,玩出了百般花样。街头巷尾,坐着的,站着的,走着的,人手一份,或拿或捧,走得生风,吃得尽兴,快哉快哉!

一个 湖北 的朋友告诉我,很多 武汉 人都习惯外出过早,因此排在各大有名店铺前的除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也不乏当地人。正逢清明小长假,每个人都为队伍越排越长出了一份力。

但是喜欢吃东西的人最幸运,跟我念!只要提前做好功课找对时间,再红的店铺也能在半小时内解决。

这次把吃过和做了攻略的店都统一做了地图整理,方便大家看图过早。

注意比例尺哦地图上离得近实际还是走蛮远的, 武汉 真是太太太……大了!

比如 30号和12号之间也有500米的步行距离~

罗氏热干牛肉面馆

地址: 武汉 市汉阳区玫瑰街279号

推荐:热干面、生烫牛肉宽粉

玫瑰街的罗氏热干面曾获得 武汉 市第二届热干面大赛第一名,主打的是生烫牛肉和热干面的结合。因为这里距离游客区太远了,我跨了三个区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接近9点了,队伍虽然排得长但是不夸张,他家采用的是先排队,取面后付款的形式,不需要挤到前面去付款还是蛮方便的。虽然是20多人的队伍,最终还是排了30多分钟。

原因是排在前面的多是一人排队买好几份,而且这家主打的生烫也是同步进行,生烫的面老板还会亲自拌开再铺上牛肉,因此比普通的热干面还要再慢些。

而本店主打是生烫牛肉热干面,这一事实竟然是我在买完一碗素热干面后才反应过来的,怪不得店员反复跟我确认“只要一碗素的?”猛拍大腿!!!

算啦,就说面前这碗素热干面吧。其实来这里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住地附近图近找了三镇民生甜食馆,素热干面同样是4元一碗,但是芝麻酱苦苦的,不算好吃。

罗氏的优点在于全套工作都在你面前进行,从烫面到生烫牛肉,面入滚汤快速晃动几秒即可装碗,调入每家秘制的芝麻酱汁,而且给你备好了各种小菜自行添加,酸豆角、酸萝卜、辣辣的萝卜干随你喜好。

翻拌面条,看看芝麻酱是否是稠而不泻,能将面条层层包裹,逐步呈现出诱人的状态。

王师傅豆皮馆

地址: 武汉 市江岸区 高雄 路47附4

推荐:牛肉豆皮、蛋酒、灌汤蒸饺

王师傅豆皮馆是当地超有名的一家店啦,他家做的是新派豆皮,第一新在他打破了方块豆皮的局限,煎出一个圆圆的糯米饼;第二新在豆皮不干,过程中不断浇入熬好的汤汁,出锅还得淋上浇头,保证滋味足足。

面前两口大锅同时错时进行,保证这锅排不到旁边马上跟上。一勺面浆,转动大锅摊饼,抹上鸡蛋,为后面脆脆的外皮做好准备。

成熟翻面,胖哥抓起大团的糯米饭均匀铺上,看得我肚子上的肉都瑟瑟发抖。

三鲜豆皮,馅料是猪肉、豆干、香菇笋丁。

牛肉豆皮,馅料替换豆干为切成小丁的酱牛肉。

王师傅豆皮厚厚的像是糯米饭,这也被薄豆皮党所诟病,不过喜欢糯米的人一定爱到爆炸啦。

切成小块装盒,最后还得浇上浇头才算完成。

德润福严氏烧卖

地址: 武汉 市江汉区双洞正街48

推荐:重油烧卖、鲜肉大包

德润福是大哥的店,最初严氏二老把店传给了大哥,把店开在双洞正街至今,也是三家中最老的一家店。

他的烧卖品类比较多,看牌子就知道除了传统的香菇猪肉,还有了鲜虾等等。

除了烧卖还卖大包,早晨长长的队伍排在大包、花卷面前,甚至超过烧卖,可以说副业发展良好哈哈。

严氏重油烧卖

地址: 武汉 市硚口区 中山 大道20号

推荐:重油烧卖、大碗茶

严氏重油是二姐的店,位于硚口区 中山 大道,这条路食肆林立,有不少老店网红店,同样有名的骏骏牛肉粉和她家就是邻居。

二姐的店给食客配了大碗茶用于解腻,现在就只卖烧卖,比起两个兄弟来单调一些。

她家烧卖的皮最薄,可以隐隐透出糯米的褐色,馅料也最稀,像我这样的外行人,夹起就变两半。里面肉量丰富豪爽,我吃到的那颗里面竟然有三块肉,小伙伴吃到的就没啥肉,看来不是特别平均。

严老幺烧卖

地点: 武汉 市江汉区江汉路商圈自治街240号

推荐:重油烧卖、三鲜豆皮、糊米酒、蛋酒、热干面

严老幺就是严氏三弟,他家的店应该是游客里三家中最有名的。他家除了烧卖其他早餐也做得出色,像是上面提到的豆皮,还有热干面评价也很高。

游人众多,所以来得晚得排超级长的队伍。

严老幺的烧卖馅料颜色浅,肉也不算很多,但是严老幺是我们尝了三家后一致认为最好吃的。其实差别只是微小的,只觉得他家烧卖入口最舒服,调味口感最好。

所以三家中如果只能选择一家,个人还是推荐严老幺啦,还能一次吃到多个品种的早餐,对于赶时间的游客来说最合适不过了。

‘蛋酒’十秒的舞蹈

吃早餐少不了汤汤水水, 武汉 人当然也有配早餐的特色饮品。因此在各个早餐店,你都能看到蛋酒的身影。

其实我本来是不喜欢鸡蛋酒酿的,但很惊奇的是师傅们就可以冲出大片状的蛋花而汤不浑浊,神奇!我在家里试了几次都没 成功 ,总是冲出碎碎的蛋花。

我喝了两次蛋酒,一次在王师傅,一次在严老幺,都很好喝,推荐搭配其他早餐来吃,早晨一碗很暖胃。

可惜的是我到那里已经是晚上,糊米酒已经卖完没法喝到。

后来在严老幺喝了一次,严老幺的糊米酒也超级实在,小圆子占了半杯,多到堵塞吸管,推荐!

也在粮道街的糯米包油条老店昌汇喝了一次,但这个好看不好喝,不知道是不是当天发挥不好,藕粉加得太多了,浓稠拉丝,入口太厚,不够清爽,不推荐。

天天红油赵师傅热干面

地点: 武汉 武昌区粮道街139号(近武昌区福利院)

推荐:油饼包烧卖

打开所有 武汉 游记、饮食推荐、网红点评,赵师傅都稳坐前排,但让他名声大震的不是标牌中的热干面,而是全 武汉 只此一家的油饼包烧卖。

全 武汉 小吃最长的队,估计就在这里,粮道街的赵师傅门口,日日从早排到下午2点,之后售罄关店,来晚的看官明日请赶早。

人说爱吃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这个人就是我, 比如 进店抢到最后一个位子, 比如 本来不排队的店人流突然在我身后快速排队,还 比如 这次我竟然在逛完了黄鹤楼的下午4点买到了原本早该卖完的油饼包烧卖!!!只排队10多分钟!!!

因为当天没有赶早,下午一点坐车经过发现长长的队伍还是排到了几个街口之外,暗自规划第二天一早来吃。逛完往回走竟然接连碰到几路人马手捧油饼包烧卖吃得香,赶过去队伍不长还有得卖。因为并不用先付款拿票,想来可能是小长假的关系加卖了?

难吃的东西各有不同,好吃的东西却总是密切相连,油饼入锅膨胀成一个个小气球,让我一下想到夏天傍晚的 花莲 排队买炸蛋葱油饼的那个下午。

赵师傅的烧卖比较软,也许是为了夹在油饼里更好做馅儿,一个个软趴趴扒在大笼屉上。

几个阿姨各有分工,收钱的,炸饼的,包烧卖的,一个油饼剥开口子,塞入四个大烧卖,一份主食加主食的组合神奇诞生了!

一定要趁热吃,油饼香酥,烧卖皮的存在感不高,内馅儿化为了猪肉香菇糯米饭,外脆内软的组合格外奇妙,怪不得是 武汉 必吃。

但再好的美食排上两个小时,也得戴上有色眼镜,所以一定要早来才不影响其他行程啊。

‘可颂包烧卖’的混搭派对

有人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人说虎父无犬子。

说的就是赵师傅和其儿子了。

于是更加混搭的可颂包烧卖诞生了,创新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不正咖啡

地址: 武汉 市武昌区 和平 大道万达SOHO13号楼17楼1703室

推荐:可颂包烧卖、米酒奶盖、艺术拿铁

不正咖啡是赵师傅儿子开的店,现在在 武汉 有两家,推荐位于积玉桥的这家,从环境到菜单都远胜另一家。

装修简单有设计感,六边形地砖、热干面拼字,连洗手间的九个纸筒都让人觉得有趣。

不正咖啡积玉桥店靠近江滩,万达soho中17楼的高度,窗子直面江景。

不得不点的是隐藏菜单可颂包烧卖,原本好像还是有可颂包热干面的,但是现在貌似没有?外在饮品菜单上并没有,需要现蒸15分钟。

其实本来报的是猎奇心态,因为这两种食物都吃过,觉得无非是好玩。可颂被烧卖挤得满满的,但是入口才真的惊艳。

推荐菜单还有必点的是米酒奶盖。

奶盖是现打的非常醇厚香甜,冰冰凉的奶盖搭配下面温热的米酒,非常舒服好喝,可以看到设计者的巧思在。

这里的咖啡奖状也摆了好多,点了艺术拿铁,第一次看到拉小鹿出来,拉花小姐姐手艺超棒的。

面对江景,吃得有新意,这家店我给它点赞点赞!

袁大头包子

地点: 武汉 市江岸区光华路6号

推荐:好像没有不热卖的...鲜肉包子、牛肉包子、酱肉包子、鱼香包子、腌菜包子、豆沙包、馒头、花卷

袁大头卖的八种馒头包子面食好像没有一种不热卖。排队期间听到各种点单率都很高。出于自己的口味和好奇,我们买了牛肉、酱肉、鱼香、腌菜。

牛肉包子是麻辣的,红油浸着面皮,一片黄澄澄。牛肉很入味但不是那种特别软烂的。

来这里买的大多是老食客,让人惊讶的是队伍就没有停止过,我们在旁边等最后一个鱼香包的十分钟里,队伍长度始终不变,惊人!

‘鱼糊粉’和油条的好CP

每个城市都有一条专供外地游客的美食街, 武汉 的这条街叫做户部巷。

今年 武汉 要举办军运会赛事,全城都在各种改造,现在的户部巷长这样。

但完全挡不住吃货游客的热情啊,清明期间给挤得水泄不通。

户部巷虽是游客街,其中有一家店还是可吃的,是徐嫂糊汤粉。

徐嫂糊汤粉

地址: 武汉 市武昌区户部巷38号

推荐:鱼糊粉+油条

门口的大锅在熬糊,鱼糊粉的美味就来自汤糊,以活鲜鱼为主料,加入米炖成糊状,成为底汤。

吃的时候不仅是现捞米粉,还得配上油条,不禁感叹 武汉 人民可真会吃。

但是热乎乎又辣辣的感觉真的太好了。这一碗如果是冬天吃一定超级幸福。

其实我在高中时就吃过糊汤粉,高中门口的小路进去,虽只吃过一次但清楚记得4块一碗,加油条5块,当时跟着同学去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觉得好好吃。

三胖腰子粉

地点: 武汉 市武昌区中华路楚才巷都景园1层4号靠西一半

推荐:全家福腰子粉、卤味

提到腰子,可能很多人摇摇头说太腥了。

但吃过三胖家的人评价都是一点都不腥,还滑滑嫩嫩。

掌勺的大哥动作龙飞凤舞,先烫米粉,装碗待用。

再滑腰片,因为底味儿都已经调好,一分钟左右就可出锅直接浇在米粉上,保证腰啊肝啊滑嫩嫩。

看这动作,那叫一个一气呵成。

调味就我来说吃得很合适,微微咸,所有的配料成熟度完美!

再看这粉,由于腌料中下了淀粉,所以整个被浓稠的芡汁包裹,滑滑滑,入口超顺。

店里的卤味同样卖得很好,卤蛋卤藕卤猪脚,都透着油亮亮的 光泽 。

来上一个美滋滋。

刘记三狗牛肉面馆

地点: 武汉 市江岸区兰陵路86号

推荐:牛肉炒面/炒粉

兰陵路上有好几家特色的老店,刘记三狗以牛肉炒面最为出名。

等待的时候我就学了前面的老顾客,排到自己直接喊“炒面微辣”,比起后面的游客粉面和放辣双重纠结,给自己点赞!

旁边的小桌上搁点萝卜丁和葱花就可以大快朵颐。

不得不说三狗家的酱牛肉超级大片,吃都吃不完,面条是碱面,很筋道。炒面没什么汤,是干香那种味道,微微辣也把我辣了个够呛,猛吹一瓶水。不能吃辣星人还是点一杯绿豆汤来搭配吧。

蒋婆抄手

地点: 武汉 市 中山 大道路口兰陵路94号

王记生烫牛肉面馆

地点:兰陵路89号

‘苕面窝’念对名字再来吃

苕面窝,跟我念,shao面窝。

苕,指的是红苕,也就是红薯。

苕面窝听说现在越来越少,相比面窝,它的确更加难找,但街头还是有很多家店在炸的。

苕面窝没有中间的孔洞了,红苕切块,裹面炸成一整个,撒上白芝麻,像个小艺术品。

湖北 的红苕全身都是宝,吃起来甜甜糯糯,和面窝又不是一个口感了。

一个下去有点撑,甜甜的炸物都更适合分食,不然会太腻了。

红苕还可以做很多美食,苕粉就是红薯粉,这家泡蛋苕粉很有名,离着三镇民生甜品馆和刘记三狗牛肉面非常近,不过听说辣辣的,喜欢辣和红薯粉可以去吃吃这个。

‘酥饺’不是饺

湖北 的酥饺虽然带着一个“饺”字,却不是饺,并没有内馅儿。

糯米粉和团油炸,出锅裹上白糖粉,是个甜蜜蜜的食物。

水塔街也是一条美食街,家家都排满了游客。

李氏酥饺就在这里了。

李氏酥饺

地点: 武汉 市江汉区前进五路38号(鞠氏黑芝麻糊隔壁,近水塔美食街)

推荐:白粉子酥饺、桂花味酥饺

旁边的油锅不断炸出新鲜的酥饺,炸的过程有点像炸油条,成品也是。

因为太喜欢桂花,我还是抛弃白粉子,要了桂花味的。

应该是包裹了桂花、芝麻和黄豆粉?

门口电视上循环播放着记者采访,一个老大爷说我每天都来买一个,大爷你不会糖摄入过多吗

不过大爷咬一口拉丝的样子还是馋死人,所以排队者众多。

我吃的到没拉丝,不过和炸年糕不同的是内馅真的非常软糯,不会出现糯米炸后那种粘牙感,外面的糖衣真是酥饺的灵魂,虽然很甜,但是意外和油炸糯米的味道搭配。

涂记油酥饼

地点:江汉区江汉三路52号(地铁2号线循礼门站)

油酥饼其实就是 四川 的锅盔,条条油酥面盘城圈圈圆圆。

虽然排队时间很长,但不得不说这个油酥饼真是好吃,外壳酥脆,是那种硬脆掉皮的,内馅热烫丰富,可选甜选咸,我们要了麻辣牛肉的,非常好吃,有点像 北京 牛街我吃到的牛肉馅饼。刚吃了两个包子半个酥饺,我还是能吃一整个。

‘糯米鸡’里没有鸡

说起糯米鸡,我们好像更熟悉的是广式糯米鸡,鸡肉、香菇、叉烧、糯米一起蒸制,有的还特意包上荷叶。

祖国广大,派别不同,看,这不就有 湖北 糯米鸡啦。

武汉 的糯米鸡里面并没有鸡,而是香菇豆干糯米饭一起团成团,裹上面糊油炸。

油炸表皮凹凸不平,形似鸡皮,故曰糯米鸡。

糯米鸡同样是街头小摊油锅炸制,口味鲜咸,很对我的口味啦。

胡胖子热干牛肉面粉

地址:硚口区 宝丰 路19号

这家糯米鸡是老字号了,一定得早去,好像不到6点就开始炸了,9点多就卖完。

‘欢喜坨’以名取胜

同样是一小小的球状,欢喜坨这个名字同样有趣。

欢喜坨其实就是北方的麻球,外面裹着一层芝麻,金黄喜人。

但看看人家的名字,听着就心生欢喜,怎能不买个尝尝呢?

吃起来跟麻球并没有什么不同,有的欢喜坨里面会加上豆沙。想起自己喜欢吃麻球的那个年龄,早餐摊上选择很多,但一定央求着爸爸买个麻球给我,因为大人貌似吃得少,显得它像小孩子的专属,吃过麻球才觉得自己在早餐上被全家人宠爱了。正如现在欢喜坨好像也越来越少见,的确,因为爱吃它的人们都长大了,如果有一天这些都只存在于记忆之中,那么早就过了被宠爱的年纪了吧。

小屋卤肉大饼

地点: 武汉 市江汉区江汉北路73附1号

推荐:牛肚火腿卤肉鸡蛋饼

这里的特色是牛肚火腿卤肉鸡蛋饼,价格很公道,开了好些年。

也因为就在我们酒店楼下,得天独厚,经过几次,没有不排队的时候。

几个阿姨配合默契,一口油锅炸所有,一双巧手饼都有,最后一把包起全都有。

饼皮是韧韧的那种,炸蛋很脆,红肠甜甜的,牛肚很多,比较惊喜的是刷的竟然是甜面酱,加上葱丝,硬是吃出了老 北京 鸡肉卷的味道。

一元路怪味烧饼

地址:江岸区一元路4号

这家排队人也超多的,听说好吃,可以试试

‘功夫蛋’蔓延在‘豆丝’上

排队粮道街的时候不妨擎着东西先吃吃,油饼包烧卖旁边一条小路走进去,几百米就有一家小店,叫做豆丝王。

豆丝王

地点: 武汉 市武昌区候补街英坊小区旁

推荐:牛肉豆丝(煎/炒)、功夫蛋

豆丝王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我们到达时,下午才刚刚营业,老板大哥大姐态度都超好。

在大哥推荐下点了招牌的牛肉炒豆丝。

豆丝是 武汉 市 黄陂 区三大特产之一, 武汉 八 大名 吃之一,是绿豆和大米制成的,口感很像我们吃的河粉,制作的工艺也 大同 小异。

喜欢吃干的还推荐枯的煎豆丝,完全不一样,是干干脆脆的,像零食。

另外这家不得不提的还有功夫蛋,菜单上是两个起点,我俩开始都没看到括号内,就跟大哥说我们一路吃了太多实在吃不下要一个就好。大哥没说什么就给我们只点了一个,后来看菜单才发现,不禁感叹大哥人太好,不推荐都不行。

功夫蛋其实就是煎蛋,但这家煎的超级嫩,连底面都是白嫩嫩的没有焦痕,太佩服了,果然是要下功夫的。戳破蛋黄,配上店家调好的酱汁,不能更赞了。

‘晴天’和‘芝士’的幸福

武汉 过早很早就开始,若是起得晚了就得排长队。

现在年轻人流行的是咖啡馆、brunch。

那最后再推一家咖啡吧~

蒹葭艺术咖啡

地点: 武汉 市江岸区珞珈山街14号

推荐:晴天、西漠芝士

蒹葭是洛珈山街数一数二的网红店,位于小楼三层,需要先上长长的小楼梯。

这里主打的是艺术于咖啡的结合,装修舒适有个性,最主要的是饮品甜品咖啡外加老板都超级好~

前台的这句话有打动我。

晴天气泡水。

非常有趣的一款,在我喝过的这些中排前列,底层是乳酸菌,顶层的蓝橙+青柠,整体式酸酸甜甜的伴着奶味,让人想到海洋调的香水,乳酸菌太妙,搅拌升腾如云,怪不得叫晴天。

忍不住想哼So La Si Si Si Si La Si La So

看,我把它摆出小朵晴天的花。

招牌甜品西漠芝士。

有些咖啡店的芝士蛋糕只是切好的,刚从冰箱拿出没有灵魂的小三角。

吃到一款有特别搭配的还是感动的。

蛋糕体层次分明,底层的饼干底,中层的芝士加了杏仁片和葡萄干,润润的不知道是不是酒渍,上层应该是杏仁蛋糕体,表层黄油酥粒。

因为自己也做烘焙,知道这么多层耗费的力气,真的很用心啦。

摆盘也很用心,不过觉得不用搭配巧克力酱,如果是柠檬凝乳这样的会不会更好些?

餐具个顶个的好看,这只跟我在 景德镇 买的好像呀~

如何吃得像个当地人

写美食文的时候,总会有朋友问我是怎么样来找美食店的呢?

其实还是把自己的身份从游客转化为当地人吧。

试想你的生活中是如何找寻自己城市好吃之所呢?

我的话,途径无外乎这几个。

1.游记推荐

外地朋友来 青岛 ,吃的店其中一半自己都没吃过,这样的事是常态。有些“老店”更加网红,存在于游记而非当地人的生活中,来的是游客而非当地人。但这不代表网红店不可取,我一直认为成为网红必有独特之处,所以这样的店是可以去试试的。选择的时候还是选择那种网红的老店,应该会更不容易踩雷。

2.结合当地生活类美食类节目、微博、公众号

我的生活中,有很多家店是电视节目上探来的,吃过之后发现合口味便列入爱吃list。当地的推荐往往比网上更加贴近当地人生活,所以这类信息会更能帮助你发现一些隐藏店铺。微博是个好渠道,不仅看最受欢迎,也看最新,可以掌握店铺最新动态。挑好的店家可以在微博搜名字,看看食客反应。

3.当地朋友推荐

现在各地吃东西一大助攻就是各地的美食博朋友们,感谢网络一线牵,让我们这些爱吃者聚到一起。爱吃的当地人推荐的当地店,能不好吃么?!

当地朋友推荐的很多是日常店,不一定有名,但一定好吃的。

这次做攻略, 武汉 的小伙伴小喵跟我这样说。

所以,吃得像个当地人的最佳方式还是找一个当地的朋友,让他,带你去他家楼下吧!

祝大家吃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