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摄像之乡-“丽水”

2019-05-24   千与千寻去旅行

古堰画乡,充满了 江南 的诗情画意。实景也确不辱其盛名。景区分为古堰和画乡两部分:

“古堰”代表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 樟树 群,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 江南 古镇的美丽风貌。

“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 丽水 巴比松画派”,建有 丽水 巴比松陈列馆、 丽水 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等。

一进景区,就开始疯狂排队乘坐游船到对岸去。短短的五分钟船程,却让我在烈日下排了近1个半小时,真是噗通一声跪下来。好在呢,在我的前面,有一个超可爱的小朋友呀!是一个迷你表情帝,超萌,吃着胖嘟嘟的手,还时不时打个哈欠。

对着镜头泰然自若,小朋友以后很有前途!

可爱的小朋友

可爱的小朋友

到了对岸,有水坝可以拍摄(准备减光镜)慢门。当然,节假日的人是不少了。

而古堰画乡的另一景,便是那八百里瓯江,山、水、人、雾和来来往往数不尽的白帆舟影,让多少游人驻足。

在岸边有一小片可以走近瓯江,因为帆船都挺近的,所以使用中焦即可,站得离江越近,越有纵深感。拍摄时间以日落前为佳,光比合适,帆也通透。

我这拍照运一向不佳。拍瓯江帆影的时候,没有太阳。也就无法拍出帆的通透和斑驳。但仍旧被这景象给迷住了。

瓯江帆影摄影创作基地

船工们整齐划一地撒网,这一瞬间就能听到相机们咔咔咔的声响(仿佛快门不要钱?)。

瓯江帆影摄影创作基地

看看慢镜头下的撒网

瓯江帆影摄影创作基地

而在撒网后,就会看到帆影,兼具浪漫与市井气息。

瓯江帆影摄影创作基地

瓯江帆影摄影创作基地

雾气中,像是历史画面一般。

瓯江帆影摄影创作基地

山和水云和梯田

浙江 省 丽水 市 云和 县崇头镇

日出时分,还能走下梯田

最佳拍摄时间是3-6月和9-10月。

要早点过去占机位!不过其实有两三层,也不会太挤。非节假日应该不用担心。

镜头建议中焦和长焦(拍摄远处村落和梯田线条);可以携带三脚架和渐变镜拍摄日出。

中国 的梯田有很多,而 云和梯田 是其中的佼佼者。

云和梯田 海拔跨度为200米—1400多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最多有700多层,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

水雾烟雨常笼罩其间,镜头一拍摄,就是仙境图。梯田层层叠叠次第铺开,远处的山峰也是若影若现。

早早到了观景台等待,日出还有些时间。等太阳冒上山头,已经挺晚了。因为不制止游人下梯田,所以照片里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人头(哭晕)。

因为灌了水,所以日出时分,红色的朝霞和小小的蓝天白云倒映在 田中 ,层层叠叠的,宛如油画。

等到太阳完全升起后,便能沿着阶梯下到梯 田中 。走到窄窄的,两人过得费些功夫。

云和梯田

日出全纪录

云和梯田

云和梯田

云和梯田

云和梯田

云和梯田

走在梯 田中 ,还会有小鸭子咧~

云和梯田

打个岔,在 云和 的时候吃了一家云禾小吃,蚕豆饭还不错呢,灌汤包真的超小!我一个人就吃了这两样,非常非常撑。

山和水鼎湖峰

浙江 省 丽水 市 缙云 县仙都鼎湖峰村口

早晨的水面上会有飘飘而来的雾气,日出时分的鼎湖峰与水面与桥构成了绝美的画面。

鼎湖峰日出

拍日出的话可以稍早过去,岸边都能拍(中焦即可)。岸边有一座亭子,是正对鼎湖峰(中焦+长焦)。滤镜的话渐变镜拍摄日出。

仙都,你看这名字,是多大的口气,敢自称仙都呢。

可到了这边一看,嚯,是仙都是仙都,一点儿都没错。

这里是《花千骨》中的长留仙境,是《道士下山》里的万亩荷塘,是云雾缭绕的仙都。

而鼎湖峰是仙都的核心。鼎湖峰,又称“ 天柱 峰”,高约160米,位于正中且直插云天,有“天下第一笋”的美称。鼎湖峰正前是“仙堤”,常有村民牵牛走过。再走远一些,有个亭子,是取景的佳地,正对鼎湖峰,建议用长焦。其余位置,用中焦即可。

在拍摄日出的前一晚,先踩点拍摄了星空。又是没有看到银河的一天!不过以仙堤为前景,也是挺有味道的。

鼎湖峰

鼎湖峰

鼎湖峰

次日清晨,再次扛上设备,前往拍摄日出景象。

取名为仙都,是因为传说中曾有神仙住过的。在90年代,著名摄影师吴品禾在此地拍摄了一张照片,由此变把这个人间仙境带到了众人眼前。从此,在每一个仙都的清晨,都会有全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前来拍摄。

所以咯,当老农牵着牛走在仙堤上时,如果有游客“不知好歹”上了仙堤,便会听到摄影师们的咆哮:下去!

整个场面还真的是很有意思呀,老法师们非常执着!

鼎湖峰

鼎湖峰

里可以看出水面的水汽。

鼎湖峰

拍完鼎湖峰和仙堤,老农和牛便到了岸边,在云雾中,在 日光 下,阳光透过树叶缝隙落下,也是有种仙境感了。

鼎湖峰

鼎湖峰

鼎湖峰

三都-下田村

三都 古村落是参观土屋的绝佳地。这里的民居都是使用泥土搭建的,而此处又是红壤,因而民居整体颜色质朴,并且房屋都是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由此便成为了摄影师们最爱的拍摄地之一了。

至于名字的由来,则是因为下田村地处黄毛尖山脚下,因为在梯田山坞之下,便定下了“下田”这一名字。

看照片,非常淳朴。

下田村

小女孩在石阶上坐着,等待着正在洗衣服的妈妈。

看到有人拍她,小朋友也很淡定。

下田村

墙壁上的字,非常有年代感了。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要自省!

酉田村

村子里处处是这样的场景。

下田村

三都-酉田村

从下田村到酉田村的 盘山 公路上,会经过一个观景台,这里望过去便能看到酉田村的全景。

酉田村

在村中,有一棵数百年的迎客松。

酉田村

酉田村的房子也是很中规中矩,红色的夯土泥墙、小青瓦覆顶。多数是泥木结构的二层楼房。

房屋基本是三合院,因此很适合人像摄影。

酉田村

有可爱的狗狗,到处溜达。

酉田村

偶遇村民。

酉田村

酉田村

走到村庄尽头,一位老奶奶正在剥笋。

酉田村

离开的时候,在近处,仰视发现村民在聊天。蓝天白云,黑瓦红墙。

酉田村

三都-杨家堂

杨家堂村是这次我所经过的 三都 古村落中,最为精彩的一站。

该村建于1655年前后,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12年,宋显昆最早定居到杨家堂。对于村名的来历, 松阳 县地名志中称:因村中有三棵交叉的 樟树 ,故最早叫樟交堂,后改为杨家堂。

世界上蹭布达拉宫名号的地方有很多,而杨家堂村则是被《 中国 国家地理》誉为“金色的布达拉宫”。

红色泥墙,在日落余晖下散发着金色光芒,便有了这个说法。

墙体是斑驳的黄色,青瓦覆顶,马头墙古朴高耸。

杨家堂村

在村里的鹅卵石小路上,会有老农牵着牛经过,村里的大 樟树 默默无闻的注视着每个经过的人。

老农、牛、古 樟树 和红色的土屋,静静的谱写着这个村落的烟火气息。

杨家堂村

杨家堂村

杨家堂村

这头牛特别温顺,但是走多了它便有些脚痛,毕竟石子路不容易呀。

杨家堂村

杨家堂村

杨家堂村

四都寨头

松阳 县四都乡位于 松阳 县四都乡境内,这里有高山上的千年云雾古村落寨头。 建议清晨拍摄,尤其是雨后更佳。

当然,我的运气又不怎么好了。

早早起床,披星戴月到了寨头,打算拍日出的光辉景象,结果emmm,太阳没出来了!躲在云里了啊!怎么能这样嘛。

如果有 日光 ,有云彩,与地景搭配,想必是美如画了。

四都寨头村

没有拍到好景色,凑合咔嚓两张吧~

四都寨头村

陈家铺

这是一个烟火味特别浓郁的村庄,因此我也格外喜欢。

清晨进入村庄,就能看到村民们来来往往,有挑着扁担的,有在晒秋的,有相互之间打招呼的,也有睡眼惺忪刚刚打开家门的。

下图便是村民在晒青菜。

陈家铺村

村子坐落在三座绵延的山冈上,可以俯瞰到二十多公里之外的松古盆地。这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陈家铺村,村民并不姓陈,而是鲍姓的宗族村。这些陈家铺先人们,把楼房牢牢嵌进悬崖和山坡,还搭建了极有韵味的美人靠,闲适的很。

陈家铺村

陈家铺村全村不到200户人家,自然风光旖旎秀丽,常年云雾缭绕,路边地里都是长长高高的笋,也常见村民在兜售笋干和梅干菜。

陈家铺村

陈家铺村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遇到一只小狗,带领我们进了主人家,于是我们就买了葱油饼,哈哈。饥肠辘辘下,觉得真香!

陈家铺村

又到一个老奶奶家里做客(当然得是买点梅干菜和笋干才行),邀请她做模特啦!

陈家铺村

陈家铺村

比较惊喜的是,在这么淳朴的村庄里,竟然有一家先锋书店,安静的在一角,等待游人们阅览。

离开村庄后,还能远眺下。

陈家铺村

石浦村

在看完梯田后,便搜寻到了这个村庄。知名度没那么高,因此人超少超少,整个村庄都很适合做人像摄影。

石浦 村,位于 浙江 省 云和 县城北,全村以紧水库区为依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虽然游人很少,但整个村庄可以看出来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有些地 方正 在修建。

河阳古民居

河阳古民居,位于 浙江 省 丽水 市 缙云 县 新建 镇镇西1.5公里的河阳村。始建于五代末期,为元代古民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0年2月18日,有 浙江 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浙江 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古香古色,原汁原味,千年古村,明清建筑。

这个村庄保留完好,现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和十五座古祠堂,有三教合一的宋代古刹“福昌寺”,元代的“八士门”及“八士门”前明太祖朱元璋御赐的石“稀罕”,古代的大桥、农具、家具、壁画、诗句、匾额、雕刻,还有堪称 中国 民间艺术一绝的河阳窗花剪纸,以及历代农民义军的遗迹,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动,构成了 江南 罕见的千年文化古村。还有十座古祠堂,五座古庙宇,百栋旧弟共1500余间,乃是明清两代所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 江南 一绝”。弄堂、街道、水系充满古怠。风火山墙、马头墙毅然耸立,砖雕木雕复 杂多 样,四合院、大天井、砖木结构、屋面双披,自称特色。主要院落,宗祠为前厅后堂,雕龙画栋,名胜古迹密集。

河阳村民94%姓朱,这里山清水秀,民风古朴,至今依然是聚族而居,耕读传家,为 江南 罕见的古村落活化石。

踏入景区(对嘞,要门票的),就能一眼看穿百年。错落有致的明清建筑,搭配石板路,在绿荫下让人不得不赞叹。

这里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随处可见晒秋,晒棉被,河边洗衣服等。

古民居外墙建筑最有特色的是答樵路,在这条路上有32个马头状的墙头,远远望去像是一匹匹昂首的马头在仰头长啸,气势非凡,墙头因此也叫“马头墙”。

来跟着我一起慢悠悠走一走。

河阳古民居

漫步其中

河阳古民居

游客来来往往,有居民在洗衣服。

河阳古民居

在这里有一条商业街。有超级超级棒的 缙云 烧饼!闻名全国的烧饼,在产地吃,真的不一样。大把的肉、大把的梅干菜,现场制,现场烘。

河阳古民居

制作过程就在眼前。

来看看新鲜出炉的烧饼啦!真的很好吃,于是买了两个!

河阳古民居

刚出炉还很烫手

再来看看一碗小馄饨(5元)

河阳古民居

烟火味松阳老街

到了 松阳 的第一站就是这条老街了。听闻里面有很多我们年轻人未曾见过的老行当。

松阳 明清古街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是 松阳 历史最为悠长,文化沉淀最为深厚的街区之一。据说自唐以来,明清一条街就是 松阳 商业贸易的中心,至民国达到鼎盛,号称五里长街。虽然历经沧桑和岁月磨砺,古街仍然站着,向南北方敞开,怀抱着这里的晨昏和人们琐碎的生活,日日年年。

原本以为老街就那么一小条,但其实是一片区域,随意逛下,便会有惊喜。

在铁器店,师傅一锤一锤落下打铁,“铛铛 铛”不绝于耳。飞溅的火星出现时,便是绝佳的快门时刻。要打造一件工具,从选料、烧火、捶打、成型、淬火等十几道工序,都很有讲究。

松阳老街

这通红的铁,我是第一次见到。

松阳老街

道路一拐,就看到了棕绑,哇塞超酷呀。进屋跟老师傅一聊,却十分难过了。这个手艺后继无人,没有学徒。

松阳老街

松阳老街

松阳老街

整条街都是生活气息。

松阳老街

看到这个布艺店非常惊喜!完完全全小时候的场景。我还记得我又很多衣服,都是这样一块布制作而成的。

松阳老街

松阳老街

这类理发店也是很怀旧了。在塑料桶里放好温水,再接根水管,就能洗头了。放现在还真是想象不出。

松阳老街

这位大哥很精神呢,等着理发。

松阳老街

这位做秤的师傅也很有名气了,在身后是一排排的秤。

他正在刻刻度。

现在买秤的人还不少,都是买回去做纪念的了。一把小秤不到50元,其实是值得买的。

松阳老街

松阳老街

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七拐八拐找到一家民宿,再往里走就是一栋老宅了,没有游客,大约是明清时代的。

松阳老街

在老街上,比较知名的一家店是佰仙面馆。比较推荐的是酒糟大肠面。此外煎蛋也很棒,不是简简单单的荷包蛋。非常有料。

面条都是手擀面,非常新鲜。

松阳老街

松阳老街

茶叶市场

离老街不远就是 浙南 茶叶市场。

松阳 县有茶园12万亩,40%人口从事茶产业、50%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农业产值源于茶产业,茶叶已经成为 松阳 人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也有说这里是“ 中国 绿茶第一市”。

才进到市场里,便迎来了扑鼻的茶香。

大家都在堆茶山和滤茶。

浙南茶叶市场

老板们达成合作意向,都喜笑颜开。

浙南茶叶市场

捧起茶,好茶!

浙南茶叶市场

最后说两句咯

在 丽水 这几天,也是深刻体验了这处 浙南 仙境。

人不是特别多,因此倒也惬意。

如果有时间,不妨来这里感受下山清水秀,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