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2000年4月互联网泡沫破灭、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及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之外,又一次快速回调10%的暴跌。
2月25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 (新华社记者 张墨成/图)
疫情“黑天鹅”引发全球股市震荡。
2020年2月27日晚间,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超4%——道指跌近1200点、跌幅4.42%;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61%,创201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跌幅4.42%,自2019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3000点。
近4个交易日内(24日—27日),仅美股市值就蒸发了4.7万亿美元(约33万亿人民币)。
欧洲股指同样全线走低。北京时间27日晚间,德国DAX指数跌3.19%报12367.46点;法国CAC40指数跌3.32%报5495.6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3.37%报6831.92点。
受外围市场影响,2月28日,沪指也收跌3.7%,失守2900点。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言人在2月27日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IMF可能在下一次全球经济展望中调降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上周六,IMF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还维持在3.3%左右(低去年0.1个百分点)。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表示,截至日内瓦时间27日早晨6点,中国境外共有44个国家出现总计3474例新冠肺炎病例,伊朗、意大利、韩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谭德塞称,现在中国以外地区才是最大担忧。
恐慌抛售
继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周四单边向下的力量才真正“发威”。
据道琼斯指数分析,北京时间2月27日,三大股指当天均创下历史最大单日点数跌幅,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还创下了2011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标普500指数收盘较2月19日触及的纪录高位低12%,11个板块全军覆没。房地产、科技和能源板块跌幅均超5%,原先受疫情影响利好的医疗保健股和工业类股跌幅都超过3%。
据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的观察,这是继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2000年4月互联网泡沫破灭、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及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之外,又一次快速回调10%的暴跌。
他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由于许多重仓股跌幅超过10%,许多大基金将被迫减持,以降低组合风险,并应对赎回的压力,这个过程将导致连续超卖,而机器交易更加剧了抛压。
糟糕的市场表现让华尔街如临大敌,避险情绪不断升温,恐慌指数VIX指数涨近30%,创2011年9月以来新高。VIX指数主要体现了市场抛售股票的速度。
一个明显的迹象是,投资者们正逃离股票这类风险资产,涌向了美国长期国债。最新数据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下1.3%的历史新低。
巨额的交易量甚至让交易所都崩溃了。
因成交量过大而出现技术问题,加拿大多伦多证交所在官方推特上表示,交易者目前无法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创业交易所以及TSX Alpha交易所上买入、修改或取消开放订单。投资者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忧导致全球市场交易量超出平均水平。
油价同样因“疫”下滑,NYMEX原油期货在27日收跌4.9%报46.34美元/桶。一位资深期货交易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月中旬,OPEC就曾确认将召开会议,以讨论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燃料需求以及进一步的减产举措,这原本能够减缓疫情对于油价下跌的影响。
如今油价的进一步下跌表明,市场担忧疫情大范围扩散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致使更多国家不得不停产停工,这直接打击了原油作为生产资料的需求,“即便上游减产,也无法遏制市场的看跌情绪,减产这一消息被对冲了”。
美银美林在最新的报告中,将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调降至2.8%,为2009年以来最低预期。美银美林警告称,尽管2.8%的距离真正的经济衰退2%这一数字还有距离,但这一预测意味着全球增长呈U形轨迹,而不是最初大家预期的V形反转。
科技股领跌
深受供应链危机困扰,此次领跌美股的多只权重股均为科技类股票。
Wind数据显示,仅2月19日—2月26日的一周内,科技股中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苹果、Facebook、亚马逊、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分别下跌9.69%、9.66%、8.49%、9.99%和8.76%。从市值来看,五家大型科技股市值共抹去5541.03亿美元。
科技新秀特斯拉的表现同样不如人意,在近三周内,股价已从历史高位969.99美元下跌至最新的679美元,跌幅已达30%。黑天鹅事件的蔓延让投资者担心特斯拉的需求及产能。
苹果在2月警告称,由于产量下降及风险因素导致的需求下降,公司今年不太可能达到1月底设定的销售目标。
苹果产业链下游的组装工厂正在努力复工。2月20日,富士康发布公告称,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在保护员工安全为第一优先、复工流程合法合规的原则下,中国大陆主要厂区的复工进度会较为谨慎,对于全年营收确实会有负面影响。
郑州富士康是富士康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第一批复工人员在2月17日开始上岗,复工人员为5500多名,而在旺季时期,此事业处的员工有七八万人,复工率不足10%。
就在中国疫情逐步缓和,半导体下游生产逐渐恢复之时,处于产业上游与中游的日本和韩国,疫情却愈演愈烈。
中信建投的一份报告显示,日本在材料领域,一直处于高度垄断地位,尤其是生产柔性屏的FPI膜、光刻胶、高纯度氢氟酸,这三个领域日本的全球市占率均超过70%。韩国则在存储面板元器件等领域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疫情扩散如果影响产能供应,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相关产品紧缺。
韩国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大邱和庆尚北道,坐落着三星集团,因此被称作韩国的制造业中心。2月22日,三星一家智能手机工厂有一名员工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呈阳性,随后三星电子暂时关闭了这家工厂。
此前不久,韩国存储芯片企业SK海力士也表示,该公司一名新员工曾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公司出于最安全考虑,所有与该员工有接触的人员全部隔离,共计八百多名。
中金公司在其最新研报中指出,韩国疫情升级对全球供应链尤其是电子产业链的扰动值得关注。此前韩国制造业受中国需求下降影响,2月前20天韩国日均出口同比负增长9%。中国制造业开工不足,也导致韩国部分企业如现代汽车因零部件不足停产。这一背景下,疫情无疑会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
《经济学人》形容,这场疫情将那些拥有全球供应链的公司杀了个“措手不及”。由于大型公司旨在降低成本的策略令它们的库存极少,很难抵御类似供应链的风险,而且如今全球的产业链条“环环相扣”,一个工厂停工则有可能导致之后数个环节的工厂停产,最终导致终端产品也无法面世。
市场押注央行降息
全球市场巨震,市场交易员们已经开始与各自央行“对赌”。
根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FedWatch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或达3次。3月份降息25基点的可能性为68%;第二次降息在4月份的可能性接近50%,最迟在6月份可能性则为74%;12月份进行第三次降息的可能性为63.5%。
前美联储理事沃什(Kevin Warsh)公开呼吁美联储采取行动。他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对经济构成了重大风险。这是一个意外的冲击,美联储应该领导世界各国央行立即采取行动。沃什建议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联合降息25个百分点。
但美联储理事理查德·克拉里达表示反对,他说,美联储正在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但目前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劲,现在判读疫情对美国意味着什么还为时过早。
尽管美股已损失近5万亿美元,但相比自2018年圣诞夜开始上涨的8.2万亿美元,仍属于回调范畴。同时美国2020年1月的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2.5万个,失业率3.6%,1月份就业增长高于2019年全年17.5万人的月均数值。
目前,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主要央行均表态对疫情持续关注,但不会改变利率预期。
南方周末记者 徐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