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含着成年的欣喜以及迈向人生新阶段的期盼,电视剧《小欢喜》将镜头对准高三学生及陪伴他们备战高考的父母。聚焦高考这一特殊的人生节点,《小欢喜》通过平凡家庭迸发的教育冲突,以及关于亲情支撑的温暖记忆,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中国式教育”的现实思考。
我们就是街头巷尾里最普通的爸妈
其中,海清饰演的妈妈与不好好读书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戳痛了很多人。
妈妈苦口婆心“高考是你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打赢了,你一生受益,打不赢终生遗憾。”
儿子却反驳:哪有这么邪乎,我的人生才开始,怎么就成终生遗憾了。
妈妈顿时有些着急“我们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爸爸妈妈没有任何背景和关系,就指望你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你跃过去会改变一生!”
可儿子却依旧质疑:妈你觉的是学历重要,还是真本事重要。
面对固执的儿子,妈妈的语气中多了有了几分哀求:“真本事重要,但你先拿真本事,给妈妈对付一个学历。你先考上个大学,算给妈吃个定心丸好不好”。
这句话才揭示高考的根本所在,你可能不用考上什么名牌大学,但你要知道,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背后的恒心、毅力和思维方式,必定会成为他们日后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所以高考还是大大的有用,成绩还是挺重要,中国家长们如此紧张也情有可原。
剧中的季杨杨说自己崇拜的人是韩寒,不仅是十亿导演,还是全国顶尖的赛车手,最关键的是他没上过大学。
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都能成为成功人士,说明大学这个东西并不是成功的必需品。而所有的家长都把上大学当成了成功路上的最重要的一环,显然这不能让这些孩子服气,孩子们自己也怀疑,既然不上大学也能成功,我受这么多苦考个大学有个毛用。
季杨杨的爸爸季胜利回了一句话:“全中国就一个韩寒。”
高考,的确能改变命运
说到改变命运,很多人会拿各种例子来说事,某些高管、名人、CEO等都不是科班出身,有些甚至没有读过大学,照样当老板,手下一大帮本科生、研究生替他打工。
我真想问一下说这话的人你在读大学吗?如果你在读大学,那你说这句话是不是打自己的脸?你觉得他们不读大学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为什么自己还要读大学?
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所面对的情况也早已不同了。十几年前能够读高中就已经很奢侈了,更甭提读大学了,而且那时候,社会处于转型期,快度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赶上了并且咬牙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者。拿当前时代的观念与以往对比,没有可对比性。
再者,即便在那个年代,如果不读书没文化,没有敏锐的嗅觉,和勇于创业的勇气,又有谁能够成为现在的董事长、总经理。
退一步讲,即便是如比尔·盖茨一样大学退学,没学历照样成为世界首富,那么这种概率又有多少呢?这都是小概率事件,只能作为个案。仅仅是某些成功学、创业学忽悠你掏钱买课的惯用伎俩。
高考,是每个中国家庭的一场战役
从剧集开播起,有个话题始终在论坛里被热议——“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
剧中的“妈妈语录”被年轻人们调侃,“仿佛听到了我妈的数落”。
比如童文洁对方一凡恨铁不成钢,脱口而出“我为什么要生你”“你是我祖宗”等等的气话,让一些人依稀触到了自己的少年记忆;又如她正在气头上接通丈夫来电,一句“你儿子”也让人忍俊不禁,孩子表现好便是“我孩子”,相反那就是对方的孩子。
真实,带来观众的共情。
有的为人父母者,看出了自己当年的“焦虑”;
有的则一夜梦回高三,“那种压抑恐惧焦虑的感觉又找回来了”;
还有人,则看得“很压抑很窒息”。
没错,就是焦虑。
《小欢喜》选取的特殊时段,是高考,选取了三个中国家庭,是典型的中产家庭。
为什么?因为中国最焦虑的阶层,就是这一部分人。
焦虑的是对现有阶层的怀疑与不安全感,焦虑的是希冀下一代来保住阶层地位。
陶虹的表演,在三位母亲当中脱颖而出。
离异后,她极度要强,又是当补习班老师,又兼职做房产中介,一人两份工,把女儿英子栽培得品学兼优。了不起的母爱之下,种种细节却让人心生畏惧。她对英子有着极致的控制欲:从每天熬好的营养汤,到避免噪音打扰的隔音墙乃至单向操作的“监控玻璃”等,都是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帜,压在孩子身上的层层负累。
终于,母女关系在学校的誓师大会上爆发了。宋倩完全无视女儿的航天梦,在许愿气球写了“清华北大取其一”,还逼孩子写“高考必上700分”。拉扯间气球爆炸,母女关系眼看到了剑拔弩张的临界点。
这个几乎每集都要歇斯底里爆发一次的母亲,就是很多网友感到“窒息”和“压抑”的来源。
如果童文洁的焦虑来自儿子的分数,那宋倩对学霸女儿的焦虑则来源于全天候全方位的爆表控制欲。
她强迫女儿服从自己的一切意志,当女儿反抗时,她就上演苦情戏:
“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为你我放弃了多少我也想干成的事。”
而陶虹在处理这个角色时,理解为“恋爱型母女关系”:
“这个关系挺极致的,我把这段母女关系完全按照恋爱演,女儿完全是被迫谈恋爱,就那种微妙的心态,百分之百的占有权。”
每一个高考考生背后,都是父母在奋力托举
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享受着父母带给我们包容、理解,甚至是生命的守护。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能快乐的度过3年,是李靖夫妇力保的结果。哪吒怨父亲欺骗他,其实父亲偷偷求了换命符,宁愿舍弃生命,也只因为“他的我儿”。
对于父母之爱,每个人都是最大受益人。父母倾其所有,只为照亮孩子未来。
很多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请不要埋怨学习的辛苦,也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有人付出了比你辛苦一万倍的努力,只希望你继续坚持,不辜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