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桥
近日,记者在海丰县梅陇镇石南村采访,意外发现这里的文化遗存颇多。石南村地理位置特殊,在古代,这里是惠州府通潮州府必经之地,既是交通枢纽,又是邻近乡村的货物集散地。相传有善人在此建下驿站,供过客歇脚休息。道光年间,梅陇富绅林格捐资在此修建安康桥,方便行人。1962年,曾在此设置浅沙公社,直至1985年。
承载着乡愁的安康桥
古代潮惠官道海丰路段,设有三道石板桥,即龙津桥、安步桥和安康桥(也称浅沙桥)。如今安康桥硕果仅存。村人介绍,现安康桥的石板都是旧物,最长达6.3米,最短的也5米有余。这道石桥与周边的平畴、河水、远山构成一道承载着乡愁的风景。2017年,此桥成为梅陇镇创文主题曲《梅陇我爱您》MTV主要取景地。
此桥始建于道光年间的1833年,为梅陇富绅、领同知衔林格捐资建成。据清同治版《海丰县志·续编·人物》载:林格,字舜翼,号寿山,例授五品衔。乐善好施,平道路,造桥梁,修城填海,倡建学署考棚,重修明伦堂、节孝祠、息广宾兴,鼎建茶亭,送文庙工祝粗,设大液、凤河义渡。据说,林格平生业绩举其大者有:修造路桥五座。1832年建梅陇庆康桥,1833年建浅沙安康桥,1841年建平安塘永康桥,1843年建王化塘达康桥,1845年建羊蹄岭五康桥。置建三大义渡。1850年,置租田24石建大液义渡。1851年,置租田26石建凤河义渡,如今凤河古渡口旧址边,竖立着一块书写“凤河义渡”石碑,附刻“贵客往来不用给钱”,成为海丰八景之一的凤河晚渡。
王爷铺的圩集
当年,一道浅沙河将来往潮惠的行人阻隔,往来仅靠渡船,日暮时分或者碰上坏天气,需要一个休息歇脚的地方,于是,王爷铺应运而生。它始建于明代,准确时间已不可考,相传为“善人王爷”所建,故称“王爷铺”,一共九间。在漫长的明清时代,不知多少行人在此受惠。人口的流动带来商机,王爷铺周边慢慢形成了圩集,周围十多个乡村在此进行货物交易,一些行商也参与其中。到浅沙桥落成后,王爷铺圩集越加兴旺,成为名闻遐迩的浅沙集。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成为敌我双方必争之地。1948年,在此发生了激烈的“浅沙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石南乡和浅沙公社期间,这里一度成为政府办公地点。
各具特色的“大厝古”
由于曾经的富庶,这里留下了一些颇具特色的“大厝古”。比如谢氏老宅的七包三建筑,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其特点为:后落七开间、前落三开门,两者又以护龙及过水廊相接,整体看上去有如老翁抱孙之状,寓意承先启后。又如郑氏老宅的五包二格局,比谢氏老宅小,寓意相同。
汕尾日报记者 沈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