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展,不少人离开家乡来到一二线城市打拼,最后带领全家人定居大城市。
但是由于户籍制度限制等因素,各省都有各省的医保政策,医保并不互通,报销比例不同,所以去其它省市看病,报销就成了大难题。
那么父母、孩子异地就医,如何报销最省钱?
异地就医就是你医保的“参保地”和你真实的“就医地”不在一个地方。
而异地就医情况,我们通常可以分为三种:
长期在异地居住的就医、转诊异地医院的就医和异地出行临时的就医。
按异地就医的人群不同,我们又可以把他们分成下面的5类。
情况一:长期在异地居住的就医。
长期在异地居住的就医,通常事这3类人群。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如工作时在某城市,退休后回老家定居的人;或者迁移到子女定居地的老人。两种情况都要迁移户口。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这个就是指之前在A城市交社保,后来长期到B城市生活的人,比如到大城市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等。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这是指那些长期被派往外地办公、出差、学习等的人员,比如长驻某城市办事处的人员等。
而这三大类人员,在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之后,都是可以正常结算报销的。
手续怎么办,后面具体说。
情况二:异地出行临时的就医
而异地出行临时的就医,就是那种外出旅行或者出差,突发生病要去医院的情况。
这种情况一般医疗支出并不大,通常是感冒、发烧这种的,可以考虑风险自留,否则就要折腾到医保局去交材料审核,再等报销。
但要是急诊,大部分城市是支持“先救治,后报销”的,收集好所有就医过程中的单据,回当地社保机构提交报销申请,可以按照比例报销,不过要说明的是报销比例会减少很多的;
02
异地就医最常见情况
情况三:转诊异地医院的就医
情况三是最为常见的,所以咱们要重点来讲。从市医院向省医院转,还是从省医院向北京那种顶级医院转,想获得更好治疗,这是很多人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况。
想要转诊异地医院用医保报销,只有医院给你开具了“转诊转院证明”,同时你也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之后,才可以用医保报销,否则不行。
这里我们举个例子:
小A在老家被查出了严重的疾病,在老家住院了一个月病情还在恶化,必须去更好的大医院治疗,那幺小A该怎么办呢?
小A可以按照这个转诊异地就医的报销流程来操作:
l 电话咨询目标上级医院新农合报销政策
l 本地医院开具转诊证明书
l 到当地社保机构备案
l 目标上级医院办理住院手续
l 出院时可以直接获得报销补贴
其中“本地医院开具转诊证明书”这个流程并不容易,因为转诊不是你想转院就能转的,而是给你主治的医院和医生说了算。
因为医疗资源分配的问题,一般想获取这个转诊证明书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转诊存在较多的限制和较多的情况。
现在国家正在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部分城市可以就医后直接结算,只需要提前办理一项手续,即可直接用社保卡在外地住院,直接结算(门诊暂时不行)
怎么办这个手续呢?
1、准备材料,一般是医保卡、身份证(代办需要病人的身份证、病人的社会保障卡、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委托书);大家也可以打12333和当地工作人员确认;
2、去参保地(交医保的地方)备案,去医保管理中心填表备案;如果是转诊异地医院的,可以和医院窗口确认是在医院备案,还是去医保局备案;
3、办完手续直接结算,“住院费”可以直接线上结算,因为你住院时是拿了社保卡的,出院时,该报销的都已经直接报销完成了。
现在政府变得非常智能化了,你也可以直接登陆社会保险网上查询系统,网址为“http://si.12333.gov.cn”来线上操作。
这个网站非常好用,你可以用它来查询异地定点医疗机构、查询备案要去的异地就医经办机构;查询你的登记备案审核进度;查询你转诊后花费的结算具体情况;
怎么样?是不是很方便?
上面说到了,想要拿到转诊证明书并不容易,那转诊不成功,还能报销吗?
大白查了一下深圳的政策,参保人未按规定办理市外转诊或常住内地就医登记手续,到我市市外定点医院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可使用其社会保障卡直接医保记账,但报销比例降低10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如果未经过转诊手续,那么异地就医住院报销比例为 60% - 80% 之间。
而且具体的报销政策是:
报销比例和最高报销金额还按照参保地的医保政策执行,而具体能报销哪些药品、诊疗项目,以及所有的治疗信息存档、医疗行为监控等都是按照就医地政策执行。
在梳理异地就医这个过程中,用医保来报销就医费用,还是会有自费药无法报销、收入中断、为办手续来回奔波等不可回避的问题。
所以,适当购买一份商业医疗保险,也许就能帮我解决异地就医的难题。
如果你对保险有疑问,那就关注大白读保,即可免费1对1保险咨询,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