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人葛洪曾在《抱朴子·明本》说道:“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表明了世间万物多数会因为其数量稀少而显得珍贵,一旦数量多了反而就变得低贱。比如在我国浙江省现身的“普陀鹅耳枥”,这种树木雌雄同体,如今在世界都只有一颗,被誉为“全世界最珍贵的树”。
01
“鹅耳枥”是属于桦木科的一种乔木,平均高度可以达到10米左右,一般分布在我国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甘肃省和陕西省内,部分海拔500米到2000米的地区, 此外在朝鲜和日本等国也有少量分布。因为鹅耳枥木材的材质十分坚韧,在我国比较常见,历来被用于制造农具、家具和日用器具等木制品,其种子含油量也特别丰富,也普遍被用于生产食用油或工业用油。
鹅耳枥照片
然而在1930年之时,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观光,在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顶的慧济寺采集植物标本时,发现了一棵特别的鹅耳枥。经过长达两年的研究后,他发现这株鹅耳枥不仅具有普通鹅耳枥的全部特点,而且还具有耐阴、耐旱和抗风等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寿命长达百年且雌雄同体!这样的鹅耳枥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仅有一棵。因为其是在普陀山被发现的,因此林业学家郑万钧教授便将其命名为“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照片
02
事实上,因为仅存一棵被称为“地球独子”的百年古树——普陀鹅耳枥,还与一个佛门传说相关。据说,在八仙还是凡人之际,曾四处游历苦寻得道成仙之法,后来在普陀山顶之上遇到了专门等候他们的观音菩萨,于是便在此聆听观音菩萨讲经。而在观音菩萨讲经的时候,一颗鹅耳枥种子正好落在了观音菩萨头上,便被其种在了这里,生根发芽。
慧济寺照片
到了明朝,一位法号圆慧的僧人在此修建了慧济庵,四百多年后清朝的僧人能积又将慧济庵扩建为慧济寺。普陀山因为被人们誉为“观音菩萨教化众生之地”而享誉海内外,成为了“海天佛国”、“南海圣境”,慧济寺和这株普陀鹅耳枥也因此被人们妥善地保护了起来,直到现在依然完好无损。
普陀鹅耳枥树叶照片
不过鹅耳枥实在太过常见,世人一直没有发现这株普陀鹅耳枥,是雌雄同体的特殊存在,此前经常砍下其枝干,用以制造器具,其果实也经常被人为采摘,直到1932年后才受到特殊的保护,以至于它已经成了濒危物种。
03
普陀鹅耳枥在被发现之后,因为其雌雄同株的特点而被称为“夫妻树”。而它之所以是全世界仅存的一株普陀鹅耳枥,也是因为其雌雄同株所致。普陀鹅耳枥雌花和雄花的花期并不相同,所以授粉相对而言就比较困难,加之其生长环境比较特殊,不仅需该地云雾较多、湿度较大,而且还得年平均温度在16℃左右,因此,在这样苛刻的环境要求下,浙江这棵百年普陀鹅耳枥古树成了世界仅存的一棵。
普陀鹅耳枥果实照片
目前,普陀鹅耳枥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之中。这株生长在慧济寺旁的普陀鹅耳枥,也受到了相关单位的严格保护,并且在浙江省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带领下,专家们还对其繁殖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选择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双管齐下的方式,尝试人工培育普陀鹅耳枥。
专家培植普陀鹅耳枥幼苗
2011年9月29日,为了进一步探寻普陀鹅耳枥的培育方法,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其种子带入了太空之中,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之后,如今我国已经培育出了3万余株普陀鹅耳枥的幼苗,有望帮助这株“全世界最珍贵的树”脱离濒临灭绝的危险。
结语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写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典地概括了西汉建国功臣韩信的一生,他成为大将军是因为萧何的推荐,最后身死又是因为萧何的计谋。这正如普陀鹅耳枥一样,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雌雄同株的特点,而成为仅存一株的濒危物种也是因为其雌雄同株的特点。不过归根结底,普陀鹅耳枥以及大多数物种濒危的原因,都是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我们确实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保护,更应该积极地寻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
参考资料:
《抱朴子·明本》
《史记·淮阴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