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用拖车系列四五:实力燃尽!回看英帝萌丑的二战火炮牵引车

2019-06-02     玻羊车界

...1939年,中日军队在南昌发生激烈战斗,国军损失惨重……同年,日军开始轰炸重庆;同样是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对于即将面对二战疾风骤雨的英国而言,一款外形奇怪、就尤同一只呆萌到丑的“斗牛犬”模样的火炮牵引车——Morris C8(莫里斯C8型)定型生产!

该车于1937年,由当时的英国战争委员会设定指标:外形紧凑、短轴距、四轮驱动,配有绞盘;除驾驶员外,车厢可运载6名炮手、牵引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在大炮和拖车之间,还能拖带载了8箱炮弹的弹药拖车。

从布局安排看,这是典型的拿破仑时期马拉铜炮格式!而研发Morris C8的目的,是为替换老旧的莫里斯 CDSW型火炮牵引车。Morris C8火炮牵引车由英国莫里斯Morris(莫里斯)商业公司负责研发。

Morris C8型火炮牵引车的车型缩写是”FAT“,即英文“胖子”一词。然而,由于该车整体又短又粗的外形,像极了四方的盒子,所以真正的绰号叫“四方盒子”。

Morris C8采用CS8型车的已有设计,所以能赶在二战前成功量产装备。该车重量3.4吨,全长4.4米,宽2.21米,高2.6米,配1名驾驶员。采用4x4驱动,最大行驶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57千米。

Morris C8安装的是一台3.5升4缸、最大功率仅有51千瓦的发动机,若再按照设计指标那样进行拖拽和使用,显然会影响到机动性能。虽然该车堪称帮英帝打满全场的主力火炮牵引车,却只是用来牵引重量较轻的反坦克炮。

该型车的车体采用全金属制造,没有装甲防护。从正面看,车头短粗,仿佛有一半被埋进了驾驶室里,连完整的容纳前轮的距离都没有!并且车头顶部还出现了多个三角形的折角,宛如“斗牛犬”的鼻子......

不仅如此,不知是出于何种的考虑,该车硕大的驾驶室车门上方,还各有一块面积很大、且向上倾斜的玻璃窗。并且风挡玻璃等还可以向外打开——但是,深受一战毒气战祸害的英帝,却给Morris C8考虑了一定应对化学武器的能力!

再有,该车在下倾角的尾部车顶,背了一个备用轮胎。Morris C8型火炮牵引车总记生产了1万辆左右,分为Mark I、Mark II和Mark III型。Mark I型的产量最少,只有400台左右,Mark II型共生产了4000台,Mark III型产量近6000台。

1939年底,Morris C8开始交付部队。主要配备给野战炮团,一个团有36辆,其中24台负责牵引拖车和火炮,另外12台则各牵引2辆弹药拖车,总记24辆。每辆Morris C8车厢里也可以装载炮弹,25磅炮炮弹可装24箱,以及至少8箱反坦克炮炮弹。

在英法同盟名义下,装备Morris C8的英国远征军赴法参战,用来牵引18磅炮、25磅炮和4.5英寸榴弹炮。法国抵抗失败,敦刻尔克撤退时,英军几乎丢弃了所有重型装备,其中就包括绝大多数的Morris C8——毕竟,拿渔船来运三吨多的Morris C8,就没有敦刻尔克的威名了~

虽然Morris C8外形古怪,拖拽和运载能力有限,充满了英帝风格的暗黑,可还是有很多英联邦国家装备了该车。与之大洋对岸的美帝的各种轮式卡车比较起来,可能还不如苏联干脆用拖拉机拽火炮的做法来得实在!

可是——暮然回首70多年前的二战,还能从博物馆开出来的装备,少之又少,而Morris C8却在其中!

这型火炮牵引车,不仅熬过了二战。甚至让实力燃尽的英帝,一直坚持用到了1959年整个车系的寿命期满!

丑,不是我的本意,耐遭、命久才是它诞生的初衷......

(文字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图片属源作者所有,特此声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dWlzWwBJleJMoPM0Q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