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欧洲战场,多数战俘为何愿意投降美军?为了寻找后路和靠山

2023-12-11   刘明宝

原标题:二战欧洲战场,多数战俘为何愿意投降美军?为了寻找后路和靠山

二战德军为什么大部分喜欢向美军投降不喜欢向苏联投降?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德国在为战败后寻找靠山和后路,从一定程度上讲,还与德军在东线战场亡种灭族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既然选择投降,德军肯定要考虑后路问题。

本身,在小胡子下士没死之前,就已经害怕美国加入二战干涉欧战事务,美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实际上已经预示德军失败是迟早的事。所以,小胡子宁可不断收缩东线战场,也要将有限的兵力放在西线阻止盟军,目的就是延缓失败的时间。

但是,作为在前线作战的德军将领和士兵心里清楚,就盟军和苏军来讲,哪支部队能善待俘虏,德军先前犯了哪些不可饶恕的错误,德军比谁都明白。尤其是在对待战俘和投降部队来说,苏军和德军已有前车之鉴,从这个层面讲,德军对苏军是水火不相容,苏军对德军更是恨之入骨,即使有日内瓦公约限制,也难免会出现走极端的问题。

所以,德军更多考虑的是后路和寻找战败后有个靠山的问题。就这一点,英美在战前包括战后,与德国的关系肯定要与苏联不一样,必须有所区别,这并不是战争胜负关系决定的,而是由两条阵线之间产生的由来已久的矛盾和分歧来决定的。

事实上,在对待德国战败和如何对待俘虏问题上,美国巴不得乐享其成。由于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已经对战后秩序有了安排,在如何进攻柏林的问题上也达成了协议。对美国来说,他登陆欧洲,更多的是如何拿到更多的权益和好处,并不想与德国产生矛盾,这一点与苏联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以,在如何对待战俘的问题上,德军即使愿意向盟军投降,美国仍然按相关要求交给了苏联,因为美军拿到战俘后不可能将他们押送到美国,不仅不需要供吃管喝,还省了不少麻烦,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另一方面,德军在东线战场有错在先,自知落到苏军手里没有退路和商量的余地。

事实上,1944年苏军展开十次斯大林打击行动时,东线战场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之所以德军还能继续苟延残喘一年,完全是小胡子不顾前线士兵死活,将战争打成赌注一般。这一点,从720事件已见分晓。

从德军在东线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内心是矛盾的。首先,从进攻打成防御,而且还是没有退路和没有希望的防御。想当年巴巴罗萨计划实施时,德军是何等威武,三路大军势如破竹,80天就将苏军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几百万精锐消灭干净,兵锋直指莫斯科。可是,闪击战也是有缺陷和不足的,当苏军在取得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这三场标志性战役的胜利后,德军就知道日子不好过了,德军当初怎么进攻苏联的,苏军也要同样还给德军,甚至比德军进攻时还要厉害一些。

其次,德军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让他们有自知之明。有些人认为,德军在二战中的表现相比日军要纪律严明得多。实际上,既然是战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对决,德军如果不犯下那么多的错误,斯大林能下令对德军一个步兵团即使投降也要歼灭吗?何况党卫军在东线战场所犯罪行深重,那么多的苏军士兵死在集中营和劳工路上。从这点讲,巴巴罗萨计划亡种灭族的想法,就已经偏离了战争的性质。

第三,对东线作战的德军来说,想投降盟军也是心里想想罢了。前面说了,由于苏军和盟军事先已有分工,东线作战就是苏军的事,所以,无论德军心里想投降谁,对苏军来说,到头来结果都一样。而对苏军来讲,苏德战争伤亡那么大,拿德军俘虏当苦力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德军士兵害怕去当苦力,再也回不来,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吧。

从上面分析看出,二战德军选择投降盟军却不愿意当苏军的俘虏,并不简单是苏德之间积怨太重,还有更深层次因素在内。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战苏德战争,为何骷髅师的战斗力令人生畏?作战力量得到加强

诺门罕战役,朱可夫为何说日军缺乏主动性?对苏军调动毫无察觉

二战莫斯科战役,为何气候对闪击战影响有限?第一阶段任务延时

二战苏德战争,为何说基辅战役对东线失利影响不大?战争潜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