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国的出口数据显示出明显的下跌趋势,尤其对华出口贸易额更是大幅度下降达到10.5%。这使得德国GDP已经出现连续下跌。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德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并开始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过去,德国曾一度考虑与中国脱钩,但现在情况发生了转变。朔尔茨也多次表示,中国市场是德国的最重要市场之一,不存在脱钩。
相反地,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其中,德国奥迪即将购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平台,而德国大众也已经展开了与小鹏的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
作为一个传统的汽车制造大国,面对中国在新能源发展的领先地位以及庞大的市场,德国不得不放下身段。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是德国企业转向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庞大人口决定了国内对各类商品的需求都很大。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在电动车技术、电池技术以及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中国整个新能源汽车制造上,已经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这是德国企业倾向于与中国合作的原因之一。
但是,德国一些媒体对中国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视而不见,认为这是中国启动了反向脱钩的战略。
他们的理由就是中方从德国进口汽车产品订单的大幅削减。
根据数据显示,德国对华汽车及相关产品出口的降幅已达到惊人的23.9%。
中国市场对于德国汽车产业一直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德国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出色,享有良好的声誉。
然而,随着中国开始鼓励绿色能源汽车的研发,并实施了很多的实质的帮助,推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这导致了中国市场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需求减少,并且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快速超越。
只能说,如果这是反向脱钩,那也是德国自找的。
在这方面法国的态度就比德国的态度务实了很多。
现在金砖峰会已经召开,法国总统马克龙虽然最终未获邀请参加,但在这之前,他却多次的表达了希望参加的渴望。
显而易见,法国不但没有脱钩,还希望可以更加紧密的挂钩。
今年马克龙亲自访问了中国,还到访了广州。并且通过这一次访问中国和法国的经贸合作进一步的深化。
如今多项经济数据表明,法国的经济情况比德国好了不少。通胀比德国低,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表现比德国好,甚至法国的股市还超过了英国,成为了欧洲的金融中心。
也许很快,法国还会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经济的最主要发展动力。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德国总理越来越觉得,脱钩是不现实的。
PS: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觉得文中资讯和观点对您有帮助——
——请给本文点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