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麻烦越来越大了。
最新的隔夜逆回购数据已经降至3,334亿美元,市场迫切需要释放流动性,但美联储却不敢降息。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降息或者抛售美债,美联储还是不敢采取行动。
因为美国很清楚,稍一放松,美国在这一场货币战中,将输得很惨。
6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此前,加拿大也宣布了降息决定。
这些行动表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不愿意再跟随美国了。
现在,只有美国还在坚持高利率政策,尽管其CPI指数只有3.4%,利率却高达5.5%。
美国在金融领域的传统优势正受到挑战。过去,美国通过美元潮汐策略,曾在上世纪80年代重创南美经济,90年代引发亚洲金融危机。
然而,面对中国,美国的金融武器似乎失效。相反,中国在这场金融战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抵御能力。
中国通过降息等措施,成功挡住了美元潮汐的冲击,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尤其在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多次出手,通过降息降准等方式,给市场补充流动性,不但维护了中国的经济,还协助东南亚各国对抗美国的货币战,令美国无功而返。
而现在,随着欧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的出手,美国越发陷入困境之中。
如果跟随欧洲央行降息,意味着其近两年多以来发动的金融战将以失败告终。
美国金融战的策略,历史上曾无往不利。通过加息、降息的循环策略,美国曾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债务危机,打击他国货币汇率,从而掠夺财富。
然而,这一次,美国的策略失效了。
欧洲在跟随美国加息后,经济陷入困境,制造业流失,企业倒闭数量激增。这迫使欧洲重新考虑其金融政策,并开始寻求与中国等国家的合作。
于是,从去年到今年,欧洲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先后到中国访问。美国的金融战策略不仅未能击垮中国,反而让自己陷入孤立。
随着欧洲央行的降息决定,美国在金融战中的盟友纷纷选择退出。欧洲意识到跟随美国的金融政策并未带来预期的好处,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
越来越多国家考虑加入金砖组织或者加入一带一路,因为他们都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
中国成功抵御了美元潮汐的影响,尽管过程中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甚至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2023年,中国的GDP增长率达到5.2%,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出色的表现。与此同时,中国在科技、航空、汽车出口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
如果我们从汇率上比较,也显得非常清楚。今年以来人民币的跌幅为2%,日元的跌幅超过了12%。在欧洲,欧元的跌幅达到2.8%,瑞郞跌幅也达到了5.7%。在美洲加元的跌幅也达到了3.7%。人民币的跌幅明显小于其他主要货币。
与美元比较起来也一样。美元指数上涨了4%,也才换来人民币兑美元下跌的2%。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元花费了两倍的成本,才获得一个单位的效果。
美国在金融战中的失败,也反映出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正在减弱。美国试图通过金融手段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但在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下,这种策略已经不再有效。
而且,美国在发动金融战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长期的加息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企业利润受压、民众消费意愿下降。美国内部的经济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总之,这场金融战不仅考验了中国的经济抵御能力,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而对于美国来说,这场金融战的失败,可能标志着其在全球经济中主导地位的逐渐衰落。
PS: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觉得文中资讯和观点对您有帮助——
——请给本文点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