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李宁在早些年体会的最深的感慨,但是好在虽说他也有过不幸,但是最终还是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这人就是李经纬。
李经纬是健力宝的创始人,这样的一个商人却一生都和体育紧密相连,他热爱体育,更爱那些在运动场中挥洒汗水的孩子们。
对于李宁来说,李经纬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个可敬的父亲。
柳暗花明
李经纬出生于1939年的广东佛山,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尚未出生,等出生后见到的这个世界,就是一片战乱,家庭残缺的模样,日子很苦,苦到母亲也实在支撑不下去,只能含泪将李经纬送到当地的孤儿院。
在孤儿院的几年中,李经纬从来没有读过书,唯一的傍身技能就是利用周遭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努力生存。
他从小就没有感受过被人捧在手心里呵护的感觉,生活中的一切馈赠都需要自己用劳动一点点去换取,帮人刷鞋,做工成为了他幼时的日常。
等到稍微长大一些后,开始逐渐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紧接着便自发开始学习,这两样东西耗去了他的大部分生活时光,打篮球成为他唯一允许放纵自己的娱乐项目,也是他对未来美好希望的唯一支撑。
因为篮球技术比较出色,李经纬有时候也会和朋友一起参加比赛,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一位县领导看到了这个年轻人,在经过了解之后,更心疼这个男孩的遭遇。
生于贫苦之中却仍然有向上攀爬的朝气,他也愿意帮他一把,就这样,李经纬有幸进入了县体委办公室工作,这也是他第一份较为体面的工作。
在岗位期间,李经纬事事争先,将每一份下达的任务就尽量做优做好,虽说在幼年时期缺少父母关爱,但是本人却依旧十分重感情,不少人都打心眼里喜欢他。
后来李经纬凭借努力当上了三水县的体委副主任。
再后来他又被调任到酒厂当厂长,此时的他已经36岁了,人生已经匆匆过去三分之一。
但是为了酒水销量,身为厂长的他依旧需要每天背着米酒到佛山与广州一带,挨家挨户地推销。
但是即便是已经很努力了,酒厂的销量依旧不是特别可观,李经纬平时喜欢收集各种消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经纬的得知了一种可以让人迅速恢复体力的电解质饮料。
而巧的是,当时的市场上几乎没有这种饮料的身影,面对这一片未被开发的蓝海,李经纬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发财致富的道路。
走红世界
打定主意之后,李经纬通过自己的人脉找到了广东体育研究所的欧阳晓,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研究配方,在经过各种规划之后,项目终于开始实施。
1983年,三水酒厂的某个简陋的房间中,有十几人围着一个搪瓷缸来来回回传递着。每人都尝了一口搪瓷缸中的橙黄色饮料,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几人是在做什么神神叨叨的事情,经过上百次的重复,“健力宝”终于诞生了。
当时的他已经44岁,那时候的他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研发出来的这瓶饮料,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
产品研发出来之后,李经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打开市场的问题。
因为从小对体育比较感兴趣的缘故,李经纬发现这种饮料商基本都会和奥运会或者是体育类的事情挂钩,相互捆绑相互成就。
后来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李经纬豪掷25万元赞助了我国12支国家队伍,这一笔钱对于李经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这差不多是他负责的酒厂的5年的纯利润收入,这么多年积攒的老本,全在这一刻赌到了大洋彼岸的运动健儿们的身上。
这是李宁还有女排一战封神的一年,也是健力宝在国内外一夜炮红的一年。
当时的一则《中国女排靠“魔力水”快速进击》的报道被争相传阅,人们都开始好奇:能让女排选择在赛场上创造奇迹的产品,到底是怎样的?
于是,这款电解质饮料一跃成为国民饮料,销量瞬间得到了一个质的攀升,在前一年还有345万元的销售额,次年则直接飙升了差不多5倍,1986年直接涨到了1.3亿元。
巅峰时期的时候,三水市的税收差不多有一半都是来自健力宝这个产业。
健力宝这边发展的蒸蒸日上,当年的那些运动健儿们的发展却并不是都那么如意,在那次比赛之后,李经纬和李宁等人其实一直有联系。
但是在1988年的时候,李宁因为发挥失常,早早就被淘汰了。
或许是因为曾经的战绩太过辉煌,这一次李宁面对的压力也格外的大,面对这些社会舆论,李宁整个人几乎快要崩溃。
知遇之恩
在受到千夫所指的时候,李宁在下飞机的一刻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这人就是李经纬。
他手捧着鲜花在迎接自己这个战败的士兵,或许也是在这一刻,李经纬给了他一种近似亲人的感觉,无论你在外面混得怎么样,他总是会如期在那里等你归来。
当晚李宁和李经纬聊了很多,面对李宁的沮丧,李经纬只是细细地开导,并表达了自己对他的赞赏,后来更是表示希望李宁可以到自己公司上班。
当时的李宁已经退无可退,李经纬提出的这个建议是他当时最后的一个选择,也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选择,李宁自然选择了加入。
但是短短的一年时间后,李宁又向李经纬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他不想再和李经纬做饮料了,他想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
这种情况若是放在一般人身上,少不了要骂一句“白眼狼,得寸进尺”,明明李经纬已经给他提供了庇身之所,他却不知感恩。
但是李经纬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开心李宁能够有这样重头再来的勇气,当即决定放李宁离开,并将自己丰厚的人脉还有资源等相赠,希望李宁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李经纬所在的地方,对于李宁来说与家无异,能接纳他的不堪,也能给予他重新展翅高飞的能力。
后来有一个亚足联的比赛,李经纬斥巨资与其达成了合作,健力宝这个品牌也终于在市场上露面。
因为这是一场国际赛事,健力宝的名字不仅是在国内范围打响,而是直接走向了国际台面,此后的销量开始节节攀升,李经纬似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但是在这段时间,李经纬也同样面临了一些资金周转的问题,因为销量业绩的资金回收需要时间,但是生产车间和厂房都是需要定期支付租金。
于是李经纬拿着自己的业绩找到了当时的负责人,希望能在自己做出一定业绩之后再回过头来交付租金。
相当于借了别人的房子,等卖出东西再给房租,如果是换做一般人,这样的要求或许会被驳回,毕竟确实有风险,但是李经纬的为人不错,还真的让他谈下来了。
各有命运
而同样的,李宁也在捣鼓自己的服装品牌,因为自己也曾是一名体育健将,他们深知自己这辈子都无法扯开与体育的关系了。
不管是服装的风格也好,还是在挑选材质方面,都是选择了偏运动系列。
后来李宁又以250万元的价格,承包了亚运会火炬传承活动的承办权,因为这清一色的李宁运动装,在这次亚运会结束之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那一年,李宁公司就实现了1500万的销售额。
后来的健力宝成为了中国当之无愧的“民族饮料”,在1991年的时候,斥巨资500万美元买下了帝国大厦的一整层作为健力宝的办公地点。
此时的李经纬已经算得上是个大富豪了,在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骄傲之意溢于言表“现在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加起来都没有我卖得多。”
不得不说,当时的健力宝还是非常给我们民族争气的。
因为健力宝归属于国有企业,李经纬虽说是健力宝的创始人,但是对于健力宝却并没有全部的控制权。
在1997年的时候,为了健力宝的发展,李经纬想要将健力宝总部搬到广州去,但是健力宝的源生地三水市却不愿意李经纬这么做。
现在国人都是一种“只知健力宝,不知是三水市”的尴尬之中,如果真的这么做,那就是彻底和三水市决裂。
李经纬并没有退缩,健力宝大厦还是在广州落成了,此后在1999年,三水市政府决定卖掉健力宝,此时的情形其实有些像父母离异。
但是不同的是,这个“孩子”该卖给谁的问题,本来这种情况下,健力宝跟随李经纬才是最好的归属,但是当时情况复杂,最终是张海出价3.39亿元获得了健力宝的最大股权。
得知消息的李经纬好似从此失去了所有斗志,“含泪仰天,不发一言”的模样让很多知情人士无不动容好。
比起曾经民族饮料健力宝,李宁的服装在国内也和阿迪等品牌形成了平分秋色的姿态。
等到了2002年,李宁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想要以单独的公司名义上市,此时的李经纬其实生活并不好,但是面对李宁的雄心壮志,依旧非常支持,最终李宁的公司也成功上市了。
惨谈收场
也是在这一年,李经纬因为涉嫌转移健力宝资产的而被传讯到法院,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了个人财产15万元,至此健力宝彻底进入了张海时代。
但是后者也并没有经营好健力宝,也因为挪用资金而被判入狱,健力宝以亿元的低价卖给了台湾的同一集团,就算是重回大众的眼中,好像也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味道了。
在李宁品牌上市两年过后,李宁在服装这个行业中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业绩,成功走上了民族企业的顶端行业之中。
虽说健力宝已经再不复以前的辉煌,但是李经纬依旧是那个在自己苦难时期帮助自己的“亲人”,对于“转移健力宝资产”的事情,李经纬确实有错,但是他也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
在2013年,得知李经纬病倒之后,李宁第一时间从国外飞回来探望,言语之间都是曾经的情谊与感恩。
在生病的这段期间,李经纬依旧烟不离手,有时候实在抽不动了,也要点燃看着它一点点燃尽。
从判决下来的那天一直到他逝世,李经纬从未认错过,他并没有多做交谈,只是偶尔突然说到“人总是要死的,我死了总比或活着舒服。”
或许健力宝对于他来说,就是他的生命,在他所创立的健力宝被卖掉的那一天,他也不再是他了。
在2013年的4月22日,李经纬在故乡彻底陷入长眠,李宁在看到李经纬的遗像的那一刻,没有忍住直接泪洒当场。
现如今的他早已经腰缠万贯,几乎重新复刻了李经纬当时的辉煌,但是在面对李经纬的时候,依旧哭得像个孩子,在行礼的时候,李宁依旧是对着李经纬行“长子”之礼。
在面对镜头,李宁直言“李经纬先生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在我困难之际提携我的老板,他日常对我们的关心,更是如同父亲一般。”
其实在这一次吊唁,不仅仅是李宁,健力宝公司的所有员工,甚至是以前的部下,中国足球协会代表还有刘国梁、李小鹏等人都过来了。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得到过李经纬的帮助和提携,他们感激的不只是李经纬所做出的贡献,更是前来感谢他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