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未平,猴痘又起!这种类似天花的病毒,我们需要警惕吗?

2022-06-01     健康160

原标题:新冠未平,猴痘又起!这种类似天花的病毒,我们需要警惕吗?

最近,上海、北京的疫情发展,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目光。

殊不知,又有一种病毒,悄悄在多个国家流行了起来。

5月7日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发布报告称,目前非洲以外已累计发现100余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涵盖三大洲十多个国家。

这个消息在中文互联网传播开来后,一度冲进热搜榜前五,甚至超过了俄乌战争冲突的热度。

因为对该病毒了解不够全面,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

比如猴痘病毒是猴子引起的;猴痘病毒和美国实验室发现来源不明的天花病毒有关等等……

那么,猴痘病毒到底是什么呢?它会不会传入中国?需要如何应对?一起来看看吧

一、

猴痘病毒到底是什么?

猴痘,对于这个突然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的病毒,相信许多人都一头雾水。

实际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猴痘在非洲以外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

从1976年到2003年,各国报告的人猴痘病例仅有几十例,且全都位于中非、西非的少数国家。

它最早出现的时间是1958年,欧洲科学家从实验室的猴子体内分离出猴痘病毒。

但实际上,虽然因猴子得名,但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是松鼠、兔子等啮齿类动物。

猴子,也只不过是被传染的倒霉蛋而已。

根据世卫组织的公开资料显示,猴痘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但症状较轻,发病率、病死率一般不如天花严重。

感染猴痘病毒后,潜伏期大约在5至21天,随后开始出现症状并持续2~5周左右。刚发病时候,这种疾病并没有典型的特征,患者一般出现发烧、头痛、嗜睡、虚弱乏力、淋巴结肿大、背部疼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

发烧后的1至5天内,患者的面部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接着皮疹蔓延至躯干、手、足,遍及全身。

在人类发现猴痘病毒之前,它们仅仅是在自然界的动物之间传播。

直到1970年8月,现属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布肯达村的一名9岁儿童出现类似天花的症状。

后经实验室确诊,他感染的是猴痘病毒,这也是有明确记载的,世界上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

再之后,2003年的时候,猴痘出现在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登陆美国后,猴痘病毒迅速蔓延,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6个州都报告了猴痘病例。

美国研究人员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后,结果认为病毒是春天随着9种不同种类的小型哺乳动物而传入美国。

在此之后,欧美等国家就再也没有出现本土猴痘疫情。即使是零星的病例,也都能追溯到曾有过的非洲旅行史。

例如,2018年9月~10月,英国以及以色列报告的几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中,基本都在近期前往尼日利亚旅行,而彼时尼日利亚正爆发猴痘疫情。

此外,英国的一名患者是在照顾其他病例时染病,这表明猴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人传人”。

尽管猴痘曾经在多个国家零星出现过,但其起源还是在非洲。截至目前,我国未报告发现猴痘病例,也没有报告在动物宿主上发现猴痘病毒。

二、

猴痘会成为下一个天花吗?

在奥密克戎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又杀出来另一个传染性强的烈性传染病,着实让许多人担忧。

因为猴痘和天花、牛痘、水痘等传染病的相似性,许多人纷纷猜测:猴痘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天花?

根据目前所有的公开资料,猴痘病毒距离成为天花这样的毒王,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比如天花,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

它造成了雅典近一半的人口死亡,病毒如同死神镰刀一般,收割着人类的生命。

它在感染的头10天没有任何症状,然后高烧,身体开始布满红点、变成水泡、毁容,30%感染者会在两周内死亡,即使是接触者也会被迅速感染。

12世纪,东征的十字军骑士们给欧洲带来了天花。

16世纪,大航海时代给天花带来了更广阔的天地,美洲、澳大利亚、中国...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布满了天花的身影。

直到1980年5月8日,世卫组织才宣布实现了天花的全球范围内的根除。这一场战役,人类足足打了3000多年,总共夺走了5亿多人的生命。

而猴痘呢,尽管它和天花有一些相似点,比如猴痘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同属正痘病毒属。

这些病毒在抗原性、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等方面十分相似。

猴痘与天花的症状,也存在相似点。比如感染者初期为全身性红斑或皮疹,随后发展为躯干部、脸部、手掌和脚掌的丘疹,丘疹再发展成为囊疤……

非洲一名猴痘患者展示其手部 图/CDC

但是,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谭文杰说:虽有诸多相似之处,在临床致病性及感染传播特性方面,它们并不相同。

首先,从传播途径看,猴痘传播主要是人类被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接触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血液。

人际传播,则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类似艾滋病一样,属于有限人传人。

而天花就比猴痘病毒凶猛多了,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而且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流行。

因此,猴痘在人际传播的“效率”远低于天花。

其次,虽然感染后的症状类似,但猴痘的症状明显轻于天花,部分猴痘感染者全身性红斑或皮疹并不明显。

尽管猴痘成为天花那样的烈性传染病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我们还是需要警惕。

过去十年来,尤其是最近猴痘在全球各国的传播表明,猴痘已不再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等偏远地区的罕见疾病。

作为科研机构,需要不断研究病毒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则需要做好个人卫生,不吃野味等防护措施。

三、

夏天,最好防止这些疾病中招!

炎炎夏日,各种夏季常见病也随之而来:中暑、因为各种病毒细菌引发的肠胃病、因为蚊子感染的登革热病毒……

那么,如何度过一个健康的夏季?和小编来看看,那些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吧!

1

中暑

中暑是夏天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出汗过多或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内科急症。

尤其是在深圳,高温的“毒打”下,几乎每年夏天都有深圳人中招,

比如去年夏天,深圳一个月就有122人中暑,一周平均每天5人中暑。

一般来说,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营养不良、年老体弱、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过度肥胖、爱穿紧身和透气性差的衣服的人,都很容易中暑。

想要预防中暑,首先做好补水和防晒,比如大量出汗时,饮用温盐开水(1~2 L水加6~8 g盐)或运动型饮料;出行穿着质地轻薄、宽松、浅色的衣服,出行避开正午前后,户外活动尽量选在阴凉的地方。

如果发现中暑症状,第一时间是把病人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其次用湿毛巾冷敷额部、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降温,情况严重可拨打120急救电话。

2

夏季谨防肠胃病

炎热的夏季,不仅对人的身体极限是一考验,同样也是各种细菌繁衍,肆掠之时。

这一时期里,老人,小孩,以及体质虚弱者都会因饮食卫生上的不当习惯,而导致引发不同的肠胃疾病,比如隔夜饭、隔夜水果、食物储存不当等等。

想要预防细菌的感染,大家平时一定要养成生蔬菜和瓜果彻底洗净、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的习惯,千万不要因为省吃俭用,导致病从口入。

3

小心蚊虫叮咬

蚊子叮咬并非小事,许多病毒就是通过蚊子来传播的。

比如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等,其广泛传播的“罪魁祸首”都是蚊子。

更不用说,晚上睡觉的时候,它总是在你耳边嗡嗡嗡的,特别烦人。

想要预防蚊子,首先选择物理驱蚊,如安装纱窗、纱门等,既可以通风透气,又能阻挡蚊子,婴幼儿、孕妇建议最好用蚊帐。

其次,被蚊子咬后,千万不要抓痒痒,持续性的大力抓挠,皮肤里的组织液、淋巴液等会渗出,肿成一个不易消退的疱,甚至引起局部感染和过敏性皮炎。

如果奇痒难忍,可用指甲轻轻按压,也可对叮咬处涂上风油精、万金油等消炎、止痒。如果出现红肿扩散、渗液不止、溃破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尽管猴痘、天花等传染病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新冠疫情对我们依旧虎视眈眈。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十二个字:“讲卫生、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cf1f09645c317dd2d51319b66ec2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