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女商人郑翠萍,帮福建三千人到美国,狱中病死160辆林肯送行

2024-08-22   彤陌红尘

她从一出生就怀抱着“美国梦”,长大后不仅仅是自己到了美国生活,更是利用不法的手段,偷渡了三千人来到了美国定居,一度被人称作“偷渡皇后”,很快她就变成了全球通缉犯死在了监狱中,但却在她死后来了数千人悼念,葬礼当天还有160辆林肯送行。此人究竟是好是坏?她到底对美国眷恋着什么?

梦想生根

新中国成立的那年,郑翠萍出生于中国东南的沿海地区,福建福州亭江镇一个名叫盛美的小渔村,虽然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是依靠大海谋求生计,但郑家在其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因为郑家的一家之主,郑翠萍的父亲郑济良是一名轮船搬运工,他供职的轮船频繁往返于中国和美国,郑济良能够看到当时世界上最繁华强盛的美国,在那个百废待兴,刚刚开始更行业发展的时代,看美国和去美国几乎是沿海地区所有人共同的梦想,尽管只是最底层的劳动,郑济良的丰富经历见识依然让家乡的邻里们羡慕不已。

亲眼见识到美国的繁华盛景之后,经过再三的纠结犹豫之后,郑济良终于在郑翠萍十五岁的时候下定决心,哪怕是冒着被发现后遣返回国的风险也要待在美国。

1964年,郑济良所在的轮船又一次停泊在纽约码头,来来往往的搬运工们各自忙着货物无暇顾及彼此,郑济良悄悄溜开,他成功留下,开始了在美国的打工生活,依然辛苦但得到了更高的工资,除去郑济良自己的生活费,他还能给家里寄回很多。自从父亲远走美国,郑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本就听多了村民们对美国的溢美之词,再加上自己父亲的现身说法,郑翠萍更加渴望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活。

1973年,郑翠萍和家里人用父亲寄回家里的钱,一起离开了贫穷落后的小渔村,搬到香港生活,落脚安居,一切都逐渐步入正轨,可问题是在大城市里,一家人的生计要如何继续维持,颇有生意头脑的郑翠萍看准商机,开起了一家杂货店。

她似乎对财富有着远超常人的灵敏感应,杂货店的规模逐渐扩大,一家人在香港的生活衣食无忧,为了积累财富,郑翠萍又用赚来的钱在深圳开了一家服装加工厂,虽然杂货店和服装加工厂远隔两地,但同样红火的生意让她欣慰不少,成功的事业不仅没能让郑翠萍放弃到美国生活的愿望,反而更加强烈。在此期间,她的丈夫张亦德也尝试用郑父的方式留在美国,但很遗憾,他失败了,仅仅两年就被美国移民归化局发现并遣返回香港。

梦想无罪,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嫩芽破土

偷渡一定会被遣返,想要光明正大地留在美国就一定要通过合法途径办理签证,问题是应该用什么理由才能顺利拿到签证呢?

关于这个问题,郑翠萍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981年,一对到香港旅游的美国夫妇出现在她的商店里,在郑翠萍的刻意结交和拜托下,这对美国夫妇同意郑翠萍以保姆的名义跟随他们一起回美国,就连负责办理签证的工作人员都好奇,作为一名身家不小的杰出商人,她为什么会甘心放弃现有的一切,选择只身到美国去当保姆,对此,郑翠萍的回答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到美国接受更加先进的教育,这样的慈母心态不应该被拒绝,郑翠萍如愿拿到了美国的签证。

漫长的旅程结束,她终于踏上了那片向往已久的土地,到达美国的郑翠萍呼吸着异国他乡的空气,与美国夫妇挥手告别。

可她不懂英文,在这个大部分区域都语言不通的国家生存很难,相较而言,唐人街是郑翠萍留在美国生活的唯一选择,这里不仅大多数都是华人,还有专门的福建人圈子,得益于父亲曾经的人脉帮助,郑翠萍很快便站稳了脚跟,开始做回她的老本行,经营杂货店,店铺的生意蒸蒸日上,有了能力的郑翠萍将丈夫和孩子接到美国,分离几年后,一家人终于在大洋彼岸顺利团聚。

近在眼前的成功出国生活被越来越多梦想出国赚大钱的人们熟知,郑父在美国待了十几年之后被遣返回国,他们纷纷想办法联系回到家乡生活的郑父,希望能够通过郑家父女的帮助圆梦美国,郑翠萍的亲朋好友们皆受其利,成为第一批得到帮助的受益者。

他们自己偷渡,到美国后再由郑翠萍接应安顿,很多人因此顺利留在美国生活,繁华迷人眼,依旧留在国内的人们更加羡慕,天天幻想着自己到美国之后的生活,这些人直接联系郑翠萍请求她提供帮助,郑翠萍的商业头脑开始运转,这何尝不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呢?

赚钱无罪,但至少不能触犯法律。

春风化雨

郑翠萍开始了她的偷渡生意,为求万无一失,郑翠萍选择信得过的家人负责各部分安排,要求相关人员保密,每次少于十人,全部一视同仁,各自收取一点八万美金,接受人到付款,接受在担保下定金加打工分期偿还,天文数字一样的价格背后是安全顺利抵达和一定义上的有依靠,这些“受益”的人很是感念郑翠萍的付出,她的偷渡生意有口皆碑,送上门来的顾客更加趋之若鹜。

在外边打工赚了钱是没错,可家人还在故乡过着贫苦的日子,要想办法将钱寄回去呀,这个问题苦恼着几乎所有偷渡而来的人们,银行不敢去,其他途径不靠谱,又一个商机送到了郑翠萍手上,基于她多年经商生涯积攒下的人脉,要抓住这个商机简直轻而易举,只要有钱和接收人的名字及联系方式,郑翠萍的“网络”就能迅速送到,每单只收取百分之三作为辛苦费,方便靠谱的寄钱方式不仅便利了那些人,更为郑翠萍赚取了数额巨大的财富。

即便是刚到美国身无分文的人想要贷款,郑翠萍也同样愿意提供帮助,收取百分之三十的利息并提供打工机会,经此种种之后,本就对郑翠萍心存感激的人们对她越发敬重,在这些人心里,郑翠萍是帮他们和家人过上好生活的大恩人。

“萍姐”的名号越来越响亮,找她帮忙人愈发增加。与此同时的福建老家,为了让自己如火如荼的生意“不断代”,郑翠萍拿出了一部分钱用于家乡,建学校,请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英语的机会,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地人对美国更加渴望的同时,因为贫穷而耽误上学的孩子们确实收获到了知识。

财富无罪,但不能执迷于违法深渊。

暴雨忽至

生意越发火爆,规模也应该随之扩大,郑翠萍与当地福建人成立的“福清帮”展开合作,为了提高赚钱效率,郑翠萍一改往日的稳妥风格,开始与合作伙伴一起冒险。他们用可以容纳三百余人的轮船运送偷渡人员,再由帮派的人分批接应,这样一趟下来就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一船又一船,郑翠萍与帮派的合作顺风顺水,她也赚的盆满钵满。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1993年,郑翠萍等人的偷渡生意遭遇前所未有的滑铁卢。运送偷渡者的轮船意外搁浅在肯尼亚,船上承载的三百多人全部被困,听到消息后,郑翠萍火速联系了合作伙伴张良琪,让他重新买船和快艇接应,并允诺下事成之后分送格外丰厚的报酬,郭良琪依言照做,可当看起来可能随时会散架的轮船载着三百多人终于到达公海后,负责接应的快艇却迟迟没有到来,在船上负责人的煽动下,偷渡者们跃入冰冷的海水,向着“近在咫尺”的美国海岸奋力游去,这就是当年震动美国警方的偷渡案件。

尽管当天晚上集体跳船的三百多人得到了美国警方出动多辆游艇的大规模救援,但依旧有数十人不幸葬身大海,船上的负责人和生还的偷渡者们悉数落入美国警方手中,郑翠萍被暴露出来,但前去抓捕郑翠萍的警员们扑了个空,原来她早已经悄悄逃回福建,又凭借关系在那里做起了偷渡生意。时隔五年之后,郑翠萍的生意再次出现巨大问题,轮船在大海上倾斜,十四条生命因此消逝,这绝对堪称遭遇灭顶之灾,这一次,多年遍寻郑翠萍不得的美国警方彻底愤怒,将她挂上了全球通缉榜单。

可上有通缉,下有招数,郑翠萍利用伪造的身份信息和护照在纽约,香港和福建频频活动。直到2000年,郑翠萍儿子无意中落下的绿卡才带着警方设的局抓到了她,五年的两地监禁后。

2005年,郑翠萍在美国接受审判,人证物证确凿,无论她如何狡辩,感恩她的人如何不平,甚至头脑发热想为郑翠萍坐牢,她三十五年的牢狱之灾仍然避无可避。在最初入狱的四年多时间里,郑翠萍坚持上诉为自己“伸冤”,但无一例外均以失败告终,多次失败之后,年纪不小且病痛缠身的郑翠萍终于放弃。

人脉无罪,但不能用于挑衅法纪。

2014年4月在美国监狱病逝,5月出殡时,数百辆林肯车为郑翠萍高调送行,街边满是曾经受她恩惠的中国人,郑翠萍的一生就此结束。关于郑翠萍的善恶,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无可厚非,自然有人感恩,有人痛恨,但无论如何,她多次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铁一样的事实,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