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主席转岗担任县长,级别都是正县级。但是,在现实中,如果一名领导干部真的实现了工作岗位从政协主席到县长的调动,同僚通常都会祝贺他,他会收到众多的领导、同事的“贺信”。这又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在体制内,领导干部的交流提拔,是家常便饭。但是,一部分领导干部的交流提拔,可能会让人有点失落。比如,从县长转任县政协主席。但是,如果反过来,从县政协主席调动到县政府当县长,就让人精神振奋。原因在于,这样的职务变动,带给人的获得感是三方面的:
第一方面,从县政协主席调任县长,排名改变了。县城有四大班子之说,不管是县长还是县政协主席,都是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之一。但是,县长和县政协主席,在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中的排名是不一样的。作为政协主席,在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中,通常排名挂末,也就是排在第四名。但是,县长作为四大班子的副班长,却能排名第二,仅次于县长的排名。因此,从县政协主席转任县长,排名实实在在提升了。
第二方面,从县政协主席调任县长,权力增加了。一名领导干部,到底是不是在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任职,主要看其职能和权力。作为县政协的一把手,政协主席所领导的政协,工作职能职责有哪些呢?归结起来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言资政、凝聚共识。这些工作,务虚层面的事务多,直接落地的事务相对少。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没有政府工作的精细化程度高。
相比之下,县长领导的县政府及其各个组成部门,比如,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县卫生局、县文旅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各方面的工作,都直接和百计民生相关,都能落地落实,带来效益。因此,从县政协主席到县长,工作更务实了,更具体了,涉及的项目经费资金人才更多了,权力的获得感真正变大了。
第三方面,从县政协主席调任县长,仕途的空间变宽阔了。作为县政协主席,通常情况下,很少有机会在仕途再进一步。但是,作为县长,还有机会通过政绩和创造和积累,走上通往县委书记的台阶,甚至走向更高的人生起点。因此,这样的职务交流,虽然没有带来级别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对于领导干部本人的成长,是有非常大的正向激励效应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aeada0ddd42b749c0b5f9f70310d7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