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的影响:额外多出生540万,35岁及以上女性生二胎最多

2019-12-01   爱科学爱自然

2015年10月中国宣布普及两孩政策旨在改善国家人口增长停滞,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该政策针对的是大约9000万育龄妇女,他们之前有过分娩,并且在2015年10月之后将被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但是,对于中国的二胎政策,能否产生什么影响,不是很清楚。

近期,北京大学刘建蒙及乔杰共同通讯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 在线发表题为“Association of China’s universal two child policy with changes in births and birth related health factors: national, descriptive comparative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出生人数为67786749人;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个人分娩信息记录中达到31786279份。婴儿出生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出生时达到峰值。

该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基准期(2016年6月,政策公告后9个月)和有效期(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 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新政策的额外出生人数估计为540万; 多产母亲和35岁及以上的母亲的月平均百分比分别增加9.1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然而,年龄较大的母亲的这种增加与总体早产率的增加无关。多产母亲每月平均剖腹产率从39.7%上升1.2个百分点至40.9%,未经产母亲下降3.0个百分点,从39.6%下降至36.6%。

总的来说,自2015年10月宣布以来,普及的二胎政策与中国出生人数的增加以及与健康相关的出生特征的变化有关:分娩的妇女更有可能是多产的,而且更有可能是35岁和以上的女性。

最后,刘建蒙在BMJ发表了题为“Jian-Meng Liu: The cast of thousands behind our data”的观点评述文章,该文章系统回顾了这项研究的诞生过程,同时对于那些幕后做出了贡献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5年10月中国宣布普及两孩政策旨在改善国家人口增长停滞,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该政策针对的是大约9000万育龄妇女,他们之前有过分娩,并且在2015年10月之后将被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尽管许多人可能认为中国以前的独生子女政策是单一的,法律和管理生育率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很大。



2014年1月和2017年12月按月分列的中国大陆出生人数


普遍的两孩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有还是存在很多猜测。首先,目标是增加出生人数,每年新增出生人数约为100万至1000万,这个能否达到,不是很清楚;其次,人们对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的关注因预计出生人数增加而增加(在9000万目标女性中,估计有60%超过35岁,50%超过40岁,这就导致妊娠并发症和早产的风险较高);最后,该政策可能鼓励初次母亲改为顺产,选择性剖宫产会为未来的第二胎分娩做准备。


中国大陆未生育和多产母亲按月的分娩数量示意图


选择性剖宫产分娩是独生子女政策时代剖宫产的最常见原因,原因很多包括对预期家庭剖腹产的相对安全性的信念等。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估计可归因于普遍的两个孩子政策变化的额外分娩数量。此外,该研究的目的是描述政策变化后出生时健康相关特征的变化。主要衡量结果为每月平均出生人数,多产母亲和35岁及以上的母亲的平均比例,早产和剖腹产。


根据个人分娩信息记录的数据,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大陆的多产母亲(上)和35岁及以上(下)母亲的百分比长期趋势


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出生人数为67786749人;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从个人分娩信息记录中达到31786279份。婴儿出生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出生时达到峰值。


该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基准期(2016年6月,政策公告后9个月)和有效期(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 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新政策的额外出生人数估计为540万; 多产母亲和35岁及以上的母亲的月平均百分比分别增加9.1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然而,年龄较大的母亲的这种增加与总体早产率的增加无关。多产母亲每月平均剖腹产率从39.7%上升1.2个百分点至40.9%,未经产母亲下降3.0个百分点,从39.6%下降至36.6%。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大陆剖腹产数据记录


总的来说,自2015年10月宣布以来,普及的二胎政策与中国出生人数的增加以及与健康相关的出生特征的变化有关:分娩的妇女更有可能是多产的,而且更有可能是35岁和 以上的妇女。



参考信息:

https://www.bmj.com/content/366/bmj.l4680

https://blogs.bmj.com/bmj/2019/08/21/jian-meng-liu-the-cast-of-thousands-behind-our-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