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戏坪村属水城县营盘苗族彝族白族乡所辖行政村,地处水城县与盘州交界,总面积为18.2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组,共714户2423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50户1023人,贫困发生率42.2%。近年来,该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兴建蛋鸡厂、食用菌基地,2020年1月,该村剩余贫困户11户2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
4月3日,走进营盘乡鸡戏坪村,白色的通组公路犹如一条长龙蜿蜒而上,道路两旁被零星的红杜鹃点缀着,村庄干净整洁。清晨的鸡戏坪村是寂静的,仿佛一切都在沉睡,可这份宁静却被远处传来的阵阵鸡鸣声打破。这些鸡鸣是从哪儿传来的呢?
“从我们村的桃花蛋鸡生态养殖场传来的,蛋鸡场可是我们村的致富法宝。”
同行的村支书吴元克为记者解开了疑惑。
跟随吴元克的脚步,记者来到该村的桃花蛋鸡生态养殖场。只见平地上,蓝白交织大棚厂房错落有致分布,道路宽敞整洁。走进厂房内,“中央集蛋器” 咕噜噜循环着转个不停,滑出来的每个集蛋架上,摆满了数百枚鸡蛋,工人熟练有序地将输出来的鸡蛋分拣装箱,印有“桃花蛋”“生态蛋”的纸箱摆放整齐,等待上车。
“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桃花蛋鸡养殖场一期工程,养殖场是水城县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75亩,总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养殖存栏达18万羽,日均产蛋量达16万枚。项目投资方不仅每年拿出112万元作为鸡戏坪村98户412人的分红收益,另外还聘请70名保洁员和28名卫生监督员在养殖场务工,实现每户平均增收11400元。”吴元克将养殖场的情况娓娓道来。
石槽组村民彭益丽:在这里捡蛋、装箱,工作也较简单,按件计费,每件2块钱,产蛋量高的时候,一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离家也很近,挺好的。
话音刚落,生意上门了。
“我要一箱标准蛋,再要一箱瑕疵蛋回去做蛋糕,麻烦您帮装上车。”从营盘街上特意驱车来购买“桃花蛋”的邹女士说:“自从鸡戏坪村有了蛋鸡养殖场后,我们家都是在这里买鸡蛋,有时还会多买点送给亲友,这里的鸡蛋不仅味美,还有多种规格可供选择。”
桃花蛋鸡养殖一分场场长范嗣湘:近年来,随着‘桃花蛋’品牌的打响,‘桃花蛋’受到了广大消费者亲睐,特别是双黄蛋更是供不应求,数以万计的鸡蛋不仅销往市中心城区的商店、学校、超市等,还销往贵阳、广西、广州等地。
随后,经过两次全身消毒,记者进入了鸡舍。鸡舍很温暖,没有异味,笼里的鸡正探头觅食,鸡笼下的鸡蛋通过传送带像乘坐小火车似的,自动运送到了捡蛋车间。
范嗣湘告诉记者:“我们养鸡场采用全自动管理系统,可根据鸡的需要适时调节鸡舍温度和通风,可实现自动捡蛋、除便、喂料等,大大降低人工、环保成本,提高了产蛋效益。”
“每个月有2000元稳定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中老小,对于现在的生活我很满足。”养鸡场的饲养员黄海琴说。
黄海琴是鸡戏坪村一组村民,丈夫早逝,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此前为维持生计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孩子的奶奶照顾,独自外出务工。2018年,鸡戏坪村的桃花蛋鸡养殖场建成后,她便回乡进入养鸡场担任饲养员,有了稳定的收入,她结束了和孩子两地分居的生活。
村民谢米珍是蛋鸡厂的一位保洁员。“我们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政府的政策太好了,生病住院还可报销。家里的11亩土地流转种植刺梨,每年有分红,我在蛋鸡厂打工每月1200元的工资,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变化,谢米珍喜笑颜开。
由于品质保证,桃花蛋鸡养殖场产出的“桃花蛋”供不应求。2019年,该养殖场扩大了规模。目前,二期规模30万羽的蛋鸡养殖场已建设完成,带动28户141人就业增收,平均每户增收10000元。
鸡戏坪村除了桃花蛋鸡养殖外,食用菌种植同样风生水起。
走进鸡戏坪村茶树菇种植基地,53个大棚一字排开,蘑菇的清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一排排蘑菇长势喜人。
茶树菇长势喜人
该村丫口组村民康亮清熟练地将一朵朵新鲜的茶树菇采摘入筐,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和妻子都在茶树菇基地务工,每人每月1500元工资,有了固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康亮清笑着说。
采摘茶树菇
鸡戏坪村茶树菇基地是营盘乡将极贫乡镇产业基金投入北盘江管委会用于项目建设的项目之一。项目占地20亩,共建53个大棚,棚内面积达6250平方米,可种植约70万棒茶树菇,年产值约315万元。项目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12月投产,种植菌棒44万棒,日出菇2000斤左右。项目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利益联结贫困群众,北盘江管委会每年向鸡戏坪村支付保底利益联结资金48万元,联结36户贫困户,带动137人稳定脱贫。
如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鸡戏坪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产业“开花结果”,让贫困户脱贫致富,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记者手记
产业有特色 致富不用愁
山高、坡陡、谷深,一度成为制约鸡戏坪村发展的最大瓶颈。可鸡戏坪村的人不甘贫困,誓要摆脱深度贫困村的标签。脱贫攻坚号吹响以来,鸡戏坪村利用离农户聚集比较远,且空间较大的平整场地,根据气候清爽、空气清新的优势,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镇干部全力配合,桃花蛋鸡养殖场、食用菌基地就此落成,不仅为鸡戏坪村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更多贫困户就业增收。
有了蛋鸡场、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村民就业增收就不用愁了,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蛋鸡场、食用菌织起了一张张 “致富网”。一幅“产业强、乡村美、百姓富”的美丽画卷在鸡戏坪村的大地上缓缓展开。
来源:六盘水日报;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责任编辑:刘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RL8t3EBiuFnsJQVuf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