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有通“一善碑”,字字珠玑显神威

2019-07-25     老家许昌

禹州有通“一善碑”,字字珠玑显神威!‖老家许昌

文·图‖张延伟

在禹州市无梁镇白马寺村西一处废弃打麦场东侧的墙壁上,镶砌有一通高约0.8米、宽有0.4米的普通青石碑,上面阴刻着“勒令一善干罡戊已之位”几个遒劲有力的正楷大字。据附近上年龄的村民介绍,石碑至少已经存在200多年了,但它到底作何用途,上面的字有什么特殊含义,现在却很少有人留意,更没人能说得清了。

这通石碑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致,我尝试着从字面上对它作以诠释的同时,又向村里熟识风水之术的水全叔请教,居然发现寥寥十数字,却蕴含着易经、五行、道教、阴阳八卦、天干地支、心理学等极其丰富的信息量。

“勒令”,古时多用于道家的符咒,除了用毛笔蘸朱砂在黄表纸上画符时将这两个字夸张地变形写在开头,用符念咒结束后一般加句“急急如律令”,意即以命令方式要求某某(多指鬼神)干什么事,须依照所敕律令快快进行。

“一善”是什么?古人常请德高望重、正直善良之人在桃木板或青石板上书写“一善”二字,然后钉在自家墙壁最显眼处,名曰“一善牌”,说是“一善恶消”,由此邻里和睦、纳吉迎福。

再说“干罡戊己”。

最早使用“干”字的典籍是《易经》,“干”本身是八卦之一,代表天,常和“坤”字放在一起,象征天地、阴阳等;而“罡”是古星名,即北斗七星的柄,在道教里指刚劲之气,“干罡”,当指上天之刚劲之气。

“戊己”应是天干地支内容,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配“己”和“乙”,并无“戊已”之说,所以碑上的“戊已”当属“戊己”之误。而戊己属中央,于五行属土,因而往往以“戊己”代称土。

“干罡戊己”连在一起,当指天地正气之意。所以古人凡遇门户相冲、邪祟煞气入侵,即用青石一块,朱(砂)书“干罡戊己”四字镇之。无论“一善”还是“干罡戊己”,都和现在人们仍使用“泰山石敢当”来化煞防冲的道理一样。

倒是最末的“之位”二字含有虔诚恭敬的意思,乍一看似和“勒令”有些矛盾,既是命令,自谈不上虔敬。不过,道家施用符咒当然也常有求于主神的时候,须毕恭毕敬低头“劳请”。此碑提及的“一善”和“干罡戊己”均代表着天地间的浩然正气,绝对是人们心目中的主神,自然冒犯不得。篆刻及立碑之人事先必定也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这才有了“勒令……之位”这样看似矛盾却又一语双关的碑文。

所谓“一善报百福”,百事善为先,这通石碑的核心内容集中在一个“善”字上,是名副其实的“一善碑”。打麦场是人群集聚之处,五谷又是人生存的根本;立碑的这堵墙正对着西面一条山岭,下面则是先前村中宁家大户的祖宅,所以我猜测,宁家祖先把“一善碑”立在这里,既把它当作祛邪避煞的符咒和镇物,又有把善行和粮食一样看作立足生存的根本,警示当下并教导后世子孙向善而生、向善而行的意思,或许在主人眼里,也唯有此才能真正祛祸辟邪、纳祥迎福、富贵平安。

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承中,始终不乏教人向善的论述。凝聚着先人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破解宇宙人生密码宝典的《易经》,其实始终都在诠释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另外像“夫积善者,天赐绵寿,寿终正寝。寝延余荫,泽被子孙;然累恶者,天夺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殃及后世。”“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无论典籍记载还是乡间俚语,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人的品德修养和主观努力可以促使事物发生变化,只要我们在有生之年努力修身、尽心行善、践行仁道,凡事力求合理,又能加强自律,自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北宋时有个叫葛繁的,坚持每天做好事,后来官至太守。有人请教他如何做到“日行一善”的,葛繁谦虚地说:“也没什么特别的,我每天行善事,或四五条,或至一二十条。到现在为止四十年,无一日虚度。”别人更加好奇:“怎么来做善事呢?”葛繁就指着旁边的板凳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在地上妨碍人走路,我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如果有人口渴,给他倒一杯水,也是利人的事。这些细微的语言动作,都能对他人有利,而且上至卿相、下至乞丐都可以这样去做。久而久之,利益他人的力量就越来越大了。”后来葛繁得以高寿且无疾而终,子孙富贵不绝。

水全叔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户人家,眼见父母年迈,欲请风水先生提前为父母选择一处“百年之后”的好茔地,于是主人便领着风水先生往村南自家地里去踏勘。当时正值麦收杏黄时节,当他们行至离主人家地不远时,主人突然停住脚步说:“先生,咱们别往南走了,先到村西地里看看吧。”风水先生奇怪地问:“为啥?”主人说:“我家村南地里有几棵杏树,树上有一窝斑鸠,你看那边斑鸠乱飞,怕是有淘气的孩子在偷摘杏呢。咱们这突然过去,若是孩子们受到惊吓,从树上掉下来摔着了可咋办?”风水先生听罢,把手中的罗盘一合,放入褡裢,向主人抱拳施礼:“掌柜的,您家这坟地不用看了,对您来说到处都是风水宝地,将来令尊令堂无论埋到哪,都必定子孙富贵,贤达多福!”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日行一善,善行一生。善念只要深入一个人的心中,哪怕经历万次灾难也不会磨灭。从葛繁和上面故事中怕惊吓孩子而绕道的主人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善事好事就在举手投足之间。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乐作好事、益事、善事的人更是不胜枚举。当然,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我们绝不苛求哪个人必须每天去做善事,但只要持之以恒地心存善念、始终保持一颗善心做人行事,同样能够善行一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向善而生、向善而行,如此,这世界一定会更加和谐和美好。

【作者简介】张延伟,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NgoN2wB8g2yegNDfc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