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原本一向平安无事的人工饲养繁育的乌龟被划入禁止交易的范围,一时间,龟市冷清下来了,一些业内人士担心,人工饲养繁育的乌龟被划入禁止交易的范围后恐怕会影响后续龟市的发展,龟市恐怕会迎来最冷“冬天”。
按照我的理解,人工饲养繁育的乌龟之所以被划入禁止交易的范围主要是由于此次疫情的发生跟人食用了野生动物相关,虽然目前相关部门还无法出具证明乌龟在此次疫情中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证据,但是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乌龟还是“躺”了这一枪。
安缘
有人开始担心: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后续国家会不会出台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人工饲养繁育的龟会不会被划入野生动物的范围?这会不会是龟市遭到抑制的开始?
安缘
关于这几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回答“会”与“不会”,而是要看疫情解除后国家出台什么样的配套法规。按照一位行业前辈的理解:“人工饲养繁育的龟属不属于野生动物,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什么是“野生动物!(定义清楚)”然后在定义的基础上才列出相关的野生动物的名录!”按照他的理解,如果人工饲养繁育的龟不在野生动物的名录中,则人工饲养繁育的龟依然是合法的,可以继续开发利用的,从这点来看,它并不会遭到法律法规上的抑制!但是,如果它被划入野生动物的范畴,则龟市受到的影响就会非常大,不是抑制那么简单了,而是禁止!
黄缘
那人工饲养繁育的龟被划入野生动物的范畴的概率大不大?按照目前国内成熟的规模化人工养殖体系、良好的行业生态以及拥有庞大的从业群体等多维的角度考虑,我个人觉得,人工饲养繁育的龟被划入野生动物的范畴的概率偏小,甚至不太可能!理由有三:
安布闭壳龟
一、我国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人工小规模养殖培育多品种龟了,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培育,目前国内的多品种人工饲养繁育的龟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的水平,据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做的统计数据(广东省2019年7月龟鳖养殖生产情况调查),全省龟鳖养殖存栏(压池存塘)总量8775万只,其中石金钱龟占比超过1/4,中华草龟占比将近1/4,三线闭壳龟37万只,其他品种的龟也在25万只以上,这只是广东省一省的统计数据,还没包括广西省的养殖数量,由此可见,两广的龟的总量是巨大的,养龟早已成为两广农业中的众多细化产业中的重要的产业链之一了;
黄喉拟水龟(石金钱龟)
黄喉拟水龟(石金钱龟)
二、经过这二三十年的繁育,多品种人工培育的龟逐渐丰富了宠物市场、食品种类以及人们的膳食结构,这是很好的行业生态;
三、龟市产业为社会提供了不少的劳动岗位,这对缓解就业压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这三个维度来评判的话,人工养殖繁育的多品种龟早以跳出“野生动物”的范畴了,它承载的是两广人甚至更多人的生计!
所以,我觉得,人工饲养繁育的龟被划入野生动物的范畴的概率不大,也就无所谓业内人士担心的后续的龟市发展或恐面临最冷“冬天”的忧虑了。
安布闭壳龟
PS:不过,有一点大家要明白,在现阶段,人工饲养繁育的龟被禁止交易,不能把它们理解成“野生动物”,因为禁令发布的初衷并不是针对龟市本身,而是出于疫情防控的目的!要明白:此时此刻,全国最迫切的需求是解决疫情问题,出台这样的禁令是担心出现新冠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与龟等其他动物交叉感染、病毒变异等问题,这会给国家增加很大的负担!所以,关于目前相关部门发布的禁止龟市交易的公告,我们要理解并支持!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的、彻底的控制时,我们做为养龟人,严格执行就对了!
黄喉拟水龟(石金钱龟)
黄喉拟水龟(石金钱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