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榜--系统性红斑狼疮
近日,某知名女星疑似长期受系统性红斑狼疮折磨而去世,一瞬间大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讨论也是越来越多,比如红斑狼疮是不死的癌症、红斑狼疮是治不好的、得了红斑狼疮就不能要生育了……
众说纷纭,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到底是什么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预防?患了该病后是否可以治愈?显然,关于这些问题大家仍然认识不够。
系统性红斑狼疮到底是什么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自身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典型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简单说就是体内出现了大量本不该出现的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会攻击健康的组织器官,首当其冲的就是皮肤、关节、血液、肾脏和大脑等,引起自身发生免疫反应。SLE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女性发病年龄多为15~40岁,女:男约为10~12∶1。
为什么会患系统性红斑狼疮?
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尚不清楚。
可能因素包括: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早期不典型的SLE可表现为:
1. 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皮疹(如面颊部形状似蝴蝶的红色皮疹,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的皮疹尤其是日晒后出现皮疹)、网状青斑、雷诺现象;
2. 抗炎退热治疗无效的反复发热;
3. 反复发作的非致畸性多关节痛和多关节炎;
4. 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胸膜炎、心包炎;
5. 严重脱发、反复口腔溃疡;
6. 肾脏疾病或持续不明原因的蛋白尿(尿中出现泡沫增多现象);
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溶血性贫血;
8. 不明原因的肝炎;
9. 反复自然流产;
10. 深静脉血栓形成或非高危人群出现卒中发作等
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症状不典型,且表现得多种多样,因此如果同时出现以上多个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后该如何治疗?
目前来说SLE没有根治得手段,总体治疗原则是早期、个体化治疗,最大程度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对器官损害;预防、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羟氯喹、 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
对于无禁忌得患者,推荐长期使用羟氯喹作为基础治疗,但是服用该药期间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能否生育?
1.所有育龄期SLE患者无论有无生育需求,在计划妊娠前均应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以避免非计划妊娠。有生育需求的SLE患者应常规接受孕前咨询及妊娠风险评估。
2.SLE 患者在同时满足下述条件时方可考虑妊娠:
- SLE 病情稳定≥6个月;
- 口服泼尼松≤15 mg/d(或等效剂量的非含氟类糖皮质激素);
- 停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雷公藤等)至所需时间;
- 24 h 尿蛋白定量≤0.5 g且无重要脏器损害。
3.女性SLE患者在备孕期应停用沙利度胺、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来氟米特等药物,其中沙利度胺、甲氨蝶呤和吗替麦考酚酯应停用3 个月,环磷酰胺应停用6个月。来氟米特可经肝肠循环被再吸收,停药后2年方可自然消除,因此建议应用螯合剂消胆胺(8 g,3 次/d,连续11 d)清除后停药6 个月方可备孕。
4. 男性SLE患者在备孕前应停用环磷酰胺至少12周,停用沙利度胺至少4周。男性SLE患者在备孕期推荐使用的药物为羟氯喹和硫唑嘌呤。
5.如果无禁忌,推荐妊娠全程使用羟氯喹进行治疗,如果出现疾病活动,可选择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A、他克莫司进行治疗。
红斑狼疮本身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红斑狼疮患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规范用药:千万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的用量,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即使是病情发生明显的变化,一定要在专科医生得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并做到定期到门诊复查。
2.非药物管理:
审稿专家: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石琪
作者: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徐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