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发钱!管清友建议:发钱,不要消费券!阻止的人存在2个误区

2023-12-11   财说得明白

原标题:直接发钱!管清友建议:发钱,不要消费券!阻止的人存在2个误区

为什么拉动消费这么难?

各地搞了一轮又一轮的消费刺激,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意义?

真正的专家开口了不能再发消费券,要直接给老百姓发现金。

这一招才是真正的大招也只有这一招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又差不多到年底了,又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但是很多地方都不得花尽心思想办法搞消费刺激。

没有消费刺激,老百姓很有可能干脆就不消费。但是有消费刺激,对于整体消费真的有帮助吗?

每一次地方政府发放了消费券之后都会有一系列的数据表明,在刺激之下消费涨起来了。

但实际上我们看一看全年度的数据就发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并不高。既然消费刺激有效,为什么这个数据上无法反映呢?

这说明发放消费券,只是让大家把消费集中到了这个时间段而已。消费刺激之前消费低刺激之后消费同样低迷所以才出现了全年下来,全国下来消费总量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

这也是管清友提出的建议中重点提及的要给老百姓发现金,不要发消费券反而可以考虑用特别国债的方式。

他的这一建议是近两日在企业高峰年会上接受专访时提出的看来他的这一个建议,真正的找准了发力点。

不过也有人说发钱也没用因为在这之前已经花了很多钱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确实,近年来,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货币增发,其中今年的M2总量更是增加了22万亿。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的货币增发并未能有效刺激消费

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些资金并没有真正落到普通消费者的手中。虽然货币增发的初衷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提振消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金流向却主要集中在特定领域,比如钱都存在银行了。

而且还不是存在老百姓手中因为上一个月的金融数据表明住户部门的存款下降了,但是整体的人民币存款增加了。

说明钱存在银行却是存在企业单位等非个人的账户上。

这导致了资金与消费者之间的脱节,普通人很难从中获得实质性的收益。

此外,尽管货币增发量较大,但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严格以及信贷市场的不畅也限制了资金的流动。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将资金投放到相对安全和稳定的领域,这导致了普通消费者难以获得低成本的贷款,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老百姓要贷款没问题,申请房贷吧肯定能批。但问题是现在老百姓不愿意背负房贷了。

这就是矛盾。

对于向老百姓发放现金,有专家担心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认为市场供应的钱增多了,物价也会上涨。这是另一个常见的误区。

然而,我们应该正视当前的经济形势,尤其是连续两个月的CPI已经出现负值了。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过多引起的。然而,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是通缩,这可能导致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恶化,进一步抑制消费和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向老百姓发放现金可以起到双重效果。

首先,增加个人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老百姓手中的钱多了,他们更有可能增加消费支出,推动经济复苏。

其次,这也有助于避免通缩。当市场需求不足时,企业为了促销可能不得不降低价格,导致物价下跌。然而,通过增加个人收入,可以提高消费者需求,使企业能够维持合理的价格水平。

所以管清友提出直接发钱的建议时我们不应该太多的质疑而是应该尽快的将这一个建议变成行动。

PS:既然看到了这里,请您给本文“点赞”,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