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行业部分本土品牌正在逐渐完成国产替代

2023-06-14     普华有策

原标题: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行业部分本土品牌正在逐渐完成国产替代

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行业部分本土品牌正在逐渐完成国产替代

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行业的消费主要与居民生命健康密切相关,需求刚性较强,与经济周期不存在直接关系,经济周期性波动不会对该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地域性结构特征上看,由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人口、人才集中和高等级医疗机构数量多的特点,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相对较多,区域竞争优势明显。随着疼痛治疗理念的逐渐普及,我国疼痛治疗领域医疗器械市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我国疼痛治疗理念引入时间较晚,我国企业相比于国外的疼痛治疗领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不过随着国内部分领先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成为疼痛治疗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伴随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疼痛治疗市场的规模也会逐渐扩大。

1、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行业竞争格局

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的国产替代程度日益提高,部分优秀的本土品牌正在逐渐完成国产替代。如射频热凝电极、射频控温热凝器、射频热凝套管针、医用臭氧治疗仪等疼痛治疗设备及相关耗材,国内外资品牌与国产品牌共存,国产品牌逐步拓宽市场份额,形成进口替代。

2、疼痛治疗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疼痛是由于组织损伤或者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经验,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与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并称五大生命体征,是用以判断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主要指征。根据持续时间可将疼痛分为:短于一个月的急性疼痛、一到六个月之间的亚急性疼痛和三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

根据原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规定,疼痛科主要围绕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服务,ISAP 将慢性疼痛定义为超过 3 个月或在创伤愈后持续存在的疼痛,主要包括颈椎病、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肩周炎等。慢性疼痛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资源消耗和生产力损失。作为当今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慢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就有麻醉科医生开设疼痛门诊,其英文为 Pain Management,因此疼痛科在译为中文时常被译为疼痛管理。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国外许多医院相继开设疼痛科室,建立疼痛研究治疗中心。1976 年国际疼痛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疼痛学科正式进入大众视野。疼痛科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多种边缘科学中与疼痛有关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技术,涵盖了患者教育、疼痛评估、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和监测等环节,是一门具有疼痛学科的自身理论和诊疗技术体系,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疼痛治疗方法通常可分为医疗器械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医疗器械治疗方式借助疼痛治疗设备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方式是疼痛治疗的最主要方式,主要药物包括麻醉性镇痛药、抗惊厥药、偏头痛药、抗抑郁药物等,其中 49%为阿片类止痛药,不过使用药物治疗存在药物耐受和药物成瘾风险,因此采用医疗器械解决疼痛的比例越来越高。

疼痛治疗设备是用于帮助患者缓解或减轻疼痛症状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利用物理疗法或其他非药物疗法来有效治疗疼痛。常见的疼痛治疗设备包括电刺激设备、射频治疗设备、激光治疗设备等。尽管这些设备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都旨在帮助患者缓解或减轻疼痛,促进其恢复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在医疗实践中,疼痛治疗设备通常会进行结合使用,以提供更全面有效的疼痛治疗方案。

3、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行业技术水平

疼痛治疗设备行业涉及医用材料、信息、通讯网络、仪器仪表、电子、微电机系统、先进制造等众多领域,属于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全球及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给中国本土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已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经过近年的发展,国内企业已能生产绝大多数常用医疗器械产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医疗器械厂商的数量己经超过了欧洲、美国厂商的总和,尤其在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上,国内已经拥有全球领先的生产制造能力。但在高端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市场,中国本土企业与欧美厂商相比仍存在差距。

4、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行业壁垒

(1)准入壁垒

疼痛治疗行业涉及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其研发、生产、销售等与产品相关的环节受到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严格约束。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企业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产品注册等相关许可才能在国内开展经营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疼痛治疗产品的监管要求不同,企业需要遵循相应的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取得市场准入不仅需要满足较高的产品质量要求,还需要投入研发、检测、临床评价、注册等费用,并且通常还需要较长的认证周期,因此该行业对于新进入者存在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

(2)技术壁垒

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行业是一个高新技术领域,涉及医用材料、电子、信息、通讯网络、仪器仪表、微电机系统、先进制造等众多领域。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因为核心技术的积累和技术成果的转化需要长期投入,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疼痛治疗需求的增长,医院和患者对疼痛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行业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企业需要掌握相关底层技术以支撑产品研发和成本优化,进一步提升新进企业进入本行业的技术壁垒。

(3)渠道壁垒

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产品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营销渠道的搭建和管理是业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国内医疗机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广泛,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需要长期积累。此外,疼痛治疗产品的营销团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产品的销售经验。新进入者很难快速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成熟的营销团队,因此疼痛治疗行业具有较高的销售渠道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疼痛治疗设备及其配套耗材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9005fde3e2bc522f19ec66ea2af5d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