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开采与冶炼行业的主要壁垒构成及中国对铜的需求旺盛

2024-01-18     普华有策

原标题:铜的开采与冶炼行业的主要壁垒构成及中国对铜的需求旺盛

铜的开采与冶炼行业的主要壁垒构成及中国对铜的需求旺盛

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行业,企业经营业绩与有色金属价格高度相关,铜产品售价与国际市场价格挂钩,国际铜价又受到全球宏观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如通货膨胀、汇率、石油价格、政治局势)的影响而不断波动。因此,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通过套期保值锁定固有利润,规避和减少由于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是铜行业企业的重要经营方式。铜行业终端需求领域较多,既涵盖汽车制造及交通运输等制造业领域,也包括电力建设、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还涉及消费类电子电器等居民消费领域以及投资避险等金融投资领域。其市场需求不仅受工业制造、居民消费、政府投资等实体经济因素影响,还受到金融投资等虚拟经济因素影响。

1、铜的开采与冶炼行业主要壁垒构成

(1)资质壁垒

我国对有色金属矿山的开发利用实施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矿山企业进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需取得《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进行有色金属矿山开发利用则需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涉及爆破作业需取得《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涉及取用地表或地下水资源需取得《取水许可证》;涉及污染物排污需取得《排污许可证》。

(2)资源壁垒

铜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资源储量是决定有色金属采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国内大型有色金属矿山通常被国内大中型企业控制,且大中型企业通常拥有一定数量的探矿权,这些探矿权为其以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获得一定数量的资源储量较为困难。

同时,不同矿山企业所拥有的矿山在原矿品位、规模、成矿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矿山企业在生产成本及生产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矿山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与竞争地位。拥有品位高、规模大、成矿条件好的矿山是有色金属采选企业成为行业优势企业的先决条件。

(3)资金壁垒

首先,铜的开采与冶炼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生产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生产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或自制设备、土地,建设厂房及技术研发。其次,铜生产企业还需要外购铜精矿或铜中间品作为原材料,由于运输及生产周期较长,存货在生产企业总资产中通常占比较高,资金占用较大。最后,铜价的波动容易对于铜生产企业的短期盈利造成影响,在铜价下跌时,企业会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因此资金充裕的铜生产企业才能够在铜价下跌时维持正常运营。

2、影响铜的开采与冶炼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我国目前铜矿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为保障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安全,建设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有色金属产业成为我国政策扶持的重点产业。

2005 年以来,我国逐步提高铜采选、冶炼加工行业准入门槛,鼓励行业整合和重组以加快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部分资金实力不足、技术较为落后的企业被挤出市场,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2009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按照互利共赢原则,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对有色金属骨干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对符合产业政策与环保、土地法律法规以及投资管理规定的项目,以及实施并购、重组、走出去和技术改造的企业,在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以及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2016 年 10 月工信部发布《有色金属工业规划 2016-2020 年》,提出“将大型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深边部资源勘查技术、数字化矿山开采技术与装备、低品位多金属及难选矿资源高效选矿技术等”列入技术创新重点。2019 年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将“有色金属现有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紧缺资源的深部及难采矿床开采”、“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炼技术开发”等有关有色金属产业列入鼓励类。

(2)中国对铜的需求旺盛

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拉动有色金属需求。2022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要求到 2025 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未来城镇化率的提升,对投资的带动效果显著,对房地产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对铜的需求主要为电力、通信等行业,铜和铜合金是电力和通信行业中线缆的重要部分。房地产行业对铜的需求主要在于管道、建筑建造等方面。因此,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将一定程度支撑对铜等有色金属的需求。

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消费类电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有助于提振对铜等有色金属的消费。2020 年 11 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正式通过,指出未来 15 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从技术创新、制度设计、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步伐。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分别同比增长 96.9%和93.4%。产销量创历史新高。随着电子科技消费级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国家政策推动,消费电子市场终端产品领域在市场容量和品类广度上不断发展延伸。

(3)采选企业优势明显

我国铜精矿严重依赖进口。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精矿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我国有色金属精矿供应缺口持续扩大,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国内铜金属市场属于卖方市场,位于上游的铜金属采选企业依靠其基础性资源而获得优势地位,铜金属采选企业的市场供给能力将会极大地影响下游冶炼、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阻碍铜的开采与冶炼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对外依存度高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统计,截至 2022 年末,全球铜矿资源可经济采出的储量为 8.90 亿吨,智利以 1.90 亿吨的铜矿资源储量居于全球首位,澳大利亚、秘鲁、俄罗斯和墨西哥的铜矿资源储量均超过 5,000 万吨,中国铜矿资源储量约2,700 万吨,占全球总储量 3.03%,世界排名第九,铜精矿年产量占全球 8%,然而我国 2022 年精铜产量达 1,106.2 万吨,占全球的 43.1%,精铜消费量占全球56.3%。铜精矿产量和冶炼产能、消费能力极度不匹配,决定了我国需要大量进口铜精矿来补充产消缺口。

全球铜矿供应市场处于相对垄断状况,智利国营、必和必拓、嘉能可等国际铜矿巨头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国际铜矿巨头可利用其垄断地位对铜的产量和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影响我国铜行业的发展。

(2)环保成本不断上升

铜的采选、冶炼过程对环境存在一定污染,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升,铜生产企业面临越来越高的环境保护成本,环境保护成本推高铜价,也会减少下游需求。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铜的开采与冶炼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十四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42f77d92eccf31a028582d1fff1bd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