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一座水库水位突然下降,这一现象顿时引起当地百姓和政府的注意。
不久后,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水库中露出大量佛像,人们对此事更加好奇,当地文物部门得知后第一时间赶来,经过大量的勘测和分析后,专家神秘地说道:“这些东西来历可不小。”
江西这座水库为什么会突然水位下降呢?露出的佛像来历如何呢?为什么它们此前一直被淹在水中呢?
佛头下的古镇
2016年,江西地区发生重大旱情,这一自然灾害一直持续了几个月,省内不少河流与湖泊都受此影响而干涸甚至断流,其中大型水库洪门水库水位严重下降。
某一天,一位路过的村民路过洪门水库,正要感叹旱灾无情时,水库中央一个硕大的佛身头像出现在水面上,村民看到后十分惊恐,他赶忙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
村民们看到水面上露出的大量佛头时,都以为是干旱导致佛祖显灵,纷纷前来祭拜,这一行为当然是迷信的表现,佛头露出的原因很快被专家发现。
为阻止村民们的迷信行为,当地政府立即将此消息告知文物部门,几位专家随即前来勘测,这次勘测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最终的发现却不负人们的努力。
起初,勘测人员发现水库虽然水位下降,但这也仅仅将佛像的头部露了出来,佛像的头部以下依旧浸在水中,洪门水库储水量巨大,靠抽水等一些简单方法使佛像现形几乎不可能。
多番讨论后,勘测人员最终决定只能先靠潜水勘测的方法判断出佛像群的规模和数量,经过大量时间的勘测,一个完整的建筑群模型缓缓呈现在众人眼前。
原来,洪门水库下是一处古代的建筑残骸,这一建筑群原名叫硝石镇,这座城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硝石镇本是当时赣闽边境的交通要塞,城镇因此成为当地的商贸集散中心,到鼎盛时期,这座城镇成为当地的金融中心和文化交流聚集地。
硝石镇依河而建,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这样优越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经济一度十分繁荣。
通过对当地历史和县志的研究,专家们又发现,由于长时间的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这座小镇在之后由盛转衰,最终成为一座废城。
更惊人的结果
随着水下探测的不断深入,勘测人员又进一步发现这些佛像群的来历,作为古代经济重镇,硝石镇自然不可能拥有如此规模庞大的佛像群,因此这样的现象最终导向一个结果,那就是这里本是某个朝代的大型家族墓葬群。
专家们对此做出了大胆的假设,硝石镇荒废后,人们在这里建立墓葬,但由于墓葬群常年无人打理,又经过一段时间后,废城逐渐开始蓄水,将佛像群彻底淹没。
后来的事情变得有迹可循,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当地生活和发展,政府选中此地并建立水库,佛像群似乎再无重见天日之时。
深入勘测后,专家们发现佛像群是这个家族的陪葬,如今发现大量佛像,足以证明这个家族曾经辉煌的历史,也隐隐表明这个家族墓葬群极有可能发掘出极有价值的古董,这对江西历史和中华民族发展的研究有推动性的作用。
最终,专家们认定这处墓葬正是明代时期的一位藩王的墓葬,藩王是明朝皇帝的皇亲国戚,作为皇室成员,藩王的墓葬自然与普通官员的墓葬不同,应当是极尽奢华,并且由于这是家族墓葬,通常合葬着几代藩王,陪葬物品的价值之大不言而喻。
水下的辉煌
此时,对水库的处理和对佛像群的发掘成为一大问题,洪门水库建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保证当地村民们的日常用水,甚至保证整个江西人民的不间断用水。
因此,为考古而摧毁一座水库,对当地人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正值旱灾,人民的需水量更大,这个方法不可能实施,专家们只能另谋他法。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被掩埋于地下的城市、墓葬数不胜数,同时,被浸泡在水中的古迹也非常多,其中,另外两座水下古城与如今发现的硝石镇并称三大水底千年古镇。
其中的一座古镇是明清时期的文渊狮城,这里不仅有古塔、书院等古建筑,还有历代的墓葬。
近代人们发现并潜入水下勘测时,发现文渊狮城虽沉入水底数百年,但大部分古建仍完好无损,城中墙壁屹立不倒,院内雕梁画栋,城门依旧可以推开,门前石狮经过流沙和流水的侵袭仍栩栩如生。
另一座古镇贺城已有记载千年的历史,该城还在阳光下时,唐宋大家都曾在此地游览山水,领略风土人情,并留下许多墨宝,朱熹在此留下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成为结合科学和美的千古名句。
这三座古城潜水的原因都是因为新世纪水利建设,它们在近代被淹没在水中,使许多历史和文物也相继被掩埋,并且由于水库难以移除、对当地有极大影响,前两座古城至今都还在水中,研究人员采用着潜水探测的方式。
结合人们以往的考古方式,研究人员只好继续潜水探测,可以预见的丰厚的探测成果让每个人都很兴奋,但最终,探测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很失望。
经过长时间的潜水探测后,探测员发现墓葬群曾被大规模地盗墓,这表明很多重要的陪葬品都已经丢失。
不过由于盗墓贼仓促的盗墓,仍有许多物品得以留下,探测员发现大量的玉器、丝绸等,它们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仍展现出当时初被能工巧匠制成的精巧和光泽。
硝石镇的传说和发现随后传遍了全国,一时间,无数考古爱好者和佛教信徒前来拜访,不少人在露出的佛头前跪拜。
当地的经济虽然因旱灾受到极大损害,百姓却因祸得福,古城的发现使当地的旅游业大大发展。
直到今天,水下考古的工作仍未结束,前来瞻仰水中佛像的游客也络绎不绝,一座水库因此成为一处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