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前几天,和Joy妈妈聊天,她是妈妈圈中出了名的“毒舌派”,领教了!
凤梨小姐:有没有发现当妈以后,时间不够用,连看的书都少了?
Joy妈妈:没有啊!我天天看绘本!
凤梨小姐:你有多久没去影院了?我连最近在上映什么片都不知道。
Joy妈妈:你听我讲。北京看一场电影均价40块,按未婚未育时的看片节奏,每周约会至少看1部!自从生了娃,没时间去电影院了,但是我发现,省下的钱,可以买“贵妇面霜”啦!毕竟……总熬夜挺伤人的不是吗?
凤梨小姐:竟然……很,有,道,理!
老天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
做了家长以后,照顾孩子、承担家务……用在自己身上的可支配时间急剧缩减。
缩减到什么程度?
凤梨小姐我,连面膜都从“20分钟纸敷膜”变成“无需水洗的睡眠面膜”了!
尽管大家的时间都变得紧巴巴,现实看起来却有些“不公”:
有的人把24小时的效能发挥到了极致,全职妈妈做成了育儿领域KOL。
有的人却每天都忙得像条狗!
哦!不,狗应该没有这么累。
凤梨小姐从来不想说什么怨天尤人的话,比如“人家命好,老公管事”……
只想问一句:你这么辛苦,自己知道吗?
我的意思是: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每天忙忙碌碌,还被老公吐槽,“不就在家带个孩子吗?”就问你心里委屈不委屈?!
再仔细想想:我都忙成这样了,为什么老公不体谅?家里一团糟,孩子不省心?
时间都去哪儿了?
提到“时间管理”,你可能或多或少听说过四象限法则、韵律原则、帕累托法则,书店最显赫的位置也总摆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番茄工作法》《拖延心理学》……
尽管大多数是为了提高职场工作效率而设计的,凤梨小姐尝试抽丝剥茧(边学习边自省),为大家从中找到一些“时间管理”的灵感。
“四象限法则”把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分成4类:
1 “重要且紧迫”
孩子出现身体不适,要去医院;
孩子拉粑粑了,得赶紧冲屁股;
孩子肚子饿了,要马上做辅食;
工作deadline到了,领导在催促……
2 “重要但不紧迫”
秋冬季来了,孩子呼吸系统不太好,寻思着装个新风系统;
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入园,可能得为他先选个早教班;
明天老公生日,要为他订蛋糕和餐厅;
这个客户很优质,我得搞个漂亮的方案……
3 “不重要但紧迫”
快递在敲门;
洗衣机提示衣服洗完了,得赶紧晾,不然一股味儿;
水壶的水烧开了……
4 “不重要且不紧迫”
朋友圈里,大家又更新什么了?
明知有些小说无聊又没营养,但就是很上瘾;
这个电视节目真的好好看,哈哈哈哈……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件,分类可能不一样。
比如“洗内裤”,身在干燥北京的我认为,“不重要且不紧迫”,毕竟晾一会儿就干了;但对处在梅雨季节的南方朋友来说,显然“重要且紧迫”,否则内裤要不够穿啦!
猫主子打碎花瓶这种事,以前“不重要且不紧迫”,“你站住!先让我撸一把占个便宜再说!”现在却变得“重要且紧迫”了呢!毕竟,要赶在另外一个“主子”划破手之前,赶紧拾掇一下!
(看你这么美,当时是原谅你啦!)
其实,分类不同不要紧,“四象限法则”传递的基本逻辑是:要诊断自己的时间!
分好类以后,要尽可能多的去做重要的事情,少做(或优化)不重要的事情。
太多“重要且紧迫”,会让人感觉“压力山大”。“重要但不紧迫”提前规划好了,“重要且紧迫”的压力就会减小,所谓“未雨绸缪”。
翻译一下,便于理解哈!
秋冬季节来了,空气污染可能会加重,为了避免孩子咳喘严重,要赶紧去医院这种“重要且紧迫”事件的发生,我需要考虑安装新风或空气过滤系统。
时间,这样“挤”最高效!
“诊断自己的时间”是第一步,它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每天都在瞎忙些什么”!
比如,凤梨小姐悲催地发现:在过去的2小时里,我应该专心写这篇文章!然而:
我接过2个推销电话,是早教中心打来的,和他们各自聊了3分钟左右;
顺手看了10分钟新闻,转发了3个感兴趣新闻分别给闺蜜、同事和老公;
他们陆续反馈观后感,我又打断码字思路,和他们互发了一会儿表情包;
同事点了下午茶,分享来优惠券,想了想,我点了一份麻辣烫;
打开网页查资料,右下角弹出我感兴趣的产品广告,我点开了……
坦白讲,孩子上早教,是我的近期计划;肚子饿了点外卖,也是刚需。
求:以上哪些事件可以合并?哪些事件应该提前规划?哪些事件应该取消?
凡事有计划
如同写文章先搭框架能够提升效率,自驾游规划路线能减少迷路的概率,“计划”是对接下来的一天(或一周)做总体安排。
计划能减少犹豫不决,降低决策成本。
大清早,本来给孩子准备早餐,自己再洗漱已经够兵荒马乱的了,万一孩子再“突发”拉粑粑,一通折腾以后,把空调遥控器当做手机带去上班也不是没有过。
因此,短期计划应该至少包括:
- 明天是什么天气?孩子穿什么衣服合适?
- 明天我穿什么衣服上班?配哪条项链?什么颜色的鞋子/包包?
- 明早为家人准备什么早餐?南瓜粥要现在就用BB锅煲上吗?
- 今天我应该先完成什么工作?趁状态好,先把最难的“骨头”啃了?
- 规划好近两天的菜谱,梳理根据现有食材还能组合出什么菜肴?
- 提前一周预约好周末的亲子活动,能在线预约门票的,不现场(临时)购买……
这么一来,是不是觉得生活顿时有条理多了?
尤其对天秤座的人儿来说,计划简直是福音啊!
做点儿减法
既然觉得每天忙得像只陀螺,不如把以前“杀时间”的事情,做一些删减吧!
最粗暴的就是减少“睡懒觉”(宝宝年幼,觉不够睡的妈妈除外),其他还有不刷长剧、不做指甲、不玩网游、少刷朋友圈……
还有,刚才我提到“打开网页查资料,右下角弹出我感兴趣的产品广告,我点开了……”,网购,绝对是时间黑洞!
比如,你的日常很可能是这样的:
为了买一瓶婴儿洗衣液,反复查看测评,再比较各APP报价,系统推荐了“你可能还喜欢的同类产品”,你又比较了一番,然后,为了“满减”凑单筛选一堆有的没的……
一瓶婴儿洗衣液而已,能选一个小时!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以前就是——酱紫的!
现在么?
身边都是“育儿达人”,妈妈群里一堆“智慧大脑”,什么好用直接问大家!
为了省几块钱差价,搭上1小时,还买了一堆“有的没的”,不划算。
有舍才有得
前几年流行一本书,《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
作者吉田穗波,一位日本妇产科医生,养育2个年幼女儿同时怀孕1个孩子,用半年时间完成从申请入学到被哈佛录取,又在哈佛留学期间怀第4个女儿,两年时间顺利从哈佛毕业拿到硕士学位……
作者用很大篇幅阐述:比起和老公争论不休“谁付出更多”,“家务如何分担”,不如请人帮忙,既利于夫妻感情,也能专注于思考“省下的时间能做什么”。
凤梨先生曾经建议,“你平时工作挺累的,周末就不要做饭了,叫外卖或者出去吃。”
向来节俭的凤梨小姐丝毫不领情,“每顿都出去吃?太浪费钱了。”
“那在家吃得简单点,粥配小菜就行。”
“不行!孩子必须要营养均衡。”
然后,我的日常成了这样:平时下班回来,我在忙着给mini做饭;周末在家,mini巴巴儿地让妈妈抱、等着讲故事,我仍然在勤奋地做饭、擦洗油烟机……
哦,从公司带回家的书,从来没有机会翻过。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为了做饭,mini大哭要“抱”的时候,我心烦意乱,对着她一通训斥,事后还要花费时间安抚她的情绪;为了擦洗油烟机,我没法给mini讲故事……后来,凤梨先生看不下去了,“自作主张”每半个月请家政做一次大扫除,2小时60块钱。
我因此省下的时间,陪孩子,也自己看书写字,偶尔做点羞羞的事情,“值!”
日常的家务,每天收拾一点点,没有太干净,也不会邋遢,这就是生活啊!
当然,每个人对“得”与“失”的衡量不同。“有舍才有得”的本意是:不要追求所谓“完美”,对自己宽容一点。
学点小窍门
吉田穗波的极致“时间管理”,一般人会觉得很有压力,“我又不想考哈佛”。
嗯,我也不想。(说得好像想考就能考上似的)
我采访了身边的一些同事,发现大家都有自己的“花式省时”小窍门,其中,堪称“达人”的,便是大家所熟知的编辑——王小妞啦!
简直是妙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没有?!
依次类推,你还可以这样做:
【饮食类】
- 多用水煮、清蒸、隔水炖,省时省事,食材营养不流失;
- 储备少量高汤、肉丸,忙时解冻变辅食;
- 高压锅预约各种焖饭,营养全面又美味……
【日常类】
- 衣物多买百搭款,个人风格鲜明,节省搭配精力;
- 洗澡抹完护发素,等待的同时,顺手清洗贴身内衣;
- 洗碗的时候,听在线学习音频;
- 购物提前列清单,能网购不去商场……
那么,“身经百战”的你有什么时间管理的战术呢?欢迎留言给我们。
小编说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吉田穗波
前几天,mini问我:“妈妈,你是超人吗?”
我说,“宝贝,为了你,我可以是。”
相信你的答案也和我一样。
为每一个超人妈妈,点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6n5bG4BMH2_cNUgzA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