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众生的地球”免于危机,一份行动指南和全球倡议| 读书有感

2024-05-05   中国绿发会

原标题:让“众生的地球”免于危机,一份行动指南和全球倡议| 读书有感

刚刚过去的暑假,我读了《众生的地球》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们呈现了一幅关于我们栖息的地球未来几十年的画面。这本书由21世纪变革经济委员会(21stcenturyTransformationalEconomicsCommission)和系统分析与建模团队的合作成果,主要作者包括桑德琳·迪克森-德克莱夫(SandrineDixson-Declève)、欧文·加夫尼(OwenGaffney)、贾亚蒂·戈什(JayatiGhosh)、乔根·兰德斯(JørgenRanders)、约翰·洛克斯特劳姆(JohanRockström)和佩尔·埃斯彭·斯托克内斯(PerEspenStoknes)。花了一个星期读完,有所思、有所得,不吐不快。

(图源:绿会融媒)

未来在哪儿?我们的子孙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本书首先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种迫切感,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和社会危机的严重性。作者们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深刻根源。他们指出,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将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描述不可不谓坦率,令人震撼,但也激发了我们采取行动的动力。我们不禁要思考: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危机?

第二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本书的强调合作,通过合作来为解决复杂的全球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们来自不同领域,这种多元的视角为他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解和创新的解决方案。纵观全书,他们多番反复的强调合作精神和跨学科的方法——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人类才能应对这些紧迫的问题。

此外,这本书强调了行动的迫切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问题的书,还是一份行动指南(顾名思义,它的小标题用的就是“生存指南”这四个字)。作者们呼吁每个人都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强调了个体的力量和责任,敦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转型”的一部分。

总体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告诉我们问题有多严重的书,还提供了希望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它为我们勾画了一个可持续和公正的未来,同时提供了实际的工具和策略,以实现这一愿景。这本书让我深刻思考,同时也激发了我的行动意愿。

读完《众生的地球:人类的生存指南》后,我深感震撼和鼓舞。我一直觉得,大学生就应该多多读读这类通识作品。我们虽然有各种专业、行业,但是我们应该站到更高的一个角度来看到我们人类的未来、并以此来反思我们能做什么。我认为,《众生的地球》这本书应该列入我国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它不仅关注了科学和环境问题,还深入探讨了社会不平等和全球性挑战。因为通识教育的培养人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广泛的、全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多领域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全面人才。这种教育追求的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通识教育旨在让学生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专业领域的狭隘知识,而是能够理解和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和全球性议题中。对于处在踏入社会之前的大学生来说,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并培养全球公民意识。而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新时代文明的地球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养。

这本书是一份有力的警示,同时也是一份行动的号召。它向我们展示了我们面临的挑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希望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一本值得花时间去认真地读一读的书,不仅对决策者具有指导意义,对每个人都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我也希望,在大学通识教育的书籍推荐名单中,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好书。

文|沈一杭

审核|Daisy

排版 | angel

长按识别,加入中国绿发会【月捐人计划】

成为为地球、所有物种发声的【绿色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