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野最精锐的9兵团都拦不住陆战1师?老兵的回答令人泪目

2024-01-17   三目史官

原标题:为什么三野最精锐的9兵团都拦不住陆战1师?老兵的回答令人泪目

1950年12月2日,美第7步兵师北极熊团在新兴里被志愿军27军全歼,至此东线地美第10军开始全线动摇了,麦克阿瑟命令各部向咸兴撤退。位于惠山一带的第7步兵师主力迅速南侧,在长津湖一带被分割包围的陆战1师的各部先向下碣隅里集中,之后在美第3步兵师的接应下向南突围。

12月2日,柳潭里的美军第5、7团主力以及配属炮兵团开始向南突围,柳潭里美军的目标就是前往下碣隅里,与那的美军会合。

柳潭里到下碣隅里只有一条公路,死鹰岭位于这条公路上的重要制高点,是小白山地区群山中海拔1519米的高峰。由于山顶一带的怪石向东延伸如同尖锐的鹰嘴,故名死鹰岭。

27军的具体作战部署如下,令麾下79师从柳潭里以西进攻,第94师从北面进攻柳潭里,我军的作战预想是,第79、94师在后面赶,59师在前面堵,到时候把南逃的美军全部围困,争取在运动中将其穿插围歼。

59师血战死鹰岭

12月3日,激烈的死鹰岭争夺战爆发,美军以50余架飞机为掩护,利用坦克群开路,开始向死鹰岭阵地发起总攻。死鹰岭上的志愿军勇士,冒着零下30℃的严寒,已经连续奋战几个昼夜,冰雪冻裂了手脚,粮食弹药补给都已濒临崩溃。

首先顶不住的就是59师175团阵地,在美军的猛烈炮火轰击下1419、1229高地均失守。坚守主峰 的第 177 团 60 余人连续打退敌人 8 次攻击。战至 15 时,终因连日作战,弹药不济,冻死、饿死减员较大,阵地最终被美军突破。

可是当听到177团的汇报时,刚才还怒发冲冠的戴克林一句话也不说的愣在了原地。

一枪未开的这个连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2营6连,他们还有个名字——冰雕连,全连125名战士除了一名通讯员以及一位掉队的伤员以外,全部活生生地冻死在阵地上,战士们死的时候还保持着战斗埋伏的状态,时刻准备着打击前来的美军。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其中损失最严重的就是79师,减员已经超过五千人,以及临时配属给27军的59师同样也是损失惨重。更为严重的是部队的补给问题越来越严重,一线作战的部队都没东西吃了。

而此时的美军可是能大缓一口气了,因为他们在下碣隅有充足的补给,美军士兵每天都能喝上热饮,吃上火鸡。而我们战士此时能得到个土豆都高兴的不得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在下碣隅有一座机场,通过运输机可以源源不断的运来粮食与弹药,同时还能把伤员运出去。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12月1日美军通过机场运送伤员311名,12月2日,960人;3日,464人;4日,1046人;5日;1850人。前前后后美军在不到五天的时间内就成功运送伤员四千余人。(看到这,小编也是感叹,掌握制空权是多么重要呀,虽然下碣隅里美军已经被死死围住,可是他们的飞机还是能够大摇大摆的从下碣隅飞来飞去,我们拿他们没一点办法。)

把伤员运走后,下碣隅美军剩下约1万人,分别编入第5、7陆战团,在12月6日拂晓,下碣隅的美军开始对富盛里发起全面进攻,采用的还是老办法,利用坦克群开路,天上飞机不间断轰炸,以第7陆战团为先锋、第5团殿后。

在美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之下,58、60师已经难以支撑,再加上位于古土里的美军陆战1团也配合出击,共同夹击58、60师,眼看阵地就要被突破,终于在12月6日夜26军的76、77师赶到战场,接手58、60师阵地,准备利用夜色发动夜袭。

志愿军老兵回忆说:当美军发现自己前后左右都有志愿军,陷入了四面包围的境地时,恐慌的不得了,纷纷后撤逃跑,实际上大多数志愿军战士已经只能喊而跑不起来了,因此美军才能大部分逃走。要是每个战士多发几个土豆,美国佬都不可能就这么溜了!

最后美军陆战1时突破的隘口,虽然在下通里受到志愿军89师的阻击,但是依旧是未能挡住美军,加上有第3步兵师的接应,最终成功逃脱,在兴南港乘船逃跑。

结语:虽然志愿军未能全歼陆战1师,但是长津湖战役依旧给予陆战1师、美7师歼灭性的打击,在战略上取得了成功,志愿军先烈们用生命的代价粉碎了帝国主义的野心,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军人的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