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廖承志社长风趣幽默主持婚礼,为什么会引来争议和批评

2024-08-06   三目史官

1946年7月,中共中央任命廖承志为新华社社长。此时的廖承志人还在南京中共代表团工作。1946年9月,廖承志回到延安,正式出任新华社社长一职。

新社长不同凡响的出场

9月初的一个上午,廖承志来到清凉山,以社长的身份和大家见面并主持第一次社务会。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大家早就熟知廖承志的大名,知道出身名门,是有名的国民党四大公子之一,却在革命低潮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多次被捕入狱,每次都平安无事。大家也都知道他是戴着手铐走完长征的。在中共七大上,36岁的廖承志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可当时他人还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里。

在大家的期盼中,面容瘦削的廖承志面带微笑出现了。他和大家没有丝毫的陌生感,也不像别的领导那样稳重矜持地和大家握手,而是和这个拉拉手,和那个拍拍肩,一直挨个问同志们的名字、籍贯,顺便拉两句家常。

一位梳着整齐中分的男同志走了过来,他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恭恭敬敬地等待廖承志和自己握手。

廖承志的眼睛顽皮地挤了一下,突然伸出自己的双手,直接伸到男同志的头上,用力揉了几下。男同志猝不及防,根本来不及躲闪,他整齐油亮的中分立刻乱成了一团麻,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变得欢快热烈。

排在男同志后面的是一位扎着两条小辫的年轻女同志,她显然是害怕新社长也来个突然袭击,两只手紧紧地抓着自己的辫子。

廖承志对女同志还是比较有分寸的,他只是轻轻扯了一下女同志的辫子,夸张地用南腔北调叫着:“小女儿,你好啊!”现场气氛更热烈了,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廖承志和每一位同志都见面问好之后,第一次社务会正式开始。

廖承志传达中央精神,布置工作,言简意赅,条理清楚,时间只用了15分钟。最后廖承志宣布:“同志们,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大家可能都没想到会议就这样结束了,所以都端坐不动。

廖承志看了看大家,问道:“诸位仁兄,我还有什么没说清楚吗?”

下面有人搭话:“社长,您对文章的要求还没有提呢!文章的形式、标题的使用、字数要求等……”

廖承志耸耸肩,直接打断了那位同志:“文章怎么做,你们按照中央的方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以后这样的会议每天上午开一次,每次15分钟,大家都明白了吧?”

看到下面的同志都点头了,廖承志用字正腔圆的京剧道白说:“好,作鸟兽散!”

下面坐的中层干部是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新社长竟然会这样不严肃。

看到大家还是纹丝不动,廖承志笑着站了起来:“怎么,你们还想一直坐着不动?我可要出去了。”

大家这才站了起来,各自散去。

从那以后,幽默乐观、平易近人的廖承志和大家朝夕相处,非常和谐。廖承志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欢声笑语。编辑和记者给他喊什么的都有:中年人的都喊他“小廖”,年轻点的都喊他“老廖”,再年轻点的都叫他的代号“302”,就是没有人喊他“首长”。

廖公主持婚礼引来争议

廖承志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官,自然在新华社也没有官样。他的风趣幽默让年轻人非常高兴,然而也有人看不惯,说他嘻嘻哈哈不严肃。

1947年,新华社有两对青年男女结婚。廖承志在他们的结婚申请报告上批了七个大字,表达自己的祝福:“非常恭喜,祝幸福!”

中午,廖承志在自己家里,用自己的津贴准备了简单的酒席招待客人。

下午又举行了简单的仪式,社长廖承志主持婚礼并即席讲话。廖承志还给两对新人送上了自己亲自画的漫画,上面的题词用的都是当时的土改术语。

送给胡小为和赵棣生的漫画上面画了一男一女,一胖一瘦,上面题词为“抽肥补瘦”。因为当时胡胖赵瘦,用这个土改术语可谓是一语双关。

送给肖希明和陆冰的漫画上面也是一男一女,题词是“土地还家”。因为两个人分别多年,一直到搞土改时才又见面。

在婚礼上廖承志开始讲话:“小两口要更加勤奋地工作,要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多作贡献;要做一对儿革命伴侣为共产主义事业长期奋斗。”

廖承志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还没有找到意中人的男同志、女同志,不要再蹉跎岁月、独守空房,孤身只影,哀怨自怜,要主动进攻,积极寻觅,找准目标,穷追不舍!你们有没有这个信心?”

青年男女鼓掌大喊:“有!”

整个房间都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

廖承志因为爱逗爱闹,在新华社内部也引起了争议。在民主生活会上,有些年纪大一点的同志就当面给廖承志提意见:“廖公,我们新华社是严肃的部门,你也应该威严一点。你总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确实不像个领导的样子。希望以后注意改正。”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廖承志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他在会上表态说:“

我这个人啊,到死的那一天,也要自己讲一个笑话,笑完之后再跳到棺材里去。

虽然在平时廖承志总是平等待人,没有一点架子,但是在关键时刻,廖承志则是社长架子十足,大包大揽,毫不谦让。那就是来自上面的批评,廖承志是当仁不让。

1947年9月9日,廖承志致电中共中央暨工委朱德、刘少奇,表示对新华社发布消息中的许多错误负完全责任,并做了深刻检讨。

其实新华社的老同志都知道,廖承志党性极强,在许多问题他都没有自作主张。只是廖承志从来不推卸责任。

有位老同志是这样评价廖承志的:

他在下级面前不以为自己是上级,就盛气凌人;

他在上级面前又不以为自己是下级,就唯唯诺诺。

乐观豁达,风趣幽默,心底无私,平等待人,这就是廖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