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白露 一夜凉一夜,温阳防未病


《衰荷》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

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

更绕衰丛一匝看。

白露

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早晚的温差较大,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白露节气后已经快要进入深秋了,鸿雁纷纷由北向南迁徙,寻求温暖的过冬场地。

二候玄鸟归

玄鸟也就是燕子,燕子在春分的时候来到北方,深秋之后就该飞走了。

三候群鸟养羞

“羞”同“馐”,是一个通假字,有美食的含义,到了白露节气,天气开始进入深秋,动物感知到了季节变化,开始贮备粮食,准备过冬食物。

白露习俗

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白露养生

早晚渐凉,及时添衣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而且白露过后昼夜温差较大,尤其一早一晚要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

秋爽时节,适量运动

白露时节,天气渐渐变凉,人的各项生理功能相对减弱,这时应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增强心肺功能和抗寒能力,慢跑、瑜伽或者八段锦,都不失为合适的运动方式。

白色食物,养肺润燥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伤肺,白主肺,相秋气,白露时节食补应润肺,以白色水果及补肺之品为上,如莲藕、雪梨、山竹、白萝卜、银耳、百合、白菊花等。

白露养生食谱

莲子百合煲

做法: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

鲫鱼红糖甜杏汤

做法:鲫鱼1条(约500克),杏仁12克,红糖适量。先将鲫鱼去掉鳞、腮,剖除内脏洗干净,切成几块。将鲫鱼与杏仁、红糖一并熬汤,鱼熟后即可饮汤食鱼。

功效:益气健脾,滋阴润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4zsDm0BJleJMoPMXLt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