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凉凉》送给委托人。
作者 | 吴婷婷 王君齐
来源 | 券业观察
两大收入来源接连受阻是什么感觉?西南证券(600369.SH)似乎有点懂。
曾经的“王牌”投行业务接连陷入两起资本市场大案而元气大伤;如今另一重要业务资管业务又频频踩雷。据券业观察不完全统计,西南证券2019年因资管业务陷入多起纠纷,涉案金额合计高达近30亿元。
新年伊始,西南证券迎来一个好消息,一只踩雷近10亿元的资管计划纠纷案胜诉,但胜诉方似乎有点高兴不起来。
1
一审胜诉,被股民吐槽?
历时一年,西南证券与前浙江女首富的一起近10亿元的纠纷案终于有了进展。
2月12日,西南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一份一审判决书,法院判前浙江女首富周晓光控股的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光集团”)赔偿西南证券本金及相关利息违约金合计9.3亿元,并对新光集团质押的1.75亿ST新光(002147.SZ)股权进行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
而这起近10亿元的纠纷,还要从当年的一次股票质押合作和西南证券管理的“西南证券鑫沅质押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说起。
2016年5月9日,新光集团与西南证券签订《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书”),双方约定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质押融资款便来自“西南证券鑫沅质押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
随后,新光集团先后分三次将持有的ST新光5771万股、8046.67万股、6389.78万股股份质押给西南证券,并分别获得3亿元、4亿元、3亿元融资款。双方签订的三份交易协议书购回期限均为3年。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新光集团在2017年用2.01亿元购回了部分股票,在此之后便出现违约。2018年9月20日,新光集团没有按照协议内容支付相关利息,构成违约。
两个月后,西南证券将新光集团告上法庭,要求新光集团偿付购回交易资金及相关利息、违约金等费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光集团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本案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法院现已经受理了新光集团的申请。新光集团控股的ST新光情况也不容乐观,公司涉及多项诉讼。据ST新光披露的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19年预计亏损44亿-49亿元。
按照今日(2月12日)ST新光收盘价1.97元/股计算,新光集团质押给西南证券的1.75亿股股票价值仅为3.45亿元,与9.3亿元赔偿款相比还差5.85亿元。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尽管西南证券一审判决胜诉,但想要这9.3亿元债权变“现”,仍有不小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西南证券仅为上述资管计划的管理人,都是按照委托人的指令进行操作,案件最终诉讼结果由委托人实际承受。
网友和股民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在社交软件发文称“即使赢了官司也拿不到多少钱”;还有网友吐槽道,“西南证券只是赚了一笔管理费”。
(截图来源于东方财富网股吧)
2
“业绩奶牛”受挫
西南证券成立于1999年,2001年1月登陆A股市场。目前公司注册资本56.45亿元,是一家注册地在重庆的全国综合性证券公司,在全国拥有94家证券营业部、34家分公司和20个投行业务部门。
据券业观察了解,资管业务和投行业务曾一度是西南证券的重要营收来源。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数据显示,2015年,西南证券的营业收入为76.4亿元,在当时的近百家券商中排第18名;其中,投行业务净收入为14.29亿元,排第11名。2016年前半年,西南证券投行业务实现营收9.42亿元,同比增长54.36%,营业利润为8.03亿元,同比增长54.46%,投行业务营业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比重高达82.49%。
然而,2016年、2017年,西南证券作为保荐机构接连陷入两起金融大案——大有能源(600403.SH)欺诈发行、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因为投行业务一年之内遭到证监会两次立案调查,该业务甚至一度陷入停滞发展状态。引以为豪的投行业务受阻,2016年第三季度,西南证券的投行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40%,占三季度总营收的17%。
资管业务似乎要重蹈投行业务的覆辙。近年来,西南证券的资管业务也是频频踩雷。
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西南证券的资管业务净收入在当时近百家券商中排名分别为第11、42名。2017、2018年,中证协仅公布了资管业务收入在行业中位数以上券商(共47家券商)的排名情况,西南证券两年未入榜单。
券业观察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西南证券旗下管理的资管产品中约有13只产品因发生违约而陷入纠纷,合计涉诉金额约27.42亿元。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西南证券存续的资管计划共116只(2019年上半年新增5只),管理规模为566亿元。
西南证券2019半年报中,披露了4起和旗下资管业务相关的纠纷案,涉及3只资管产品。
西南证券管理的“西南证券鹏瑞2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踩雷“*ST保千”,先后因此提起两起诉讼,合计涉诉金额高达11.4亿元。
西南证券管理的“西南证券互利通8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踩雷东方金钰,西南证券作为管理人将其大股东云南兴龙实业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涉案金额为3亿元。
再就是今天开篇提到的与ST新光的这起诉讼,当时公布的涉诉金额约为8.41亿元。
2019年9月7日,西南证券公告,旗下管理的两只资管计划违约,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涉案金额为2.12亿元。
2019年9月19日,西南证券又公告了旗下8只资管计划陷入纠纷,合计涉诉金额为2.49亿元,其中,西南证券自有资金参与约2.31亿元。
综上,西南证券踩雷的巨额资管计划中,涉及的自有资金并不多,多为其他投资人。表面上对西南证券的财务影响有限,但频频踩雷对公司的隐性影响也不可忽视。
2019年前半年,西南证券的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0.27亿元,同比下降逾50%。
两大重要业务接连受挫,还牵扯到多起纠纷中,赢了场官司,还有网友不买账。你是否和西南证券有过交集?感觉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