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看到这样的消息,三星集团的当家人,会长李健熙突然离世,对于三星集团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庞然大物,李健熙是三星集团的第二任掌门人,而李健熙的离世,也就代表着,三星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对于三星这家公司,想必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它与华为一样同为一家私营企业,但不同的是,三星还是一个家族企业,各个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是由李氏家族的人员来进行管理。
在1987年,三星集团的奠基人李秉喆会长离世,其儿子李健熙开始执掌三星,并很快宣布要进行“二次创业”,所谓的二次创业,现在来看,就是将其父亲李秉喆打下的三星业务基础发扬光大。
当时的三星的业务尽管有些开始走向国际,但可以说主要的业务还是在国内,但李健熙的愿望是将三星带向世界。
李健熙将三星的业务进行了重新结构设计,很多实体开始纷纷独立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最让我们所熟悉和了解的,可能就是三星电子和三星半导体了。
事实上三星真正的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就是在李健熙时代所缔造的,在李健熙的带领下,三星电子开发出世界第一个1-GB DRAM,开发出世界第一个8mmVCR,开发出世界第一个64MDRAM机生产厂等等,此外在显示屏相关领域,三星从一开始就是全球第一。
所以说,李健熙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愿望,确实将三星带向了世界,而且早在2006年,三星集团就成为全球第35大经济体,目前三星在韩国的GDP占比中也占据了约两成的份额。
可以说李健熙带领下的三星是成功的,但显然马上就要进入李在镕时代,作为李健熙的独子,也是当下三星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很快就要面临两大难题。
首先就是如何保住父亲缔造的三星帝国。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对于李在镕同样如此,三星集团拥有上百家公司,业务涵盖领域跨越也很大,其实在此之前,李在镕已经经历过一次守江山的危机。
说来大家应该都记得,那就是2016年发生的三星Note7事件,事实上,也就是因为那次事件之后,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越来越低,直到如今的不到1%,而当时其实已经是李在镕在实际控制三星,因为早在2014年,其父李健熙就已经昏迷住院治疗,直到现在离世。
不仅如此,三星也一直在坚持自研手机处理器,但是坚持了数年后,还是放弃了自研CPU,转而采用ARM公版架构。所以可见在守江山方面,对李在镕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带领三星继续发展壮大。
时代是一直在发展的,我们常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然而面对竞争对手的发展,如果自己原地踏步,实际上还是落后了,因此发展就是摆在李在镕面前的另一大难题。
但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端倪,那就是三星的半导体产业。例如在李在镕的领导下,三星半导体表示要在2030年实现超越台积电,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
为此在去年日本断供光刻胶等半导体原材料时,李在镕奔赴日本约一周,近日李在镕还奔赴荷兰ASML总部督促EUV光刻机尽快交货,这些种种举动,无疑都是在扩大发展三星的半导体事业。
在李健熙时代,三星是实现从60分到90分的跨越,但李在镕却要面对如何从90分走向更高的分数。
很显然这有困难,但也有历史的机遇,例如半导体芯片制造,随着全球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对于芯片的需求正在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例如物联网、5G、云计算、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
当然,这是好的一面,然而如果进一步失利,那么还可能退两步,例如在其目前的优势领域,像存储方面,近日媒体报道,海力士以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特尔相关存储业务,这无疑增强了海力士对抗三星的竞争力。
在显示面板方面,无论是我国国内的京东方,还是苹果,都在逐渐分食着三星的存量市场和未来市场。
那么李在镕能够实现三星的第三次创业吗?答案还是交给时间来给出吧。